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3057000000099

第99章 墨渍测试——投射出真正的你

受“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影响,想要认识真正的自己并不容易,但我们往往可以站在“先人的肩膀上”,运用各种心理健康测量理论来投射出真实的自我。

投射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界事物或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心理投射在1939年由弗兰克首先明确提出,但早在1921年瑞士精神病科医生罗夏便最早发明了人格测验投射法。

这个著名的实验大概是这样的:由实验者按次序出示10张墨迹图,并对被试验者做出以下提问,“这看上去像什么?”“这可能是什么?”“这使你想到了什么?”然后,实验者开始记录人们的反应,包括说了什么,每张图片从出现到做出反应需要的时间,对所有图片反应花费的时间等。

这是让人们通过一定的媒介,建立起想象的世界,在无拘束的情景中,诱导被试验者的生活经验、情感等心声,显露出个性特征,这就是投射法。在罗夏墨迹实验中,测试的媒介可以是一些没有规则的线条,也可以是一些精心准备的画面。这些画面大多是模糊的,所以被测试者的反应只能来自于他的想象。这种测试法的最大优点是藏而不露,测试的条件是比较客观的,这样测试的结果会更真实、更客观。

有个病人去做心理治疗,咨询师给他做了一个投射测试。

咨询师拿出第一张图片,问病人:“你想到了什么?”

他说:“性。”

咨询师又拿起第二张图片,问病人:“你想到了什么?”

他接着说:“性。”

这样下去,咨询师问完了所有的图片,这个病人的回答毫无例外都是“性”。

医生叹了口气说:“看来你的头脑全被性占据了。”

病人却很生气地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明明是你把这些东西拿给我看的。”

难道心理咨询师给病人看的全是类似的图片吗?当然不是,他出示的图片全都是罗夏墨迹测验的图片而已。心理存在问题的人完全可以通过对这些模糊画面的解释,进行无意识的自我投射,从而能挖掘内心的东西,可以用来寻找困扰的症结所在。

或许你会问:“仅仅凭借几张图片就能看出问题,会不会太神奇?”罗夏墨迹测试自问世那天起就引起了轰动,因为它为临床心理学提供了一项颇有效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除人们做相关测试时的心理防卫。由于它能让人比较放松,还能降低防卫心理,咨询师们常常用来做辅助治疗,拉近与当事人的关系。当你看着一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的模糊画面,或许都不知道从何防起。如果你对一些好莱坞的刑侦影片还有印象的话,帮美国联邦调查局查清案件来龙去脉的,往往就是心理咨询师和他们的一张张类似图片。

罗夏墨迹测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它的效用所在,但也有很多人认为由于受实验者的影响,有的时候测试的结果不会那么准确。因此,这个测试的鼎盛时光是在20世纪的40~60年代。

投射测试除了罗夏墨迹测试外,与之齐名的主题统觉测试(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也很著名。这是美国心理学家H·A·莫里于1935年发明的一种测试工具,通过一些素描图像激发被测试者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

主题统觉测试全套共有30张模糊但意义隐晦的人物图片,测试时会让被测试者根据图片的内容按要求讲故事。故事的叙述被要求为三个基本内容:

(1)图片描述的情景如何;

(2)图片中的情境为什么会发生;

(3)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

通过莫里的TAT测试,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临床心理学家也会用这套测试进行病理分析。这套测试对于了解被测者与父母的关系及障碍极为有用,也适用于不同种族和各种年龄。

不要觉得罗夏墨迹测试和TAT测试都是专业的心理学测试,要么用于精神分析,要么用于病理分析,跟心理健康的人没什么大关系。其实,如果你需要一份更有发展的新工作,就不能忽视这些看起来与你没有干系的小测试,因为心理投射测试已经被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于招聘笔试中去,尤其是那些排名世界百强的大公司。二战以后,许多企业家就看到了心理测试在招聘人员中的积极作用,随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发展,这项测试在招聘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测试能了解你是否符合某一岗位的需要,可以更客观、更真实地了解你的个性和能力,以保证“人尽其才”,难道不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