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想一想,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主见,习惯于以众人的是非为自己的是非,以众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他的自我创新能力怎么还能够发挥作用,想必早已被众人的言语和观点给淹没了。
既然从众有此危害,何以人们摆脱不了这股无形的力量呢?我们知道,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而从众往往是人们为保护自己所采取的一种基本手段。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渴望被社会和他人所认同;而人也是自恋的动物,总是更倾向于和自己相类似的人而排斥那些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人。所谓“罪不罚众”、“枪打出头鸟”,人们害怕自己被孤立,被排挤,被抛弃,于是选择同大多数人步调一致,在人群中隐藏自己。
但是古往今来,所有伟大人物的产生,所有创造性事物的出现,都是在舆论重重压力之下力排众议中所诞生的:哥白尼颠覆传统理论提出“日心说”;达尔文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伽利略质疑并推翻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的理论,等等。事实证明,只有经受住大众反对的无情浪潮,经受住众人排挤的考验不动摇,你的创造性能力才能转化为巨大的成就。
2.过于传统地看待事物的方式
某天夜里,一位父亲带着3岁的儿子到外边散步。儿子忽然指着天空中的明月问道:“爸爸,那是灯吗?”
父亲机械地回答:“那不是灯,是月亮。”
但儿子还是坚持称天上的月亮就是灯,父亲开始觉得儿子很愚蠢,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儿子说得没错,因为月亮确实有照明的功能,而“明”这个字就是日,月相加而成。
这位父亲一开始之所以不能把月亮当灯看,想必是因为他对月亮的理解已经形成了高度学术化与文学化的思维认知:“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其直径是地球的1/50;月亮上还住着一位嫦娥,李商隐曾诗曰‘嫦娥应悔有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使得这位父亲以及绝大多数的人对月亮的看法形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思维,而这种典型的成年思维,正是创造力的一大克星。
在一堂地理公开课上,老师指着中国地图的轮廓问学生:“你们看中国地图像什么?”
一些同学说:“像公鸡。”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还有一些同学说:“像山羊。”那位地理老师听罢,皱了皱眉,问那些说像山羊的同学:“你再看看,到底像什么?”
同学们依然回答说:“像山羊。”
想必那位老师认为这些同学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在公开课上拆他的台,于是恶狠狠地又问了一次:“你们再看看,中国地图真的像山羊吗?”他把“再”字说得震天响。
那些同学胆怯地说:“像公鸡。”
老师提高嗓门再次向全班同学发问:“中国地图像什么?”
全班齐声回答:“像公鸡!”
我们从接触地理课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图的形状就是一只引吭高歌的大公鸡”,其实换个角度再看,中国地图像“一只长着胡子的山羊”也未尝说不过去。案例中这位地理老师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仅阻滞了自身创造力的发展,更是在扼杀代表着祖国未来希望的学生想象力。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就曾深刻地批判过这种现象:“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而毕业时像个‘句号’。”看来,过于传统、不知变通地看问题的方式,真是毒害匪浅!
3.惯性经验的思维方式
在金庸小说《飞狐外传》中,写到过两个人物倪不大和倪不小两兄弟,人们问他们“谁是老大”,两人都摇头。问他们“是否双生兄弟”,两人还是摇头。但看两人的身形,又是毫无差异,“决不能不是双生兄弟”。众人都感到非常诧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众人的惯性经验看来,凡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就一定是双胞胎,而我们平时最为多见的也是双胞胎,而这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却不承认是双胞胎,在众人看来自然十分不可理解,简直是“脑子有问题”。殊不知,他们其实是一母三胎的其中两个,而他们两人都不是老大。
除了双胞胎之外,三胞胎、四胞胎的概率虽然较小,但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人们却很容易会被自己长期以来惯有的经验思维给制约了想象的空间。
桌上有一张百元大钞,钞票的正中被一把竖直放置的没开刃的菜刀压着,菜刀上支撑着一条横放的木杆,木杆两端各放置着一个圆形的小球,轻微的晃动就会使它们掉下来。你能否在保持小球不掉下来的前提下,把这张钞票取出来?
在很多人的眼里,因为钞票是有价值的,所以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会把“不能破坏它”作为成功取出来的一个无形的附加条件。但是,不管你怎样小心,要想不让小球掉下来而取出钞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钱币只是人们用来交换物品的货币,其实质就是一张纸。如果你把它当作纸来看待,那么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只要你把它从刀刃压着的地方撕开,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钱给取出来了。
人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按照常理或经验给予自己的心理暗示,在第一时间生出一种思考的结果,这就是惯性思考。但是推知惯性定律的发生状态,其前提条件通常是“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而生活中,形势在不断变化,每个事件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特殊之处,具体事情需要具体分析,一成不变的观念只会让人在既有的可能性结果中寻找答案。如果这些可能性结果中没有适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式,那么人们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问题的本身是“有问题”的,而不会抛弃以往这些答案而寻找全新的解决和解释问题的方式,这样,创造力自然不会主动从他们的头脑中跳出来,帮助他们解决发生的问题。
4.创造力认知的非凡化
很多普通民众对创造力的认识并不客观,他们长期受到“非凡论”观点的影响,即把创造力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明联系起来,认为创造力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一种特殊能力的表现。
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哥白尼发现日地运转规律,创立“日心说”;巴斯德发现狂犬病疫苗;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规律,创立“进化论”这样的发现才算得上是创造力。
这其实是对创造力的误解。如果人们以这种心态来看待创造力,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恐怕永远也出不了头,因为我们几乎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人的水准。
当洛克菲勒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他找的第一份临时工是在组装线上钉铆钉,工作的第一天,他的手就被锤子重重地砸青了。他担心这一事故会对工作造成不便,于是在得到了老板的许可后,他在下班后继续留下来,试图研究出一个能用受伤手指工作的办法。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制造了一个木头节子,只要它把铆钉固定住,洛克菲勒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继续他的工作了。
第二天,在试用新制的工具时,洛克菲勒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因为这个木头节子能固定住铆钉而不再需要手扶,他反而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做比原来更多的活。
自从有了这个木头节子,洛克菲勒和他的同伴们的工作速度比原先加快了一倍,于是他利用大量的剩余时间,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工作,并被委以更多的任务:比如说帮助组装线上的女工调整工作台的高度,这样可以使她们干得更顺手,提高工作效率。
洛克菲勒的经历告诉我们:创造力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善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是在最普通的工作岗位,仍旧可以有很出色的表现。
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曾提到过一个例子:每年春节前后,中国香港地区的中餐馆都会上一道菜,叫作“金银满地”。这道菜其实就是炒鸡蛋,其中蛋黄为金,蛋白为银,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可见,并不是只有那些重大的科研成果和划时代的发明才是创造力的表现,平凡生活中同样有可以发挥无穷创造力的广大空间。创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化的、无处不在的。
所以,我们要走出创造力认知“非凡论”的误区,大力倡导创造力的“平凡论”观,将创造力与日常生活的革新变化联系起来,把创造力视作人人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不断加以开发和利用。就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伯格也曾说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创新表现是创造力的最大表现,也是个人成功的最大表现。”
创造力不足的起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呢?
(1)要对创造力的含义有全新的理解,淡化创造力“非凡论”的心态,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创造力无处不在”,才有可能朝着这个方向主动进发。
(2)要加强多元思维与批判意识的培养,摆脱思维标准化的惯性。
比如说,你可以尝试多做“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如1000由8个8组成,可以是8+8+8+88+888=1000,也可以是(8888—888)÷8=1000。这种思维游戏,容易让人形成创新冲动和多元思维的习惯;而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则是“多题一解”的最好活动。
(3)要摆脱传统的窠臼。数学大师希波尔特曾经说过:“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唯有爱因斯坦说出了空间和时间的最有卓识、最深刻的东西?这是因为一切有关时间和空间的哲学和数学他都没有学过。”可见,人们往往会被已知的东西所羁绊,限制了自己创造力的发挥,唯有跳出传统形成的窠臼,才会不断出现惊喜的新东西。
无论如何,只要你敢于摆脱对学术权威的顶礼膜拜,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用心发现,勤于思考,相信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无限创造力。
多走一步才能走得更远
创新,只要求我们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许你就能够率先开创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成为某个领域的先驱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路面,使你走得更顺畅更随心所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还属于奢侈品,是有钱人的玩具。亨利·福特希望能生产出一种性能好、价格合理、方便使用并且容易制造的车,但是按照当时的生产方式——每辆车从原材料加工到组装整车都由一个工人来完成——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屠宰场的“分解流水线”启发了他:流水作业中,工人们的职能单一,每道程序都是由专业的人完成,这样,生产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亨利·福特将流水作业的方式率先运用到汽车制造上,使得汽车的设计研发、零部件加工、组装这一整套过程实现了专业化、标准化、成本集约化,使得大批量生产统一规格的黑色T型车成为可能。
亨利·福特成功了!这一个在他脑中酝酿了整整10年的创意构想,诞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制”。T型车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汽车,它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则被看作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工业生产技术时代,也使福特成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车市场的“汽车大王”。
福特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受到了屠宰流水线的启示。或许在当时当地,这种屠宰流水线是相当普遍的,但绝大部分的人对此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所以这个创意的启示并不为人所重视,也没有人看出这是一个可以创造亿万价值的生财线索。而福特比众人多了一双识宝的慧眼,对这个现象多了一分思考,于是,他因比别人多走了一步而为自己带来了无穷的财富。
创新,只要求我们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许你就能够率先开创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成为某个领域的先驱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础上拓宽路面,使你走得更顺畅更随心所欲。
日本某食品公司的董事长对咖喱粉新品种的开发情有独钟。当他推出与传统咖喱粉大为不同的“不辣咖喱粉”之后,受到了食品业的大肆嘲笑,认为他简直是“发疯了”,因为当时咖喱粉的味道普遍都是辣的。但出乎意料的是,被人们断言卖不出去的“白痴咖喱粉”推出不到一年,竟然成了日本最畅销的调料品之一。
“钟表王国”的著名企业家汤姆克,在瑞士钟表受到日本钟表严峻挑战,世界市场占有率从40%下降到9%的时刻,萌发出以产品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欲望,向企业员工发出了“每一分钟有一个新念头”的号召,结果研制出被称为是“振兴瑞士钟表业旗手”的斯沃奇牌手表和其他多种高科技手表,带领瑞士钟表业迅速恢复到40%的世界市场占有率。
此外,在美国,电冰箱是每个家庭的生活必需品,电冰箱的需求量因近乎饱和而使得产品的竞争更为激烈,利润率很低。当美国厂商束手无策之际,日本厂商却异军突起,发明创造了一种与19英寸电视机外形尺寸一般大小的微型冰箱。当微型冰箱投入市场后,人们发现它除了可以在办公室使用外,还可安装在野营车上。如果全家人一同外出旅游,微型冰箱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野营炊具。
其实,微型电冰箱与家用冰箱在工作原理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它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进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至消费理念,成功地达到创造新型消费的目的。
关于冰箱的创新,三菱公司也曾经有所尝试。
在1998年之前的几年中,冰箱在日本市场上严重滞销,零售价以每年5%的幅度下跌,各厂家叫苦不迭。然而,在1998年2月到1999年2月的一年里,冰箱的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1%,这个可观的涨幅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答案就在于三菱公司的创新思维。当时,独具慧眼的三菱公司发现,一18℃的冰箱会把肉食冻得很硬,食用时很不方便,而0℃左右的冷藏室无法冻肉,两者都有缺陷。于是,他们折中了两者的优缺点,增加了—7℃的冷冻室。一经推出,顾客的反应非常好。
以上这些创新案例,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多走一步,使你走得更远。从传统的辣咖喱粉到如今的不辣咖喱粉,日本某食品公司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小小地颠覆了一下口味;而由汤姆克所率领的钟表企业,则是通过号召每个员工群策群力,多多贡献自己的新念头,以此达到了“振兴瑞士钟表业”的目的;在近乎饱和的电冰箱市场,如果一味地按原先的步伐继续走自己的路,因走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路无疑会越走越窄,适时地眼观六路,看看大路旁边有没有捷径的迹象,在冰箱的外观、温度的设置上多花点心思,你便可以更快地超越别人,率众而行了。
很多商机,说穿了都是以小小的创新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更多的创新不是体现在某个全新事物的诞生,而在于这个事物从粗糙到精致、从笨重到方便、从不美观到美观、从功能单一到功能多元化等的不断完善之中。
创新之路,人们可以选择以下这些突破口,借此使自己的路走得更远。
(1)善于打破常规
瑞士有家制表商选择用石头做表壳,凭借石料的特性满足顾客的求异心理,博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虽然石表的售价达195美元,但试销的反响还是很强烈。
日本有家化妆品公司,从蛋壳中提取膜粉,借以制成高级化妆品,具有消除皮肤斑点、减少皱纹、保持皮肤细腻光滑等功效,受到了女性顾客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