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百无聊赖地坐着时,他可能会频繁地揉眼睛,或者揪拉眼皮。可以说,这些不满的姿势给予大脑反馈,强化并延长了爱挑剔和不满的情绪状态。
如果这个不满意的人是坐着的,那么,他很有可能呈现出所谓的“封闭式姿势”——双臂交叉,跷着二郎腿,身体保持直挺。
7.拒绝和反对
在会议或聚会上,如果某个人被其想极力回避的人强拖住谈话而感到厌烦的话,他很有可能会给出更加明显的拒绝信号,而并非仅仅表现出没兴趣。一旦你看到某人做出下列动作和姿势,便要意识到自己可能遭到了拒绝和反对:面无表情;假装打哈欠或真正打哈欠;板着脸、撅着嘴,或者嗤之以鼻;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中间距离的某个点,这样一来,另一个人就无法和他视线相对,也就难以将谈话继续下去;坐立不安,拨弄手指,或剔指甲,或剔牙,或者将指关节弄得咔咔作响;厌烦地摇头,或公开地表示不同意;侧身,将头扭向一边;转身离去……
8.共享负面信息
当两个朋友想要分享关于某个人的负面信息或负面意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使用一些姿势和动作,不让其他人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人们用不同的动作来暗示与另一个人串通、怀疑或蔑视另一个人,以及做出有损人格或侮辱的评论。
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是眨一只眼睛示意,这是许多欧洲人、北美人、部分亚洲人常用的方式,以之表明他们都知道一个秘密(或者小把戏)。
用食指轻轻按鼻子的一侧,意味着“保持安静,不要声张——这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与眨眼示意一样,这个动作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两个人共享的秘密就是大非大恶的,也可能是搞笑的小伎俩。
用食指敲击鼻子的一侧,这个动作是提醒另一个人某个人好管闲事,爱追问个不停。
而转动眼珠,露出大部分眼白,并扬起眉毛,则意味着在默默询问:“你会相信这件事吗”,或者,当一个健忘的人又开始重复那个他讲了千百遍的趣闻轶事时,这个动作表示“哦,看,他又开始了……”
展露紧张内心的身体信号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人们处于紧张的状态时总是会下意识的做出一些习惯性的小动作,而这些小动作也能够泄露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成为展露你内心紧张的身体语言信号。
1.清喉咙
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准备开始比较正式隆重的演讲时,喉头会忽然紧闭以致发不出声音,那是由于不安或焦虑使喉头中形成黏液,阻塞了声道。为了使声音恢复正常,就必须先清喉咙。有些人因为不时地清喉咙,就被视为一种怪癖,其实只是紧张的缘故。所以,说话时不断清喉咙、变声调的人,表示他们非常紧张、不安或焦虑。这里有生理上的原因,由于不安或焦虑的情绪,喉头便形成黏液,促使你先清清喉咙,使声音恢复正常。
但更多情况下,清喉咙已经不再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为了安抚自己紧张的内心。比如被老板突然点名发言的人,下意识地用清喉咙来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思考时间,以便整理出一套说辞。通常情况下,说话不断清喉咙、变声调的人,如果不是疾病导致,就是因为他们有所不安或焦虑,正在寻求信心。
男人这样做要比女人多,而成人又比儿童多。小孩子或许会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地说“啊”,或者习惯性地说“你知道”,但是他们通常不会清喉咙。成年男子若是有意清喉咙,就可能是在对别人提出一种非语言的警告。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清喉咙,这种姿态都可以很清楚地传达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2.用手拽衣服边
用手拽衣服的姿势,说明了说话的人对自己说出来的话毫无把握,并且自己处于一种情绪紧张的状态之中。许多父母都熟悉这个姿势,当小孩子们回答一些他们不确定的问题而神情紧张时,就常会有这种反应。如果手上没有拿任何东西,他就会一边回答,一边用手拽衣服的边。
3.抽烟
当一个人在抽烟时,如果心情忽然变得十分紧张,就会熄掉香烟或者把它搁在烟灰缸上任其燃烧,直到紧张解除为止。紧张焦虑的抽烟者可能会一直用香烟敲击烟灰缸,将烟灰弹落。而用烟斗抽烟的人可能会延长清理烟斗、装烟丝、点着烟斗的例行过程。
4.坐立不安
在感觉压力或无聊的情况下,人们常会在椅子上坐立不安,一直到觉得舒服了为止。其实,问题不在于椅子舒服与否,而是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情况令人不舒服。
除了以上这些小细节表示内心紧张外,一些其他的细节动作也能表达同样的意思,比如当一个人感到焦虑不安时,会不断地调整表带,翻查钱包,双手紧握,摆弄衣袖,或是做任何可以使双臂在胸前交叉的动作。手机成为通用品以后,我们也经常见到在公众场合摆弄手机的人,那些经常会沉默地去摆弄手机的人,多数是借此掩饰自己的某种不适。
此外,公文包也是一种保护屏障,可以成为用来安抚内心的工具。比如,在举行商务会议时,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职场男性通常会用手提公文包,或是将文件夹抱在胸前等方法在自己的胸前构筑了一道有形的防线,来掩饰内心的紧张或不安情绪,从中获取某些安全感。
压力状态下的身体语言
即将出庭作证的人总是把嘴唇藏起来,这说明他们的压力很大。在压力状态下,藏起嘴唇是再普遍不过的一种反应了。我们常常做出挤压嘴唇的动作,仿佛是大脑在告诉我们闭上嘴巴,不要让任何东西进入我们的身体。
嘴唇的挤压是消极情感的一种反映,它清楚地表明一个人遇到了麻烦,或某些地方出了问题。这种行为很少有积极含义,可能从来都没有。但这不表示做这一动作的人存在某种欺骗行为,只能说明他们当时压力很大。
一般情况下,我们能藏起自己的嘴唇,却只能将其抿成一条线,大部分人做不出倒U型口型。为什么?因为这是大脑的一种边缘反应,它是很难模仿的,只有当我们真正处于苦恼或悲伤的时候,它才会出现。
皱眉头,时常发生在一个人感到焦虑、悲伤、专注、担忧、不知所措或气愤的时候。这种行为的含义要视其环境而定。例如,我曾经看到一名超市收银员在拉出收银机抽屉准备数点现金时皱起了眉头,她的表情上显示出一种慎重和集中,因为她希望在自己当班的最后时刻理清总账。
有一点也很有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日益丰富,我们前额上的犁沟会越来越深,并最终成为永久的皱纹。我们知道,微笑线是积极的非语言行为累积一生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一段幸福的人生。同理,眉毛紧皱的人很可能有一段波折的人生。
咬指甲,这是压力、无安全感或不舒适的一种信号。当你在议价交涉会议上看到这一行为时,你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咬指甲的人对自己很不自信,或是在交涉中处于劣势。参加工作面试或等待约会机会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做这种动作,不只是因为它看起来不太美观,还因为它向别人传递出一种“我感到不安”的信号。我们之所以会咬指甲并不是因为它们需要修饰,而是因为这样做能让我们感到安慰。
背离重力的信号。古语说“扬起下巴来”(引申为“别灰心”),常被用来鼓励那些精神委靡或遭遇不幸的人。这种民间智慧准确无误地反映了大脑对灾难的边缘反应,下巴向下的人看起来不太自信,情绪也比较消极,而下巴上扬的人一般都处于某种积极情绪中。
这套判断理论同样适用于鼻子。抬起的鼻子也是一种背离重力的姿势,同时也是一种高度自信的非语言行为。当人们处于压力或沮丧状态下时,他们的下巴(还有鼻子,因为两个部位的行动总是一致的)就不会抬得很高。
此外,当人在紧张或是有压力时,还会不自觉做出某些动作:触摸或按摩颈部我们的颈部有许多神经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与心跳速度,消除紧张。另外,按摩额头或是摸耳垂,也都是一般人紧张时会出现的动作。而如果男生拉着领带,或是女生玩弄颈上的项链,也代表同样的意思。
深呼吸或是话变多深呼吸是立即平缓情绪的最简单方法,因此当你看到对方深呼吸,就知道他可能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或是在过程中对方不太爱说话,却突然话多了起来,也代表他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
用手放在大腿上紧张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双手放在大腿上来回摩擦,试图平缓自己的情绪,因此这个动作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线索。此外,有时候对方动作快速,决定很果断,通常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没信心。真正有自信的人会深思熟虑,而不是不假思索就做出决定,急着展现自己的信心。
当你观察到以上的行为时,就可以依据情况决定自己是否要趁胜追击,迫使对方答应你的要求,或是说些话让对方放松,以利于接下来的交谈。
当坏情绪来袭时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跌入坏情绪的低谷,此时我们处于弱势状态下的身体就会释放出种种无声的语言信号,提醒他人,也提醒自己。下面这些情境你一定不会陌生,而伴随而来的那些身体语言我们也经常有意无意地使用着。
当有人问及“最近怎么样”的时候,一位过度劳累的人可能会说“我已经受够了,都到这个限度了”,并且会举起一只手,掌心向下,举至前额,进一步阐明“这个限度”到了什么程度。在这个动作中,这只手象征着他们想象中的会让自己溺死的水位线的高度。
在有些场合,你会看见如果某个人“多嘴”或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他可能会迅速地伸一下舌头,表现出自己感到非常尴尬。
而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做了某件蠢事而尴尬不已时,他们可能会声称自己非常笨,应该自我责罚。所以,伴着类似的自责的话,他们同时就会作出假装打自己的动作。通常他们会选择拍打在身体的4个部位:脸颊、额头、头顶、脖子后部。有意思的是,相关研究表明,拍打落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显示出的不仅仅是自我批评,还涉及到事情的严重性。
更夸张的是,如果人们感到自己在社交中失礼或出丑,或者他们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不顺,有时为了强调,他们可能声称自己几乎想要“自杀”了。而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同时会作出自杀的姿势。当然了,这多数出现在开玩笑的场合中。
许多沮丧气馁、情绪低落的人可能会拖着缓慢而费力的步伐前行,或将两只手放在口袋里,或者——低着头,欠着身。
此外,当人们感觉不确信、紧张或者百无聊赖时,他们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用手、脚或眼睛作出毫无目的的、“毫无意义”的动作:挠头;掐捏眼皮;垂着头坐着,眼睛盯着地板或者对面墙上的一个点;将手放在领带上,就好像要调整领带一样,其实领带非常笔挺;抚弄手指上的戒指,有可能将戒指摘下来又重新戴上去;用手指敲击椅子的扶手,或用脚敲击地板……
许多此类动作发生在日常情形中,例如,在医生的候诊室中,在等待面试的人,或在交通堵塞中等待的人身上,都可能看到这些动作。研究人员认为,所有这些都能表明人们面对挫折和焦虑时的紧张状况。
还有一些与口部有关的动作也是在坏情绪来袭时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如咬指甲,或吮吸拇指;取下眼镜,并将一只眼镜腿放在嘴里;在做记录的时候吮吸钢笔或铅笔等,借此,人们试图找回在婴儿时期吮吸妈妈乳汁时所产生的安全感,从而缓解坏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将世界“关”在外面
有时候,我们会遭受到更大的压力或挫折,此时仅靠交叉双臂、双腿或作出无意识动作已远远不能缓解这些糟透了的情绪状态,而更希望像蜗牛一样,暂时缩回自己的保护壳中,甚至刻意孤立自己,将危机重重的世界关在外边,养精蓄锐以待更佳时机的出现。
当巨大压力刚开始呈现时,我们都会表现出以下几种无意识的眼部行为来“切断”视线交流,让自己暂时获取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感到有压力的人会迅速地注视一下说话的人,随即继续将视线从正在说话的人那里转移开。或者尽管在和另外一个人说话,或在倾听,但是,感觉紧张的那个人可能会有很多时间都在凝视别的地方。
有时倾听者虽然看着说话者的眼睛,但是,倾听者的眼皮却时不时地微微颤动。有些紧张不安的倾听者也是在看着说话者的眼睛,但他的眨眼会持续好几秒时间,甚至给人以一种一个忍不住就会闭上眼睛的感觉。
更多的时候,感觉有压力的人试图躲进自己的世界里。我们都很熟悉,那些在图书馆学习的人,不少人喜欢将胳膊肘支撑在桌子上,然后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支撑着头部,就好像为两只眼睛形成了保护一样,这是试图将那些分散其注意力的景象阻挡开,还自己一个清静安全的小世界。
那些由于灾难性事件遭遇重大打击或挫折,比如亲人去世或失去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并不知所措,一下子无法恢复过来的人,往往选择极度孤立自己。他们将身体紧紧地缩成一团,头埋在膝盖之间,双手紧紧地抱着膝盖。这种姿势表明了人们试图将外界的令人恐怖的事物彻底地关在外面。
相比较之下,当人们处于感觉轻松而舒适的环境中时,与那些处于压力之中的人相比,其行为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他们是完全清醒的,其姿势和动作很可能显得更加坦率,且不会像焦虑或紧张的人那样充满防御性。当他们放松的时候,更有可能随意地坐着或躺着,而不像那些感觉浑身不自在的人那般拘束和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