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向诸葛亮借智慧
3078800000009

第9章 成功来自调心态

有个成语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有记载,叫做“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

不过,这个题目只说对了一半,追汉军的魏将王双确实被斩了,但是诸葛亮在袭击陈仓的战斗中并没有取胜。

这段故事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公元228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六年十二月,诸葛亮二次北伐,兵围陈仓,当时诸葛亮有几万生力军,而陈仓守军只有一千多人,实力对比十分悬殊。

镇守陈仓的将领名叫郝昭,太原人,为人雄壮,自幼从军,屡立战功,镇守河西十馀年,经验十分丰富。一开始,诸葛亮准备使用劝降的方法,他派郝昭的同乡靳祥到城下招降。然而郝昭的态度十分坚决,《三国志》中记载,面对靳祥的游说,郝昭在城楼上斩钉截铁地回答:“魏家科法,卿所练也;我之为人,卿所知也。我受国恩多而门户重,卿无可言者,但有必死耳。卿还谢诸葛,便可攻也。”意思是:你别来劝了我已怀着必死之心。这段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铁骨铮铮。

靳祥回来后向诸葛亮做了汇报,估计诸葛亮起了爱才之心,又重新把靳祥派回去,告诉郝昭,“人兵不敌,无为空自破灭”。意思是我有几万大军,而你只有一千多人,不要以卵击石。郝昭回答得更干脆:“前言已定矣。我识卿耳,箭不识也。”意思就是你别再啰嗦了,再啰嗦我就拿箭射死你!

于是,游说不成,只有开打!这场战斗在史书(《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和《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惊心动魄的描写: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於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於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於城里,昭又於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按照上边的记载,这场战斗的场面是十分宏大的,蜀军伤亡惨重。蜀军使用云梯,郝昭使用火箭。

蜀军使用冲车,郝昭使用石墨。

蜀军使用井阑加土丸,郝昭使用重墙。

蜀军使用地突,郝昭使用横沟。

就这样你来我往二十多天,小小的陈仓城在诸葛亮统帅的几万精锐面前,竟然岿然不动!这确实是三国诸多战役中的一个奇迹,奇在名不见经传的郝昭,竟然能以弱胜强挡住战神诸葛亮的轮番进攻。

这件事,曹魏那么多大将都做不到,三国中那么多牛人都做不到,但是郝昭居然做到了。郝昭凭的是什么呢?

从曹魏一方看,原因首先是准备充分,以逸待劳;其次是调度有方,临阵不乱;第三是主将沉着,三军团结。

而从蜀汉一方看,有一个因素成就了郝昭的胜利。就是诸葛亮这次北伐,不是非要攻城略地,主要目的是牵制曹魏,配合东吴。因为在此前,东吴已经和曹魏开战,司马懿、张郃指挥大军集中力量,准备在东线对东吴动手,东吴战事吃紧。

为了配合友军,诸葛亮才率军北上(只带了二十多天的粮食)。此次北伐采取的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一边在斜谷那边修着破损的栈道,一边大军偷袭陈仓。只不过是想渡陈仓却没渡过去。

《三国志·曹真传》透露了一个信息:其实,曹真之前已经料到蜀军会来陈仓,早已安排手下备战陈仓,防备诸葛亮进攻了。陈仓城高大坚固,加上守军早有准备,按说诸葛亮应该对这些情况完全掌握,但是他为什么还要来攻呢?

从吴蜀联盟的角度来看,此战为的是协肋东吴、牵制曹魏,让曹魏无法全力在东线作战。从蜀汉角度来看,也是为了趁虚而入,见缝插针。换句话说,陈仓能打下来最好,打不下来也行。只要能起到震慑敌人、调动敌人的目的就可以!

二十多天以后,敌人被调动了,战役的目的达到了,诸葛亮就主动撤退了。并且在撤退过程中,还杀了一个精彩的“回马枪”,就是主动设伏,斩杀了曹魏大将王双。

从陈仓之战上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做事情是有两手准备的。首先陈仓战役有一高一低两个目标,高级目标是趁虚而入、占领陈仓,低级目标是震慑敌人、调动敌人。假如达成高级目标有困难的话,达成低级目标也可以。

其次,在安排重大行动的时候,既为胜利前进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安全撤退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始终把握战争的主动权,不但走得了,而且走得好。敌人敢来追,还能吃掉他!这些都是非常高明的智慧。

我们看到,很多人做事情常常犯两个错误。一种错误是只有单一目标,缺乏弹性,一旦情况发生变化了,不是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办,就是墨守成规,还按原来的办,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失败。另一种错误更常见,就是只为前进做好准备,没有安排撤退路线。一旦情况有变,事情不成,立刻就陷入混乱,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

其实,挫折是最能检验一个领导者的水平的。

一个智慧的领导者,不仅仅会达成预期目标,一路高歌猛进,而且也一定要善于因势利导,调整目标,顺利撤退。人生不可能总是顺境,事业不可能总是成功,不善于做好两手准备的人,往往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陷入失败。

“知进知退,料成料败”,这才是真正成功者的品质。这一点我们确实应该向孔明先生多多学习。

我们知道,孔明自新野起兵、赤壁大战以来,军事上都是很成功的,各方面也都比较顺利。

一个一直比较成功、比较顺利的人,能够随时为挫折和退却做好准备,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在诸葛亮身上有一种特别独特的成功禀赋,就是“冷静清醒,从不自大”。世界上是有很多墙的,但是有一道墙,就有一道门。什么人过不去这个门呢?就是把自己看得太大的人。只有头脑发热,把自己看得太大,把头抬得太高的人,才会结结实实地撞在门框上!

即使再成功,也不能发烧,一定要冷静清醒。孔明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那么,诸葛亮的冷静清醒具体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策略一

放低姿态,放长眼光

我们在前面第三讲中讲过“张松献地图”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诸葛亮懂得做人做事要“放低姿态,躬身接水”的道理。躬身接水,是一种境界,也是一份智慧。

还有一件事情也体现了诸葛亮放低姿态、放长眼光的智慧。这件事发生在陈仓大战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

这一年孙权在东吴称帝了。这件事对蜀汉震动颇大。以前吴蜀联合,一直使用的名义是“兴复汉室,扫灭曹贼”。现在竟然孙权也称帝了,“兴复汉室”的名义已经不存在了。东吴不仅没有扫灭篡位的曹贼,他自己也成了篡逆的孙贼。

于是,蜀汉内部就有一种声音,主张和东吴孙权绝交。

究竟要不要和孙权绝交,应该如何看待孙权称帝背汉这件事情呢?

诸葛亮体现出了务实的态度和卓越的眼光。

《三国志》裴注引述了《汉晋春秋》的记载,详细记录了诸葛亮的做法。原文是这样的:

是岁,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来告。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亮曰:「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者也。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於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於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乃遣卫尉陈震庆权正号。

在这里,诸葛亮分析了三个层面的道理:

第一,孙权早就想当皇帝,这个心思我们早就看出来了。如果现在我们闹翻了,双方动起手来,孙权手下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兵精粮足,我们一时是占不到便宜的,那个时候北边的曹魏乘机坐收渔利,我们就真的危险了。过去汉文帝低调谦卑与匈奴交好,我们的先帝刘备低调谦卑与东吴交好,其实都是从大局出发的权变之计,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是有好处的。

第二,有人说孙权不真心联盟,北伐不卖力气,这是不对的。孙权不是没有北伐的想法,只是他力量有限。孙权不能渡江打曹魏就像曹魏不能渡江打孙权一样,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我们和孙权联盟有巨大的好处。一旦我们北伐了,孙权也会跟着北伐,要么占据曹魏的领土,要么掠夺曹魏的人口,这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配合。就算是他态度消极,按兵不动那也是好的。因为只要他和我们是友好联盟,就算他不动,曹魏也会派兵防范他,于是敌人就不能尽全力来和我们作战,我们多一个盟友,敌人多一个对手,这对我们战胜强大的敌人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对孙权称帝的事情,暂时不必追究为好。吴蜀联盟是最重要的。

经过一番分析,在说服了上下群臣以后,诸葛亮就派卫尉陈震出使东吴,参加了孙权称帝的庆典,带去了对孙权的祝贺。吴蜀联盟于是得到了再一次的巩固和加强。

策略二

冷静敏锐,敞开胸怀

诸葛亮这种冷静清醒的心态不光体现在国家战略上,更体现在干部使用和人才选拔上。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一出祁山,由于马谡在街亭的失败,导致蜀军全线溃退,无功而返。可以说是大好局面毁于一旦,诸葛亮痛心疾首。

很多领导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气急败坏,情绪失控,但是诸葛亮没有。首先他很冷静地分析原因,追究责任,处理了马谡等人,并且上书自贬,主动承担了责任。并在此过程中注意了策略和方法,这一段“挥泪斩马谡”,我们在前文已有专门的介绍。

诸葛亮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惨遭大败以后,他不但处罚了一些干部,而且还奖励和提拔了一批干部。即失败以后,不但没有气急败坏,居然还能赞美下属、奖励下属,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那么诸葛亮主要奖励了谁,他为什么会受奖励呢?

这个被诸葛亮奖励的干部是王平。《三国志》记载,“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王平是一个降将,出身卑微,级别也比较低。另外,王平教育程度不高,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也只有十个,几乎是一个文盲。

那么,在街亭之战当中,王平表现如何呢?

《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也就是说街亭一战,马谡舍水上山,王平苦苦相劝,在正确的建议得不到采纳的情况下,王平恪尽职守,正确指挥,英勇作战。马谡战败以后,部队四散奔逃,唯独王平带领的一千多人军容严整,战鼓响亮,徐徐撤退,敌人不知道虚实,不敢大肆追杀,于是王平一路上收容散卒,率领余部安全回到大本营。

王平的表现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后来,在蜀汉的历次北伐作战当中,王平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看到,实践是检验人才的试金石。

王平没有什么理论、没有什么文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拥有丰富的经验、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这些都是马谡所不具备的。

按照一般的用人选人程序,王平被提拔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诸葛亮很了不起,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他没有墨守成规。我们讲,“常规程序选小才,突发事件选大才。”就是说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使用常规手段、标准流程、条条框框只能选到一般的人才。必须要有突发事件,通过实践的筛选,我们才能选到大才。

正所谓“小河淌水看鱼虾,惊涛骇浪现蛟龙。”

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很多领导者,一方面固守着各种选人的条条框框不放,一方面又指望着能在一夜之间就选到优秀的人才,这就好比是“在旱地里挖坑等着大鱼,在石头上浇水等着开花。”

诸葛亮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管理智慧箴言常规程序选小才,突发事件选大才。小河淌水看鱼虾,惊涛骇浪现蛟龙。

如果说提拔王平体现了诸葛亮高明的人才战略,那么处罚廖立就展示了诸葛亮过人的眼光。

廖立何许人也?他可是一位名满荆州的青年才俊!

《三国志》记载,“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三十,擢为长沙太守。”就是说,廖立是刘备亲手提拔的荆州年轻干部,二十多岁就担任了长沙太守的职务。

孙权曾经问诸葛亮荆州有什么人才,诸葛亮回答,“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由此可见廖立受重视的程度。

用现在的眼光看,廖立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地方政府的一把手,是少年得志的人才。各位读者想想,这种少年得志的人才,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什么?

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谁也看不上,谁也瞧不起,而且口吐狂言,鄙视一切,批判一切,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用一个字来形容——狂!

这种人多吗?多。在我们身边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人,而且廖立正好就是这种人。

东吴吕蒙占领荆州的时候,身为长沙太守的廖立脱身回到成都,刘备没有追究他擅离职守的责任,继续给予重用,委任廖立做巴郡太守。后来刘禅即位,任命廖立做了长水校尉。

按说,这么好的领导,这么丰厚的待遇,这么重要的工作,廖立应该满意了,然而廖立却没有。

廖立自认为自己的才华和水平应该排在群臣当中的第二位,天下只能有一个人排在自己的前边,就是诸葛亮,其他人无论谁排在自己前边廖立都不服气。所以,眼见自己排在了李严等人的后边,廖立心里就老大的不痛快。

一个自恃才高的人往往容易看不惯,容易心里不痛快,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自恃分两种,为国计民生、天下兴亡担忧,心里不痛快,这种自恃让人钦佩;为个人待遇斤斤计较,职位达不到预期,就心里不痛快而发牢骚,这种自恃让人轻蔑。

廖立正好就是后一种人。他看到自己的级别比别人低就开始不痛快、发牢骚。

《三国志》记载,有一次,后丞相掾李邵、蒋琬和廖立见面,廖立心情正不痛快,就对二人说:“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

大家看看,这位廖先生从刘备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落刘备、关羽、向朗、文恭、郭攸之、王连,一口气贬斥了六个人。而且话说得那么狠,特别是竟然敢当着同事的面指责“老板”刘备,这还了得。蒋琬、李邵二人就把廖立的这番讲话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了诸葛亮。

事情一下子就闹大了!

说到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下,在单位里千万不要当着同事的面指责领导,尤其是人家领导还帮过你、有恩于你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然说狠话指责人家,是非常错误的,会陷自己于特别被动的地步。

对领导有建议,可以当面提,最忌背后乱说。不但我们自己不要说,而且在遇到别人说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采取解释或者提醒的策略。

廖立作为一个高级“干部,”难道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他应该是有的。那么既然有,他为什么没有照此去做呢?这里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太狂了!他不屑于去守规矩,他觉得自己少年得意,呼风唤雨,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以任意行事。

结果这种孟浪鲁莽的行为葬送了廖立的大好前程。

诸葛亮是爱惜人才的,但是诸葛亮更担心“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如果所有干部都像廖立这样攀比待遇、发牢骚说怪话,那整个局面就要失控了!

于是诸葛亮果断出手,处理了廖立。在《弹廖立表》(出自《诸葛亮集》)当中,孔明义正辞严地指出:“长水校尉廖立,坐自贵大,臧否群士,公言国家不任贤达而任俗吏,又言万人率者皆小子也;诽谤先帝,疵毁众臣。人有言国家兵众简练,部伍分明者,立举头视屋,愤咤作色曰:‘何足言!’凡如是者不可胜数。羊之乱群,犹能为害,况立讬在大位,中人以下识真伪邪?”

于是廖立被免去一切职务,流放到了汶山郡。诸葛亮处理廖立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有两点:一、作为领导者,一方面要关注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另一方面对已经发现的人才要加强管理,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清除害群之马。干部有能力大小之分可以理解,但若有人品问题,决不能原谅。二、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年轻干部,千万不能一旦得志便张狂,要谦虚谨慎,多干事业,少争待遇。生活上要多知足,不要贪心;事业上要求进取,不要满足。这叫做“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精益求精。”

诸葛亮的清醒冷静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使用人才上,还体现在教育子女的家庭生活上!我们接着往下看。

策略三

注重教育,管好子女

孔明身担大任,工作的忙碌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忽视子女教育问题。这也是他的冷静清醒之处。

子女教育是个大问题,说大了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说小了决定一个家庭的未来,每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在子女教育上的每一份投入都是真正的战略投资。

诸葛亮早年无子,过继了大哥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乔为养子。在对诸葛乔的教育培养上,诸葛亮煞费苦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一段诸葛亮给诸葛瑾的书信,专门谈到了诸葛乔的教育培养问题。原文如下: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拜为驸马都尉,随亮至汉中。亮与兄瑾书曰:「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於谷中。」

诸葛亮告诉诸葛乔的亲生父亲诸葛瑾,说诸葛乔是可以回成都的,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在为北伐做贡献,“我们的孩子一定要和别人一样同甘共苦,我也让诸葛乔掌握五百士兵,参与到后勤转运当中了,这样又磨练他的性格又锻炼他的能力。”

其实,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带有安慰色彩的,目的无非是告诉诸葛瑾自己不让诸葛乔回成都的主要原因,取得诸葛瑾的理解和支持!

其实,按理说,既然过继了,也就是自己的儿子,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目标和风格来管理这个孩子,但是诸葛亮很贴心,他依然考虑到了亲生父亲的感受,随时通报情况取得诸葛瑾的谅解和支持。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诸葛亮虽位高权重,但是对自己的子女不娇惯,不溺爱,不搞特殊化,让他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法。

小树苗就是要经历风雨的洗礼,如果一直养在温室里,早晚是要枯萎的。而且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要浇水施肥还要及时剪枝,否则小树苗就会长歪了。

没有爱是伤害,过度的爱是更大的伤害!

这些朴素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所有的父母深思。在过继了诸葛乔以后,诸葛亮又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诸葛瞻。诸葛瞻字思远,生于蜀汉建兴四年。读者请注意,诸葛亮给自己儿子起的这个名字,瞻是高瞻远瞩的瞻,字思远,即能思考眼睛看不到的远方。这都代表了诸葛亮对孩子的期望。

他是这么期望的,也是这么实践的。

在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武功时写信给哥哥诸葛瑾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诸葛亮在教育儿子上有一个不同于我们今天很多家长的地方:我们今天的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快速成长,越快越好!但是诸葛亮正相反,他最担心的是孩子成长过快,他希望孩子成长的脚步能稍微慢下来一点。

“孩子你慢慢长!”这个理念值得我们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父母认真思考。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诉他的孩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太平御览》)

这里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一个“静”字,这个字含义极深。

在流光溢彩、眼花缭乱的年代,最难做到的就是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孔明先生告诫我们:有才华的人要坚持学习,否则就会荒废;既然要学习就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勤奋、扎实是最宝贵的品质,因为人生中很多最重要的东西往往不能速成,需要下慢功夫。

这就是静的力量。什么叫“静”?就是在别人发论文、拿项目、得奖励、上电视时,你要不着急、不着慌,保持自己的节奏,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兢兢业业教学,扎扎实实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这叫学术上的“静”。

什么叫“静”?就是别人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短期工程、上报纸上电视,热热闹闹时,你要不眼红、不心焦,老老实实处理自己眼前的问题,踏踏实实为老百姓谋福利,尽自己的职责,这叫为官上的“静”。

什么叫“静”?就是别人抓项目、搞投机、拉关系、猛炒作,一夜暴富,一朝成名时,你要不羡慕、不眼馋,走自己的路,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品格,这叫做人上的静。

有了这份“静”,人的内心世界就稳定了,心里有了根,做事有了底,生活就会幸福快乐,事业就会稳步前进。

孔明先生的这些教诲,即使对于1800多年以后的我们来说,仍然是切中要害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躁动的年代,大家看看我们这些现代人,走高速,求快速,喜欢速成、速配,饿了吃速食面,病了服速效药,一切都喜欢加快再加快。

这种一味的快速最后会带来巨大的问题。人生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有高亢的乐章,更要有平稳舒缓的旋律。

生命在宁静中才能找到根底。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也是这个道理。

孔明先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相结合,引导孩子们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到后来,邓艾伐蜀,诸葛瞻、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都在保卫绵竹的战斗中为国捐躯,死得英勇壮烈。他们身上的正义、忠诚、勇敢都来自于诸葛亮的正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