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3057000000097

第97章 拥挤导致的异常行为——保持距离让自己更轻松一些

走在人满为患的街头和人迹罕至的街头,你喜欢哪一种感觉?恐怕与独自行走的恐惧相比,拥挤更会让你不安。因为身处拥挤的空间,人们总会莫名其妙地紧张,进而导致行为失控。

Winne是一名大学生,在从西安前往上海的乘车途中,因为车厢严重超员,人多拥挤,突然中途神经失常,声称要跳车自杀。Winne的表现很夸张,用头和手不断撞击、拍打车门,往日的斯文全都不见。

Winne的情形不是个案,春运时拥挤的车厢往往能将正常人“逼疯”。小严在连续坐火车超过20小时后,突然行为失控,扒掉衣服,操起灭火器猛砸车窗,在砸碎15块玻璃后,又打开灭火器向其他旅客狂喷。

有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春运列车上突发性的精神病特别多见,这些就拥挤导致的行为异常。几十年来,拥挤对行为的影响始终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话题。

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增大,越来越拥挤似乎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切身体会。拥挤会带来什么,只是浑浊的空气、烦恼的嘈杂吗?医学家认为在拥挤的环境中,人们不得不在长时间内保持某种姿势,容易导致肌肉紧张,骨骼不能伸展自如,从而引起腰酸腿疼、肌肉发僵,甚至还会使大脑皮层的功能发生障碍,削弱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更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但拥挤带给人的麻烦远不止生理,也影响着人们的心理。

广场恐惧症就是拥挤的后遗症之一,它是焦虑症的一种,特指在公开场合或开阔空间停留会产生极端恐惧,即便是乘公交、火车等交通工具也会十分紧张。它是一种心理障碍,是由拥挤导致的心理失常,它带给人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环境本身。它与强迫症、抑郁症同属神经症的类型,只是有不同的恐惧对象而已。

患有此种心理障碍的人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害怕单独离家外出,害怕空旷的场所,当他们接触到拥挤的人群,便会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明显的头昏、心悸、胸闷等反应,严重时甚至会昏厥。

贺强的工作单位离自己家很远,每天上下班都要周转于地铁、公交之间,但今年,他彻底告别了这种生活,因为跳槽了。从原来的公司跳到离自己家比较近的一家小公司工作,收入减少了一大半,过去积累的人脉和经验也都没了用武之地。朋友问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原来,有一次坐公交时,他被小偷用刀顶着,抢走了手机和钱包。从那以后,他一上公交就觉得害怕,甚至连去人多一点的公共场所也没有办法,只好随便在家附近找了个小公司。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贺强是患上了广场恐惧症。那么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拥挤恐惧的产生跟他的神经类型有关。贺强的神经类型明显属于弱型者,对刺激反应敏感,当他受过惊吓后对拥挤的影响要比一般人强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当有过一次不那么美好的经历后,他会产生预期焦虑,只要一走上公交车,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担心会不会再次被偷,焦虑紧张会控制他的思维,让他极力回避或拒绝进入此类场所。

有媒体曾报道,一位英国女子在其22岁那年患上了广场恐惧症,之后的18年不曾迈出家门一步。这位叫苏尔的女性,就连和男友结婚,也是在家中办的婚礼,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在教堂举行。她的广场恐惧症还引发了一系列其他恐惧症,比如害怕洗头,害怕刷牙或站立。更夸张的是,她哥哥身患癌症至晚期时,她仍不敢出门去医院探望哥哥,最后还是医院护士把哥哥送到她家中,兄妹俩才见到了最后一面。

当对拥挤的焦虑严重时,广场恐惧症者会躲在家里,甚至连床都不能离开,直到他们被过分刺激的神经系统平复下来。如果始终不能平复,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像苏尔的18年都不能迈出家门一步。不要以为这种恐惧会离你很远,有研究证明,每年大约有5%的人会出现广场恐惧症,而女性发生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并多发于18~35岁之间。你也可以从心理学专业的测试中来判断自己是否具有恐惧拥挤的倾向。

这是一个五岁女孩的梦。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走着,但就在她蹲下来采摘路边的野花时,妈妈却越走越远。女孩想追上妈妈,但双脚却不听使唤,只能大声喊“妈妈!”你认为梦中的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1.没注意到女孩的呼唤,越走越远。

2.立刻回头,回到女孩身边,安抚她。

3.停下脚步,回头向小女孩挥手,示意她快点过来。

如果你的选择是1,表示潜意识里你对分离不安,有广场恐惧症的倾向;如果你的选择是2,则正好同1相反,说明你有密室恐惧症的倾向;如果你选择了3,那么恭喜你,情绪心理完全正常。

在上一节,我们曾经提过人的心理纷繁复杂,正常和不正常总是交织在一起,难以辨认,谁都可能做过年少轻狂的疯狂事,谁也不可能都是钢筋铁骨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所以,当年轻人觉得心理稍微不适,对拥挤表现失态,也不会大惊小怪。人的生理疲劳可以恢复,心理创伤也一样会痊愈,在注意休息之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呼吸新鲜空气,外出避开人流高峰,当有人伴你左右时,这种症状便会自动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