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先秦古国志
3066700000048

第48章 华北古国(5)

魏文侯攻灭中山后,把中山封给太子击,之后又封给少子挚,并且由李克治理,乐羊镇守。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魏文侯、韩景侯、赵烈侯为诸侯,又称“三晋”。三晋最初在魏文侯的倡导下还能铁板一块,但是在魏文侯死后,因为对卫国的争夺,终于使得魏国和赵国关系破裂,前383—前381年,赵国联合楚国击败魏国。魏国和赵国既然联盟破裂,中山也就成为魏国一块难以统治的飞地。流亡的中山桓公抓住了这次机会,在灵寿又一次建立中山国。之后在前377年和前376年,赵敬侯两次攻打中山,但都没有明显成果。痛定思痛,饱受国破家亡的中山桓公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修筑长城以防御赵国。魏国只是一时之克星,而赵国却是宿命的敌人。

之后中山国一直在稳定中发展,前332年,齐国、魏国伐赵,中山也趁机围攻赵国的鄗邑,中山军队决槐水淹鄗邑,这一战几乎攻克了鄗邑,成为赵国的奇耻大辱。同时这一战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山的国际地位。前323年,为了对抗秦、齐、楚三大国,较弱的中原国家在魏相公孙衍的倡导下实行“五国相王”,即赵国、韩国、魏国、燕国、中山国相互称王。中山能和“战国七雄”并列,可见实力不弱,但终究还是差那么一截。所以齐国第一个跳出来表示看不惯,中山也有资格和老子并列称王了?号召赵国和魏国一起打中山,非逼他取消了王号不行。中山王听说此事后非常害怕,连忙派大臣张登想办法摆平。张登找到齐国相国田婴,开始了一顿忽悠:“您这不是把中山往赵国和魏国那边赶吗?不如同意中山称王,我们大王一高兴,就会与赵国和魏国断交,而赵国和魏国就会进攻中山。中山害怕亡国,便会为您取消王号投靠您,这不是很好吗?”

胡服骑射灭中山

齐国大臣张丑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连忙劝阻田婴说:“不行啊!五国一起称王,您现在容纳中山,不是摆明不承认其他四国吗?”但田婴没有听从,邀请中山王而尊其为王。张登马上跑到赵国和魏国那里挑拨说:“齐国把和中山国并列称王当作耻辱,但现在却同意尊中山王啦!这是要利用中山的兵力进攻你们呢,你们不如早点同意中山称王,来阻止齐国和中山联合,不是很好吗?”赵国和魏国自然惧怕齐国从中作梗,连忙尊中山为王,于是中山和齐国断交。张登通过其纵横捭阖,排除了齐国的干扰,保证了五国抱团。这件事记载在《战国策》中,不过另一则有所不同,说的是齐国贿赂赵国和燕国攻打中山国,中山相国蓝诸君担心此事不能办妥,张登还在他面前彩排了一次。前314年,称王后的中山国遇到一次扩张的绝佳机会。

原来燕国国君燕王哙在相国子之以及苏代、鹿毛寿等大臣的怂恿下,把国王之位禅让给了子之,这自然引起了动乱,燕王太子平和将军市被一起进攻子之,但后来市被不知为何又倒戈攻打太子平。齐国和中山国趁火打劫,齐国攻克了燕国的都城,中山国相邦司马赒则率领中山三军占领了燕国十多个城池,开地数百里。此次战争使得中山达到了鼎盛时期,司马赒也因此被封为“仲父”,甚至周天子及诸侯都发电致贺。这个司马赒又作司马憙,不是别人,正是大史学家司马迁之先祖。司马赒在担任相国之前还有点挫折,原来他曾请赵国为自己谋取中山相国,但被另一大臣公孙弘得知。公孙弘直接问中山王:“做人臣的吃里爬外,让大国为自己谋取相国,这种人应该怎么办?”中山王恨恨地说:“寡人要吃他的肉啊!”司马赒只能不停磕头说微臣该死。

不过愚蠢的中山王却认为是公孙弘和赵国有私通所以才知道这件事,以致司马赒最后还是上位了。司马这人确实不怎么样,《韩非子》记载,大臣季辛和爰骞互相厌恶,而司马赒又和季辛是仇人,他就派人杀了爰骞从而嫁祸季辛,使得季辛被中山王杀死。这不仅说明司马赒阴毒,也说明中山王昏庸。这也体现在另外一件事上,也是《韩非子》记载的,有个叫鲁丹的人三次劝谏中山王而不被理睬,于是他就送了点红包给中山王的近侍,这下鲁丹还没说话中山王就客客气气地请他吃饭了。鲁丹吓坏了,说:“他要以别人的话认为我好,就必然以别人的话认为我坏啊!”果然可怜的鲁丹还没来得及出境就被当作赵国细作抓起来了。国君昏庸、吏治腐败,仿佛让我们又看到了春秋末年的中山。盛极而衰,侵燕之后的中山,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旁边一直虎视眈眈的赵武灵王也有所耳闻,他派大臣李疵去侦察情况,李疵的意见是:“中山可以打,如果大王不去打,怕就要落在诸侯之后。”赵武灵王奇怪地说:“为什么呢?”李疵说:“中山君礼贤下士啊,在穷街小巷里,车子难以通行,他就取下车盖,甚至亲自下车拜访,总共去了七十家。”赵武灵王又问:“这不是贤能的君王吗?又怎么去攻打他呢?”李疵却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所在,他说:“如果任用士人,那么百姓就致力扬名,而不用心农耕和作战;如果拜访贤者,那么农民就懒于务农,战士会不敢作战。这样的情况难道不亡国吗?!”可以发现,中山国现在推行的是不合实际的儒家色彩的政治。

为了策划对中山的战争和检阅边防军的情况,前309年,赵武灵王亲赴赵国与中山、齐国毗邻的九门重镇,登台观察中山、齐国的情况。第二年,历史又给了赵武灵王一个绝好的外部机会,原来秦国国君秦武王死去,赵武灵王乘机从燕国接来秦王子稷送归秦国。王子稷即位是为秦昭王,秦昭王即位初自然对赵武灵王表示友好。又过了一年,赵武灵王召来宰相肥义和群臣一起开了五天的会,会后正式开展对中山的战争。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山国有支精锐部队“吾丘鴪”,他们穿铁甲操铁杖,“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几至将所而后死”。这支部队非常彪悍,他们不仅守住了房子城,甚至攻克了赵国的鄗邑。此时燕国也想报当日之仇,南征中山,但同时也被中山击败。连败赵、燕的中山非常嚣张,甚至准备向燕国进行反攻。

对中山的失败,也让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前305年,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在赵国广泛推行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赵国军事实力大幅度提高。赵武灵王又一次发动全国之力进攻中山,他以自己为三军统帅,其中赵祒为右军帅、许钧为左军帅、赵章为中军帅,向北进攻中山。同时派遣牛翦率领骑兵和战车,赵希率领胡、代、赵骑兵,从井陉关往东攻打中山国的腹地。牛翦、赵希会合后,向北攻下了中山的丹丘、华阳等城;中山王大惊,连忙献上鄗、石邑、封龙、东垣求和,赵武灵王自忖不能一口吃下中山,就收下这四座城,还让牛翦、赵希归还了侵占中山腹地的城池。当然,赵国并未作罢,从前303年到前301年,赵武灵王又不断蚕食中山的土地。前300年,赵国发兵二十万,开始对中山的亡国之战;中山的另一仇敌燕昭王自然也来插上一脚。

于是在赵、燕的合攻下,死守五年的灵寿城终于在前296年被攻破,中山王逃奔齐国;赵国另立尚(胜)为中山国傀儡国君,但是仅在一年之后,中山王尚就被赵国废除,中山国至此完全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