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喜迎党的十八大: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优秀论文集
3051100000080

第80章 优秀奖论文(40)

(二)选好创建指标,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在创建项目上,把目标锁定在重点工程中的“急、难、险、新”项目上。在创建指标上,根据不同工程对技术、质量、工期、安全的不同要求,确立党建工作指标。西气东输西线干燥工程是具有高新技术、高科技含量的项目,是公司当时市场延伸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对我们来说都是较生疏的。为确保创建指标的落实,项目部党支部分别开展了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新服务”为主题的“争创先锋工程”活动。陕京二线管道工程是我公司第一次施工直径1016毫米的管道,缺少经验。针对甲方要求焊口一次合格率要在90%以上的要求,临时党支部以实现两个百分之百为创建指标,以创“业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为主题,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工程、创优劳动竞赛等活动。在陕京三线工程攻坚决战中开展完成进度指标“党员夺旗”活动,在湘娄邵工程开展党员“五带头”主题任务,等等。皆把指标落实到机组,落实到党员身上,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党员的积极性,以确保工程优质按期完工。

(三)选好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扩大重点工程的影响力,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三线等重点工程现场召开党建工作创先争优总结表彰会,对在争创先锋工程项目的优秀党员、先进党支部、焊接能手进行表彰和奖励。还对重点项目举行了隆重的授旗和发牌仪式。为宣传典型,展示新时期党员的风采,不断加大对党员创先工程的宣传力度。联合局级及地方等新闻媒体,不失时机地推出各方面的典型,有效地推动了重点工程的深入开展。几年来,公司各级党组织围绕兰成渝、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中缅管道等重点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服务指标的实现,通过开展创建党员“立功立项”,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双示范”,党员“身边无违章”等主题活动,促进了重点工程的QHSE管理、进度、质量、服务上水平,极大地提升和扩大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知名度、美誉度。

三、服务中心,突出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深化党建目标管理

自“十一五”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来,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急剧扩张、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做好“发展、转变、和谐”三篇文章中,党委紧紧围绕“海洋石油工程、管道储运工程、油田产能建设、市政公用工程”四大业务板块的发展方向,突出在调结构转方式中进一步深化党建目标管理。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掌握特色技术的员工队伍。优秀人才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需要,更是党建工作服务中心的重点。围绕“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人才质量、改善队伍结构,构筑人才优势、实现人才强企”人力资源规划。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同步实施,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加快人才培养和新技术培训。依据企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急需的管理和操作人才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每年都要举办各类培训班100余期,培训达2000余人次。其中特种作业人员10期,培训1000余人次。形成了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1300余人、操作人员2700余人、滩海及海上施工人员900余人、取得海洋施工“四小证”的765人、局级技能专家3人、职业项目经理100余名;建造师、造价师、安全工程师、检测师等专业人才200余名的优秀管理团队。自两建合并划转管道局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公司滩海及海洋管道施工能力快速提升,成功在冀东南堡油田、大港埕海油田、辽河月东油田实施海管施工作业,公司的海洋施工能力已达10亿元/年。

(二)确立班子建设目标,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管理干部队伍。“四好”班子建设目标是党建目标管理的重头戏。2006年以来,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建立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班子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

每年度都召开四好班子建设会议,通报考核情况,表彰优秀干部和先进班子,把优秀干部调整到更适合市场,更适合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岗位上去。几年来,先后对23个优秀班子和176名优秀干部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并调整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班子18个、科级干部52名,同时把年轻有为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主要领导岗位,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进行。公司所属三分公司班子面对海洋石油工程极具挑战性的全新领域,以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与中海油设计、中国船级社、天津大学等科研技术单位交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了管道浮漂、海上对接、立管安装等施工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施工工艺。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完成海底管道8条,收入近5亿元,为公司实施“海陆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管道海军”作出了贡献。

(三)确立文化建设目标,塑造具有大港油建特色的品牌队伍。在党建目标管理的中心倾注于企业文化建设。到“十二五”末,“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中石油企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建精品工程、铸诚信品牌”的管道企业文化理念得到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社会广泛认知;“精细管理、内涵发展”的公司特色发展理念牢固植入广大员工心里。特别是在创建特色及子文化的建设中,形成生动鲜明的安全文化、环保文化、项目文化、机组(班组)文化、质量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等子文化和具有鲜明特点的创新文化、执行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企业各类制度规范健全有效,厂区、驻地环境整洁优美,全体员工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和社会市场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进一步打造具有优秀文化的品牌队伍,公司相继成立了文联九大协会,“蓝海”艺术团。策划和启动了制作公司特色《企业文化手册》。围绕公司近50年来艰苦奋斗、能征善战、诚实守信、管理精细、和谐友善、创造辉煌等各个方面的良好作风和精神面貌,吸取借鉴先进的企业理念,赋予创新性和独特性,总结、提炼、升华出能够真正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理念。

浅谈基层党组织如何开展创先争优推动企业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李晶王双平

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基层党建,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为了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提出“五个结合”,将创先争优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从而有力推动工程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创先争优与形势任务教育相结合,推动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面对企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扎实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清楚地认识形势的严峻性、任务的艰巨性、目标的可行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员工的精力引导到面对挑战,转变观念,努力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上来,激发员工创先争优的热情,为创先争优活动注入持久动力。

每年初,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利用各区块项目干部员工出征施工前,紧抓形势任务教育,确保各区块参战队伍思想素质及精神面貌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为开展好此项工作,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要求各党支部结合公司会议精神,以及本单位生产经营及队伍实际状况,以各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活动。活动通过下发学习材料、专题会议、试卷答题、书写板报等形式多渠道展开。先是将集团公司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管道局企业文化手册、公司会议精神、公司安全环保工作要点、员工思想行为准则、五型班组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等为内容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习材料下发至各中队、班组及机关部室,由各党支部组织员工开展自学,并严格限定学习完成期限。之后,将考试试卷制作为精美小巧的学习材料手册,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答题。在对每一份试卷进行批阅之后,返还至每名员工重新填写答案,加深记忆。与此同时,要求员工将此试卷手册随身携带,随时自学,妥善保管。各党支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员工巩固复习试卷内容,确保此宣教工作的延续性和长期性。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通过连续三年开展此项活动,使广大员工知形势、明任务、守规范、担责任,为员工参加企业生产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同时将形势任务教育与创先争优、劳动竞赛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员工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探索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使形势任务教育不断深入、健康发展,推动员工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为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二、创先争优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推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推行精细化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由点到面,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全面推动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将创先争优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就是通过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不断抓好生产经营事前、事中、事后的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比如在强抓修旧利废方面,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鼓励基层中队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有效节约人工费和维修费。以电气二队为例,该队下设三个班,由班长根据本班员工的特点,承揽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他们针对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多方面问题献计献策,对各班闲置的废旧物品和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争取最大限度地延长循环利用周期。电一班员工承揽中队液压工具、设备的维护工作。他们先对中队所有液压工具、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发现液压设备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内部液压油混浊,二是设备密封垫处渗油。针对这一“病症”,他们“对症下药”,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将6台液压设备“治愈”,达到安全使用条件,累计节省人工费和维修费共计1000元。电二班员工承揽了中队的电动设备、工具的维护工作。他们对施工中常用的线盘子、手持电动工具、小型焊机进行维护、保养。对损坏的工具,他们查看电路图,对其中损坏的电路及其部分损坏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现已有5台投入使用,1台修复完毕处于备用状态,仅此一项就节约维修费和配件费2000余元。电三班员工利用工程废料,改制成规格统一的螺栓盒,使库房内散乱的螺栓,有了各自安身之所,既整齐又美观,方便了日后施工使用。很多年轻员工反映,这样做不仅加强了设备维护技能,节约了开支,还学到了很多技术方面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创先争优与员工培训相结合,推动员工素质持续提升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党总支以此为契机,将员工培训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员工培训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员工培训模式,努力实现“员工争优秀、单位创先进”的活动目标。

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主要承建电气仪表安装工程,技术含量较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他们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拓展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来满足工程处日益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形势,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

为了使每年的培训工作顺利展开,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第五工程公司第四工程处于年前就开始进行培训需求摸底,了解基层中队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同时从师资力量和使用材料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元月中旬开始对员工进行全面培训。培训以教育、提高为宗旨,以提高员工的技能为主要目的,采取学习、交流、互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由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师为员工授课,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讲解。参加培训的员工积极配合,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实际操作。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通过学习,提升了员工的自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同时增强了员工对工程处发展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工作,与工程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