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3057000000068

第68章 蜕皮效应——抛弃成长的“阵痛”

许多节肢动物和爬行动物,生长期间旧的表皮脱落,由新长出的表皮来代替,通过每次蜕皮就能成长一点。蜕皮的过程虽然辛苦,但只有经历辛苦,你才能成长。不断超越旧有的你,才会得到崭新的你,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蜕皮效应。

一一是个工作能力挺强的女孩,在别人眼中的她什么都好,在她自己眼中又是另一番景象。从初中到高中,一一都不是能获得关注的那种人,成长过程中的忽视,让她成了极度不自信、容易自卑的人。这种症状在大学时期,才有所好转,她大学时期的男友总是不断鼓励她,不断让她知道自己的优点,这让她慢慢相信自己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但上班之后,压力伴随责任接踵而来,一一谨慎小心地过着每一天,虽然从来没有出过错,但“认为自己不行”的想法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其实,一一大可以放心,凭借大学的努力和工作时期的表现,她早可以和过去的自卑妞说“拜拜”。但她自己还不知道,一遇到困难和沮丧,心底那个不自信的她便又出来捣乱,影响她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是时候和过去正式告别了。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常常为昨天的失落,念念不忘,有事没事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总会突然在你的脑中蹦跶,即使现在的你事业爱情皆得意。

偶尔的妄自菲薄也许不算什么,但无休无止地耿耿于怀,很容易让你失去最宝贵的今天。经常纠结于过去的人,一样不会放下即将成为明天的“昨天”——今天。对自己或工作不满意的人,只要能丢弃不理想的自己,使自己按照理想的样子转变,成功就会离你更近。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一直是你自己。因为犹豫拖延,我们总是让机会从手指缝里白白溜走;因为缺乏信心,我们总是无法发挥潜能真正表现自己。超越自己并不是难事,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学走路的时候,我们试着站立,不断跌倒、不断爬起、不断努力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从爬到走,我们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上学念书的时候,我们试着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每天预习、复习,不断告诉自己下次考试要拿100分,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超越自己的能力,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但为什么在我们能跑能跳、能说会写,进入社会之后,那不断超越自己的动力,竟慢慢消失了呢?或许是因为当你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后,超越的动力便消散不见。

爱迪生研究电灯时,工作难度出乎意料的大,他实验过1600多种材料用作灯丝,效果都不甚理想,要么寿命太短,要么成本太高。本来全世界都在等待实验的成功共庆盛举,但半年后,人们的热情殆尽,连媒体都以唱衰他为乐。但爱迪生并不为之所动,继续着实验。在进行这项研究一年之后,他终于造出了能持续照明45小时的电灯,实现了对自己的超越。

由于坚持和努力,爱迪生用实际行动促成了对自己的超越,成为影响人类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也带领人类真正进入了电气时代。

有的人不愿丢弃现在的自己,宁愿安安静静做一个“凡人”;有的人却说:“我不要做一个普通人,我要超越有限的自己”,在这种不信自己办不到的冲动和努力下,他们提升了自己。照这样看来,你想做安于现状的人,还是不断超越自己的人?

瑞典一个人家生了一个女儿,不久,孩子得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行走的能力。一次,女孩一家乘船旅行,母亲告诉她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女孩希望能亲眼看到这只鸟,便央求服务员能带她去看看。服务员并不知道女孩不能走路,便要拉着她一起去看鸟。这个时候奇迹发生了,因为过度渴望,女孩忘我地抓住服务员的手,慢慢站了起来,长期与她相伴的怪病竟不药而愈。女孩长大以后,忘我地投入到文学的世界中,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她就是希尔玛·拉格洛夫。

只要有信心,一切困难都可以打败;只要有超越自己的勇气,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也许超越自己的过程并不美妙,因为途中的艰辛,很多人容易半途而退。如同很多大学生都没能坚持到底的考研,考研需要你经历决定和选择的迷茫,忍耐每天泡图书馆的枯燥,随时反击心情郁闷时的低迷;克服考试前的紧张和忐忑,忍受出成绩前的煎熬和折磨,更要接受是否能达到分数线的现实和无奈。人生就是这样,即使付出,也不代表成功,即使没成功,也不代表失败。仍以考研为例,一举中的当然应该恭喜,万一落榜也不用灰心。落榜不是失败,你一样能得到很多东西:也许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不适合继续深造,转而更努力地寻找工作,在另一个领域发光发热;也许你会坐下来自己研究自己哪里做得不错,吸收经验来年再战,能帮你更好的接近成功。

你能说这不是一种超越吗?如果你能及时从暂时的挫折中找到遇挫的原因,从中汲取超越现在的能量,谁敢瞧不起你的未来?

年轻人容易给自己制造包袱,成功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还要背上越来越重的“过去”。过去的荣誉放不下,过去的失败放不下,过去的成就扔不掉,过去的耻辱扔不掉,就像本来的偶像明星因为放不下“偶像”的包袱,喜剧演不了,正剧演不了,年纪一大把再不转型,连偶像都当不成了。超越旧有的你,不是为了忘记过去,而是要创造崭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