书城教材教辅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3043900000024

第24章 忘记和铭记(2)

溶溶月,淡淡风,犹如那花香,风飘万里却总有散去的一刻。可是,他们的名字却始终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项羽

看着站在乌江边上的你,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相信人们忘记了的是你四面楚歌的窘迫,铭记下来的是你的豪情、你的大度与你的痴情。江边自尽,是你的宽怀所致,所以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宽厚,“鬼雄”之称无愧。人们铭记着你,难怪李清照要说“至今思项羽”了。

司马迁

看着你坐在案边奋笔疾书,写着那部旷世之作。人们只会钦佩你,佩服你忘记了宫刑的痛苦与耻辱。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忘记自身的荣辱。但是,你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人们铭记着你,就如记得你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一样。

李白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

杜甫

看着你在成都郊外过着悠闲的日子,人们讶然于你的轻松。你忘记了自己的不得志,却依然记得黎民百姓的日子。因此,你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心胸是何等的博大,爱民是何等的情深!你忧国忧民的情感,你宽广无边的胸襟,让后来人铭记于心。你的佳作,流传百世。一个“诗圣”之称,你当之无愧。

回望历史,项羽、司马迁、李白、杜甫,他们不能不令人感动,他们将失败、不得志、耻辱看得云淡风轻,而我们不能不将他们的名字铭刻在心。

溶溶月,淡淡风,让该忘记的统统忘记,让该铭记的统统铭记,这是我们的福分。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梅花飘香,忆花香淡雅。

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得分点评

文章用一句“烟随风逝,名随史流”的充满哲理意蕴的对偶句作文题,高度凝练,彰显主旨,暗示文章手法和意旨的走向,真是一石数鸟,妙不可言。此外,恰当引用古诗名句,娴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

永远的谭嗣同

(四川一考生)

(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

春风无色黯河山,东航不敢望马关。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鸟。

国破方知人种贱,马关条约不忍看。

连年战乱烽火寒,三军挥泪洒台湾。

青山幽径横尸骨,驿路桥边闻鬼哭。

百年风雨血倒流,青山白骨无人收。

金銮殿内郁苍苍,君臣相顾泪沾裳。

何处犹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诉兴亡。

亡国条约亡国恨,何堪此时亡国声。

回首故国与山川,满目疮痍有谁怜?

南海举子万言书,石破天惊动地文。

陈述维新与变法,雪雨纷纷绕宫门。

巨风吹浪紫焰开,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与袖斗,唤得日月不沉沦。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

嗣同今年三十余,从此不见结发妻。

国之昌盛须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场吟哦万人惊,三十三年化碧土。

黄河呜咽向天注,抽刀一断断红尘。

可怜闺妻守空房,夜闻黄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开,疑是君郎化蝶来。

但见池塘淡淡风,烟柳何处觅郎踪。

小径一片残花色,不是花红是血红。

却把相思入哀筝,怨曲重招断头魂。

曲中有恨细细思,君在黄泉可闻知?

纤指玉手十三弦,破镜纷飞幽恨传。

贱妾独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鹃。

恍然湖上有归船,一帘幽梦半湖萍。

闻君江上和琴声,翻作蝴蝶浇风铃。

朱弦琴声九天来,风吹庭竹蒙玉尘。

阴阳相隔分歧路,和妻浅唱回五声。

曲终人散魂已远,画船东去橹声迟。

攀折柳条题血书,随江悠悠随君王。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借谭嗣同还魂,树一有血有肉有情有爱之人,铮铮铁骨与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遗忘,来世再续前缘。谭嗣同为英雄被铭记,被妻忍痛忘记今生之情,其实,两者一样刻骨铭心。)

得分点评

丰富的语言库、对历史的深度把握、精巧的布局、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无不体现出考生多方面的才华。诗前小序,高度概括,巧妙入题;诗末后记,巧扣话题,凸现主旨,使诗歌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四川一考生)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的穿梭!

得分点评

本文构思巧妙,把“忘记”与“铭记”喻作河的两岸,以两组人物的人生经历作对比,有力地论证了文章论点: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文章语言流畅自然,诗词名句引用贴切,实为考场佳作。

记与忘之间

(陕西一考生)

有时候,记像烈火熔炉,让生铁变成精钢;有时候,忘像暴风骤雨,让繁花成为落英。重生与毁灭,往往就在记与忘之间。

(一)

他站在田里,举起锄头,奋力耕耘着,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流过他俊美的脸庞,滴落在田地里。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是勾践。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还要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回到会稽他就亲自耕种,做到非其亲种则不食,非其妻织则不穿。吃着粗陋的饭食,还要舔尝苦胆;躺在柴草铺上休息时,还在思考着招揽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

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

铭记耻辱,铭记失败,让勾践重新站立起来,终于成就了一代伟业!

(二)

他坐在那里开心地笑着。耳边响着美妙的音乐,嘴里品着美味佳肴,怀里抱着美女佳丽。

丝竹琴韵里,听不到大臣们讨论争执的吵闹;酒香芬芳里,嗅不到战火烧过城池的刺鼻的呛味;美女的流波眼光里,感受不到剑阁栈道凄凉的冷月。他已经忘却了他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国君!

他真的觉得这样很好,没有政务缠身,却有荣华享乐。父辈暴霜露,斩荆棘,才有尺寸之地。子龙在乱军中拼死冲杀的目的,父皇在追兵前不弃百姓的良苦用心,孔明在《出师表》中的耿耿忠心,他刘禅全忘了!如此富庶的天府之地,他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实在令人寒心。

忘记使命,忘记责任,让刘禅落下不肖子孙这一千古骂名!

(三)

记与忘,或许只是一种态度,但记与忘之间,却决定着兴衰成败。

得分点评

这篇文章的切入点巧妙,通过两个亡国之君两相比照,顺理成章地推出了“记与忘之间,却决定着兴衰成败”的观点。文章立意深刻,用例典型,行文晓畅,结构安排新颖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