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3043900000066

第66章 心灵的选择(2)

看了兵书,知道古人用兵最忌的是欲归无路。起初只是一笑。但慢慢地,这又勾起了我对家的联想。人在走路,但若遇上一条条前途不可尽知的路呢?走,也许没有退路,也不知选择的正确与否。困了,倦了,一回头,猛然发现,回家的路原来一直在身后。

然而,我曾不屑于家的存在,曾向往那一条条通向未来的路。我想体会远离家的味道。

终于一天,下了晚自习,我决意去体味一番。犹豫片刻,选择一条我认为很妙的路,一甩头,风驰电掣般,融入夜的怀抱。

很快,高楼消失了。平房也消失了。四周围是一片旷野,繁星簇拥在我周围,静静的夜向我敞开胸怀,调皮的小虫不时在暗处哼上几声。我满意了,我为自己的选择而鸣鸣自得。不再回家,我想。

然而,又很快地,我冷了。四周永远只是这么一幅开阔之景。我厌了。四下太静了,我有了被抛弃的感觉。天像一个巨大的笼罩,大得让人心慌。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孤魂野鬼,逡巡在天地间,不知归宿。我后悔了,回头一望,就像摩西远眺亚伯拉罕的领地一样。回家的路还在。不知怎的,我猛一转过车头,疯也似的往回冲。

高楼出现了,我喘了口气。世界杯正酣,因为餐馆的电视里一片翠绿。我注意到一个擦鞋的小工,久驻窗前,似乎沉醉于足球明星的倜傥与风流。这是一个以天地为家的人么?

我沉思,我反省。

家近了,客厅灯亮着。望望身后,低头一看路面,心头一动——这是回家的路。我抬起头:今后不论走哪条路,再不忘了家,让回家的路,就在身后……

得分点评

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忙于事务,疲于应付,神色憔悴,步履匆匆,迷失在这物化的世界里……考生“离家”与“回家”正好是这种矛盾的如实反映。文章写出了考生对家独特的感受,读来令人深思。

徘徊黑夜光明间

(浙江一考生)

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最后死在灯下,或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心灵对光明的渴望让它忽略了世人的嘲笑,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了死来成就火焰中的美丽,于是在体内一阵热,心内一丝喜的当儿,化成了一缕烟,一撮灰。

于是我在黑夜里燃起了一支烛,希望用那黯淡的光明与微热的温度引来那高贵的翅膀。烛影晃动,烛焰忽明忽暗,青烟上升,散了。等待,心灵迷茫之中……

似乎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鲁迅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彻夜完成了自传体小说《判决》,那是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我的心隐隐作痛”;马塞尔·普鲁斯特从三十五岁到死一直将自己关在密室,紧闭门窗,《追忆似水年华》成了他唯一的安慰;张承志做着他的“静夜功课”,午夜时分,点燃了一根烟,纪念夜与黎明相连的瞬间……

这些孤独而伟大的灵魂啊!

夜静得可怕,烛影依旧摇曳。

他们是黑暗中的勇士吗?他们在黑暗中狂奔是出于无奈吗?他们在黑夜中痛苦吗?他们在黑夜里快乐吗?

我不知道,烛影依旧。

那双翅膀终于来了,停在桌案一角,你是否在犹豫,害怕变成了死灰?“不,我在憧憬,憧憬那美丽的刹那;我也在等待,等待蓄积已久的力量。”翅膀扇动了,烛焰在跳动,翅膀在飞舞,于是我听到了满世界的声响,不是呻吟,不是哭泣,而是呐喊,是欢呼。

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不见残翅,不见尸体,就连一撮灰也摸不着。

烛变矮了,却依旧燃着……

这些黑夜中的勇士啊!似乎多么地热爱黑夜,但黑夜中的挣扎不都为了寻求内心的一丝光明吗?有些人爱夜,是因为夜之后无限的光明,飞蛾是这样,鲁迅也是这样。

我是无比幸运的,生在光明之下,然而为何依旧迷茫?经过这一夜,不会再迷茫了,心灵已有了选择。我不是黑夜里的勇士,但我依旧追求光明磊落,用青春去追求,用智慧去追求,我要让那曾在黑夜中徘徊的人们绽开光明的微笑。是的,这就是一夜后我心灵的选择。

烛灭了,化成了最后一缕青烟。

天亮了……

得分点评

文章的标题别致、脱俗,一开始就显示了考生的独具慧心。在材料的选择上,选取了几个很有文化内涵的中外事例,显示了考生非凡的文学修养,加上引用了一些有哲理的名言,辅之以排比的形式铺写,使得这篇作文才气灵动,文采斐然。

毒刺

(湖北一考生)

抚摸着手中的一枚长长的金子弹,他的眼中漾着泪水。多少年来,子弹像毒刺在他心里,悲哀缠绕着他的心,像丝线一般……

他是山里的神枪手,日子是那么平淡恬然,靠打猎为生的他和母亲在大山的山脚下相依为命,也许是人算不如天算,母亲突然病倒了。看到母亲逐渐消瘦的面容,他心急如焚。

医生说只有山上王猴的心血能对她的病有效,猎人二话没说,背着贴身的长枪上了山……

经过两三天不眠不休地追寻,终于让他找到了一只白色的小猴,他的心激荡着。

母亲,儿子就回来,您等着……

于是,他的眼追逐着小白猴的身影,停在了一棵古树上,让他惊喜的是,小猴的身边仰坐着一只老母猴。

小猴嬉叫着,拥在母猴的怀里,母猴抚着小猴的头,给小猴喂奶……

晌午的光十分刺眼,猎人抬起了枪,瞄准。

突然,老母猴似乎看到了瞄准的枪口,它望着猎人,眼中的警惕变成了一种哀伤,流动着,它直起了上身,站了起来,将小猴俯在胸前吮吸的头压向胸中,然后用哀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眼中流动着一种语言:“请等一会,只一会,让孩子多吸几口奶水吧。求你了。”

将吸饱乳汁的幼儿,放在树枝上,它很快的找来两张芭蕉叶,弄成碗状,将自己硕大的乳房拼命地压挤着,小心地用叶子接着,又轻轻地把装满乳汁的叶子架在树杈间。

于是,它招了招手,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呆滞的眼睛远远地凝视着小猴……

猎人看着这戏剧般的一幕,他呆了,眼泪涌上了眼眶,手颤动得似乎抬不起那枪了,母猴的母爱让他想起了母亲和自己的情感,真切,却又那么无奈……

从未手软过的猎手的心颤动了,他实在不忍。眼睛矇眬中,他举起了枪……

母亲的病神奇地痊愈了。自嘲地,神枪手果然是神枪手,从母猴心脏中取出了子弹,他抚弄在手中,他不但将子弹射进了那颗充满爱的心,也射入了自己的心,像毒刺一样深深刺入……

噢,一种选择。

得分点评

考生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叙述了一个神话传说般的故事,尤其是在描写母猴为了保护小猴所流露出的那种近乎哀求的眼神,以及它在喂小猴吃奶时所表达的那种母爱,令人印象深刻,催人泪下。文章通过这个曲折生动的故事从反面教育人要友善待人,为我们指明了“心灵的选择”的方向。

选择

(四川一考生)

如果我是一片云,

我会放弃高高在上,

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

我会放弃奔流到海,

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灵芝,

我会放弃长命百岁,

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块矿石,

我会放弃平静安逸,

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

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鸽,

我会放弃自由嬉戏,

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

战争的国度。

你要问我为什么,

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

正在快乐地玩耍,

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篇做不完的选择题,

向前?向后?往左?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灵中

的真、善、美吧,

那,就是你的答案。

得分点评

这是一篇难得的诗歌考场佳作。考生运用了新诗中较少见的“重章”手法︰全诗分成几个小节,每个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反复咏唱,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以及形式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