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轻松掌控你的潜意识
3064000000018

第18章 重复性暗示可成为利器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体会,什么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为什么?因为人是习惯的产物。尤其是坏习惯,很容易反复。过度饮酒者发现不喝酒很难,因为饮酒的习惯已经深深印在他的身心中了。他能“看见”自己又拿着酒瓶,这种画面太鲜活了,以至于描绘自己不喝酒特别难。这就是一种很明显的潜意识现象:重复性暗示可成为利器。

关于重复性暗示可成为利器,在战争中表现得很明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运用完全相同的力量和技巧煽动德国人打仗。他写的《我的奋斗》一书的一份译文证实了著名的法国心理学家尼·福韦尔的解释,即希特勒对心理暗示定律及其不同形式的应用有着非凡的理解,而且他运用不可思议的技巧和巧妙娴熟的演技动员一切宣传工具来宣传他那充满心理暗示的强有力的政治运动。希特勒公开声明暗示心理学是掌握在任何知道如何使用它的人手中的可怕武器。

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利用暗示心理来使德国人相信他想要他们相信的东西。在当时的德国,口号、传单、巨大的标语牌、聚集的旗帜到处都有,希特勒的画像无处不在。人们不断地重复呼喊着“一个德意志帝国,一个民族,一个领袖”。哪里有聚集的人群,哪里就能听见这个口号。“今天我们拥有德国,明天我们拥有世界”,这样的进行曲每天都从数以千计的德国青年人的喉咙中吼出。类似的口号还有:

“德意志等待的时间已经足够久了”;

“站起来吧,你就是第三帝国的贵族”;

“德意志是希特勒和所有德国人的后盾”。

这些口号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从广告牌、大楼侧面、广播、报刊中冒出来轰击人们的大脑。人们只要一移动、一转身或者和另一个人讲话,就会有自己是优等人种的念头,而一旦被这种信念所控制,它们就发动了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它的催眠作用和重复性暗示的加强巩固下,德国人开始践行这一信念。对他们来说不幸的是,其他民族同样也有强大的民族信念,也正是这些信念最终导致了德国人的失败。

墨索里尼也一样,他运用同样的心理暗示定律试图使意大利处于世界的统治地位。他创出的口号有:

“相信,服从,战斗”;

“意大利在世界上必须占有崇高的一席之地”;

“我们有若干旧账和新账要算”。

诸如此类的标语和口号布满了数千座的大楼的墙上,类似的观念经由广播和一切其他传播手段没完没了地被灌输到人们的脑子里。

日本的军阀运用此法从平民中打造出狂热的战士。日本的孩子们从出生之日起,就被灌输着这样的思想暗示,即他们是神的嫡亲后裔,命中注定是要统治世界的,于是他们祈祷它、吟诵它、相信它。但是在这里,暗示又一次被错误地利用了。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结束后,日本人将海军准尉彬野孙七奉为名垂千古的英雄,他是日本较早自杀的战士和最伟大的英雄之一。日本人为了纪念他竖立起上千座他的雕像。不断重复的歌曲和故事教年轻的日本人去相信世间没有比仿效他的死更英勇的死法了。他们中的无数人相信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千人确实像神风飞行队员一样自杀而亡。然而彬野这个在海战中就已经死亡了的人,却没有真正在战场上身亡,他被一艘中国船只救起。知道自己正被当做伟大的烈士而被他的人民赞美之后,他立即决定隐姓埋名,背井离乡地生活在中国东北。尽管他还活着并且活得好好的,这种思想还是没完没了地被灌输到日本年轻人的耳朵里。这种可怕的、持久而根深蒂固的信念尽管完全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上,可还是致使数以千计的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放弃了他们的生命。终于,在1946年11月由美联社从东京发出的新闻特电中报道了彬野如何在多年以后被发现并且即将被遣返日本。

这又一次使我们认识到思想重复的可怕力量——它是我们的统治者,而我们按照它的命令行事。重复性心理暗示的微妙力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情感和知觉,最终渗透到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从而战胜了我们的理性。在生活中可以看到不少人喜欢吃维生素等各种“天然的”、“有机的”食品,那是因为他们受到了这些食品广告的不断重复性诱导,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去疯狂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