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3043900000058

第58章 语言与沟通(1)

(2004年广东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古时东瓯(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据《郁离子·冯妇》改编)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冯妇葬身火海。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2004年高考广东作文题以寓言为命题材料。这道作文题的命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且是生活化的。正因为这道作文题的现实性和生活化的特点以及广东的地域特点,作为接受了从小学算起有十二年正规的学校教育,且不间断地学习语文课的广东高中毕业生,“语言”及其“沟通”的作用作为考核的具体对象,考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题目提供的寓言材料是译成白话文了的,在题意的理解上,不会存在障碍,“语言与沟通”的话题又明明白白地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和角度,考生在审题时一般不会出现偏差。所以,这道作文题难度是不大的。

写作思路提示

尽管题目已对写作的角度作了限定,但“空间”仍是很大的,为避免空泛,角度宜选得更小一些,在必写“与沟通”的关系的前提下,可从以下的角度写:母语与外语;国语与方言;书面语与口头语;白话文与文言文;语言与其他方式(如音乐、美术、舞蹈、旗帜、信号等);语言表达技巧;语言沟通方式的变革,等等。当然,如果材料丰富,驾驭语言能力又强的考生,是可在“语言”的王国里天马行空的。

满分范文

为世界的明天点灯

(广东一考生)

我喜欢中文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也喜欢英文的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我喜欢阅读浩如烟海的中国名著,也喜欢品味别具特色的异域佳作;我喜欢与亲人促膝谈心,也喜欢与异国友人言语交流。

翻开世界地图,百余国名映入眼帘,让人刹那间眼花缭乱。美国、法国、日本、韩国……一个个国名让人想起那一种种不同的语言,也令人不由想到了沟通的问题。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语言的交流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若是语言不通,沟通上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绚丽多彩而富有深意。我们可以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之美,也可以品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满纸梅香,可若是异国朋友,与我们隔着语言的沟渠,你如何带他漫步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同样道理,如果我们不懂异族的语言,面对异域文化,我们如何领略其间的神秘和神韵?

沟通是语言的任务,语言为沟通而存在,为沟通服务。早在元代,马可·波罗游历中国,被神奇的东方文化所吸引,便决心留在中国,用笔记下古老的东方文化,最终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可以想像,这位伟大的旅人是如何从不懂汉语到将汉语运用自如并不断挖掘汉语言文化内涵的。正是掌握了汉族语言,马可·波罗见到了一个真实的东方世界,了解了一个文明国度的真正内涵。

语言上的沟通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在饱览本国文化之余,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外国的文化。通过学习异国语言,我读懂了泰戈尔的“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看懂了济慈的“躺在这里的人,他的名字写在水里”,我能与爱丽丝共同漫游仙境,也能目睹巴黎圣母院那一幕幕人间惨剧。打开互联网,我可以阅读国外新闻,了解另一个国家正发生着的大事,也可以进入聊天室,与异国朋友进行交流。

语言的理解带来了沟通的便利,同时,成功的沟通又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异族语言文化。语言与沟通带来了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并将让人类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携手走向更好的明天。

得分点评

散文化的语言,诗化的意境,目光敏锐,见解独到,雄辩有力;古今中外,气势恢宏,旁征博引,考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说理透彻,让人折服!此文观点鲜明,有较高的思想性与说服力。全文陈述了“语言与沟通”的意义,文字优美典雅,可圈可点,语言驾驭的确精彩。

“爱”在心口难开

(广东一考生)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地抽打声和妈妈的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砰”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告终。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我要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得分点评

本文采用记叙文的写法,通过对父子关系,由隔膜甚至对立到一声“我爱你”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颇有深意;描述也较为真切生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是一篇较好的作文。

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

(广东一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