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古国志
3066700000023

第23章 中南古国(2)

辛有之后的辛国国君,在周庄王时代有辛伯。周桓王喜欢儿子克,对太子佗却不太上心,但碍于礼法还是让太子佗继承君位,是为周庄王。大臣周公黑肩想发动政变来立王子克为君,把阴谋泄露给朋友辛国国君辛伯了。但辛伯却拒绝参与,反而劝告周公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不想因此导致国家动乱,但是周公却不听。于是辛伯只好咬咬牙,向庄王打了小报告,把周公给华丽地卖了。周庄王马上捕杀了周公黑肩,王子克慌慌张张逃奔燕国去了。辛伯的后代有辛廖,当时毕国国君毕万因为丧失了封地而奔晋担任大夫,辛廖对毕万进行占卦,认为“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果然之后毕万因战功被封于魏,后人就建立了三家分晋之一的魏国。

之后的辛国国君不见于史载,但通过史料的碎片可以看出,辛国确实是个盛产美女和贤人的国度。对于辛国的地望其实也尚无定论,我们只是根据伊尹的活动推测是在河南一带。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山东曹县说、陕西合阳说等,合阳的洽川风景名胜区现在还立了“古有莘国”的石碑。当然,有莘氏到底在哪里,或者经历了如何线路的迁徙,可能永远是个谜了。

河国、洛国

国名:河

方位:今河南一带

姓:?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

主要人物:河伯(冯夷)

国名:洛(雒)

方位:今河南一带

姓:?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

主要人物:洛伯、洛嫔

《易传·系辞》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据说《周易》就是根据《河图》、《洛书》的图案编写的,《河图》《洛书》不仅可谓是我国神秘文化的渊源,也是传说中最早的书籍,“图书”一词一直沿用到现在。河、洛大家自然也清楚,那是我国中原文明的摇篮黄河和洛水。但罕为人知的是,在上古还有以河、洛为名的两个国家,也很少有人知道,河伯除了可以指水神,还可以指河国国君;洛神除了可以指甄姬,也可以指洛国公主。河国在现在的河南荥阳、巩义一带,洛国在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现在我们就来说说河国和洛国的故事吧。

河国和洛国,是中原地区相邻的两个小国。这两个小国有冲突也有亲近,在后羿篡夏的时代,当时洛国的公主洛嫔嫁给了河国国君河伯。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后羿垂涎洛嫔的美色,攻打河国并且射死了河伯,强娶了洛嫔。不过之后河国又恢复过来。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到夏帝芬的时候,河伯冯夷还打算向洛伯开火。不过这厮文化水平低,不会占卜但又偏爱赶潮流,于是找到闻名遐迩的大神昆吾国国君来占一把。结果不知道是昆吾君从中斡旋还是天意如此,总之占卜结果是战事不吉,河伯这才作罢。

之后河国不知道为何东迁到豫北鲁西一带,商王亥被有易氏所杀,商王上甲微依靠河伯的力量,成功攻灭有易氏,为商国报仇(参见“萧国”)。此后河国和商国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后来河伯还成功教唆费国国君费昌背弃夏桀,投靠了商汤(参见“徐国”)。商代没有河国的记载,应该在此时有一支北上到内蒙古托克托一带建立了崩国,后来到西周穆王时代,周穆王巡游经过崩国,国君崩栢(伯)夭亲自为周穆王驾车、他的儿子崩栢(伯)絮也热情款待穆王。这件事记载于《穆天子传》、《列子》等书。而洛国从商朝开始也一直没有了记载,不过后来周成王在此定都,总算是把洛邑这个名字给传了下来。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河伯和洛嫔都成了水神。《左传》记载,国君、大夫盟誓的时候,往往要将玉璧投到水中祭祀河伯。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以活人祭祀的,西门豹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的,这样河伯的形象可就不太好了。根据《搜神记》说,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曾经带一块白璧过河,河伯想把白璧捞到手,让部下阳侯去掀起风浪,又派两条蛟龙去弄翻澹台灭明的船。梁羽生的小说中有个武林高手也叫澹台灭明。历史上这位澹台兄也不是善茬,他左手握着白璧,右手抽出宝剑,两条蛟龙全部被他杀死。阳侯一看这霸气,哪里还敢惹!结果澹台灭明顺顺利利地过了河,但他也知道是河伯作怪,他干脆就把玉璧丢到河里:这可不是我输给你的,是我施舍你的!河伯当然觉得很没面子,就把玉璧弹上岸去。澹台兄却铆足了劲和这块玉璧过不去,将它给砸了。

不过,在诗人的想象中,河伯却不是作恶多端的神灵,而是风雅多情的仙人。这里我们以屈原的《河伯》一诗结尾吧: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红;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昆吾国、顾国

国名:昆吾(昆夷?)

方位:今河南许昌、濮阳

姓:己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灭于商汤

主要人物:樊

国名:顾

方位:今河南范县

姓:己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灭于商汤

昆仑山是我国神秘的仙山,据说是天下龙脉的集中地。不过据考证,先秦时代的昆仑山可能只是甘肃崆峒山,而昆仑的名字很可能和一个叫昆吾的中原古国有关。昆吾国我们并不陌生,它是祝融八姓的老大,己姓樊建立的国家。《左传》中记载楚灵王说“昔我皇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楚国是祝融芈姓之后,所以称昆吾为伯父,昆吾建国可能是在今河南许昌。《世本》说“昆吾制陶”,《墨子》也说“陶铸于昆吾”,可见昆吾国是个善于制陶的部落,“昆吾”一词据说也是鼓的谐音。在夏代昆吾国担任诸侯霸主,后来又迁到河南濮阳,夏朝末年依然对夏桀忠心耿耿,从而使得国家被商汤灭亡。

昆吾国虽然在夏末商初被灭亡,然其西迁创造的昆仑文化却影响了中华文明。《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这个昆吾山应该就是西北的昆仑山,昆吾的遗民迁到此,利用昆仑山的铜矿制造了切玉如泥的昆吾剑。文王时代,“西有昆夷之患”,昆夷可能就是昆吾的遗民,但昆夷最终被周朝征服。周武王对昆吾的冶炼技术大加赞赏,征用了一些族人进入周室掌管冶炼,“昆吾”也就成为了周朝的冶炼之官。《海内十洲记》记载:“昔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剑之所出﹐从流州来。”昆吾刀当时是作为贡品送给天子的。

和周穆王有过一段风花雪月的西王母,也很可能就是昆吾的女酋长。《穆天子传》记录了西王母写给周穆王的一首情诗:“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复能来?”如果您没有死去,是否能够再来呢?这位被《山海经》称为“豹尾虎齿”的女汉子,在此时也不过是位痴情女子罢了。而昆仑从甘肃挪到新疆,则大概是伴随着昆吾人的又一次迁徙,为中原所传播也是在张骞通西域之后的事了。

顾国也是己姓,在现在河南范县一带,应该是昆吾国的分支。王国维先生认为“顾”就是“鼓”,那么顾和昆吾一样也和制鼓有关,与同为祝融之后的彭姓颇有渊源。顾国和昆吾一样忠于夏桀,商汤举兵伐夏的时候,先剪除了夏的心腹葛、韦、顾和昆吾,于是在鸣条之战打败了夏桀并直捣阳城,夏朝也就这样灭亡了。顾人没有和昆吾人一起西迁,而是留在了中原,甲骨文的“雇”可能就是顾(顧)人,后代的顾姓应该就是顾国之后。也有说顾国在山东鄄城,不过似乎不符合商汤西进的路线。

苏国

国名:苏(有苏、温)

方位:今河南温县

姓:己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前650年灭于狄

主要人物:妲己、苏忿生、苏子

放眼先秦时代,最有名的两个女子,一是妲己,一是西施。妲己本是苏国女子,但因为是商朝的“祸水”,被后代小说丑化成苏护女儿被妖狐附体,从而遭到世人唾弃。当然,这种归罪于女人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唐人罗隐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说的就是这样一番道理,不过妲己这个人物确实是存在的,现在我们说的就是妲己的母国——苏国。

苏国也是祝融之后己姓的一支,苏地又叫温地,所以苏国也叫温国。苏、顾两国应该都是昆吾国的分支,不过昆吾和顾两国灭于商汤,而苏国却很识时务地弃暗投明,得以保全。甲骨文中就有“温”的记载了,据说商王派人去温地割草。今本《竹书纪年》:“(帝辛)九年,王师伐有苏,获妲己以归。”后来苏国和商朝闹了点矛盾,于是商纣和苏子打了一架,把公主给抢走了。这个公主名妲姓己,所以就叫妲己。商纣非常宠爱妲己,《尚书·牧誓》中周武王公布商纣的罪名是“惟妇言是用”,可见商纣确实是很听从妲己的没错。那么妲己是否真的有后世流传的这么坏呢?

《吕氏春秋·先识》:“商王大乱,沉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常。”这里最早提到了妲己的名字。在西汉刘向编订的《列女传》中,把战国时代流传纣的罪恶和妲己联系起来,说:“百姓怨望,诸侯有畔者,纣乃为炮烙之法,膏铜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辄堕炭中,妲己乃笑。比干谏曰:‘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纣怒,以为妖言。妲己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于是心而观之。”从此妲己成为一代妖后了。不过顾颉刚先生以古史层累的方法研究,却认为商纣和妲己的这些罪名都是周代以来不断虚构的,都是“惟妇言是用”一句的夸张版而已。

至于妲己的下落,《史记》说:“周武王遂斩纣头,县(悬)之白旗。杀妲己。”是说周武王灭商后杀了妲己。据说妲己非常美貌,将士都不忍下手,还是姜子牙蒙面行刑的。不过《国语·晋语》则提供了另外一种说法:“妲己有宠,于是与胶鬲比而亡殷。”那么妲己好像成为周朝的卧底了,这里又与妺喜和伊尹勾搭上灭夏有点儿相似。真相如何也难考究了,苏护其人也不存在,不过苏国确实投降了周朝。当时的苏国国君苏忿生被周武王任为司寇,掌管刑法。西周时代苏国一直效忠周室。到春秋初年,因为周桓王一件事处理不当,以致苏国和周朝最终决裂。

原来在前712年,周桓王和郑庄公签了一份合同,内容是周桓王将温、原、、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怀十二块土田和郑庄公手中的邬、刘、、邘等四块土田交换。不过这个合同周桓王是无法履行的,原因是温、原等十二土块田其实是苏国所有,郑庄公却以为是在天子手中,傻乎乎地签订了合同还先支付了,结果被天子骗了。郑庄公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居然明目张胆地攻打向城和盟城,苏国国君自然非常不爽:天子真是无耻啊!这笔账记下了。

前675年,当时是周桓王的曾孙周惠王在位。周惠王有个叔叔叫王子,王子的老师是国国君,名字也叫国。惠王是个昏庸的国君,夺取了国的菜园自己用来畜养野兽。同时大夫边伯也有宅子靠近王宫,也被惠王不客气地占有了。此外还有大夫子禽祝跪、詹父的田地也被惠王抢走,还克扣大夫石速的工资。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五个人联合起来,并得到一直对天子耿耿于怀的苏子支持。结果五大夫和苏子一起进攻周惠王,但是没有得胜,退守到温。苏子铆足了劲要收拾惠王,又带着王子跑到卫国,卫国作为畿外诸侯,实力比天子要强,于是卫国带领小弟南燕一起赶跑惠王,立王子为天子。王子成为天子后,苏子等人摇身一变成了大功臣。不过王子却也是个无道之君,终日饮酒作乐,苏子等人也为自己的功劳得意,丝毫没有劝谏王子。

结果第三年郑厉公和虢公就联合杀死了王子,扶立惠王复位。惠王一复位,苏国自然就危险了,于是苏子只好又依靠狄人,但苏子后来和狄人又闹翻了。结果狄人进攻苏国,周襄王自然坐视不救,于是前650年苏国为狄人所灭,苏子逃奔卫国。不过此后天子又召回了苏子,但是苏国的根据地温已经被晋国占有了。后来在周顷王即位时还派苏子和鲁文公结盟,郑文公也娶了苏子的女儿,生了子瑕和子俞弥。子俞弥早死,子瑕则因为被父亲和重臣泄驾厌恶而出走,在兄弟郑穆公即位后企图政变,被郑穆公逮捕杀死。周朝苏氏之后也不见史载,后代有苏姓和温姓。

鬷国

国名:鬷(鬷夷、三鬷)

方位:今河南临颍

姓:董

建立:远古时期

灭亡:灭于商汤

主要人物:董父

有个一直有争议的问题,龙这种动物到底存在不存在呢?考古专家在红山文化中出土了玉龙,商代有部落“龙方”;同时文献也记载太昊氏以龙为图腾,而且虞、夏两代有专门为夏帝养龙的官员,叫作“豢龙氏”,不过常金仓先生认为这里夏帝养的“龙”应该是马,《周礼·庾人》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大马确实是可以称为龙的,但神话形态中的龙是否存在,则又不好说了,有说可能是蛇的加强版、蜥蜴的加强版,甚至有说是猪的加强版。这里我们不多讨论,我们要说的是“豢龙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