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3083100000236

第236章 金瑶遭文官弹劾(2)

英国人没想到能在陆金瑶嘴里听到“公司”这个词,全都有些愣住了。

陆金瑶继续道:“而且你们提的条件也太过分了吧?丝绸、瓷器、茶叶全都以三成的价格卖给你们?你们在开玩笑吗?这个价格,连成本都不够,你们真的有做生意的诚意吗?”

“如果大人认为不能接受这张清单,那么我们……”

一个看起来像是负责人的人刚开口,陆金瑶就抬起了手。

英国人还是很有绅士精神的,便做了个请的手势,让陆金瑶说话。

陆金瑶道:“而且这些东西的售价,哪怕加上了运费,也是不值这些钱的。谁能保证你们不是拿着国内检查不过关的残次品来忽悠我们?再说,望远镜,看不了多远,照相机,像素低就算了还是黑白的,蒸汽机,要是发电机能卖这个钱我还可以考虑。而且蒸汽机又不能单独使用,还不得安装在某件机器上作为动力源,到时候安装费也是你们的,那些机器自然也得找你们买。我倒是小瞧了你们,这般会做生意,拿着蒸汽机卖飞机的价。”

那些英国人只是略懂汉语,完全没听明白陆金瑶这一大串在说什么。

通译便翻给他们听。

听陆金瑶说他们的产品不行,英国人不干了,纷纷用英语说陆金瑶根本什么都不懂,损害了女王的威严之类的。

他们以为陆金瑶听不懂,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当一个人情绪激动的表示蒸汽机有多么高大上,说绝对不跟陆金瑶做生意的时候,陆金瑶实在听不下去了,笑眯眯的用英语问了一句:“蒸汽机不过就是一个使水沸腾产生高压蒸汽的锅炉,你们真以为我堂堂天启王朝做不出来?”

其实,还真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那群英国人听着陆金瑶字正腔圆的伦敦腔,全都傻眼了。

陆金瑶继续道:“蒸汽机真有你们吹的那么好?啧啧,蒸汽机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离不开锅炉,整个装置又笨重又庞大。而且新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不能过高,排气压力还不能过低,热效率难以提高。它的工作过程是不连续的,惯性限制了转速的提高,再加上蒸汽的流量受到限制,也就限制了功率的提高。这么笨重的东西,亏你们还能运过来呢。”

“再说照相机,成像不清晰,曝光还需要一天,最倒霉的是一个保养不好就会发霉,还有噪音,移动起来也不方便。”

“珍妮纺织机,啧啧,这个我就更不想说了,早在几百年前我国就有人发明了三锭棉纺车,而且操作也很省力。而且纺出来的被、褥、带、帨等棉织物,上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各种美丽的图案,鲜艳如画……而且你们这珍妮机是纺纱的,我们的棉纺车是纺棉布的……”

“对了对了,还有望远镜,做的这么花里胡哨,是打算卖给有钱人放在家里摆着看吗?一点也不实用啊。起码拿几台天文望远镜来吧。”

“对了对了……”

她还要继续往下说,那些英国商人已经用敬畏的目光看向了她。

“尊贵的大人,您对我们的机械如此了解,甚至连我国的语言都说的这么流利,我们很是敬佩您。实不相瞒,我们还准备了另外一份清单,这一份是真正的清单,还请您过目。”

陆金瑶示意属下去接了清单上来,心里道:“早就知道你们打着鬼主意呢。”

这一份清单比起之前的一份,不管是价格还是商品品种,包括要求的出口商品都靠谱了很多,陆金瑶提出了自己觉得不合适的地方,英国人全都点头同意修改。

“真是的,这些英国人……”谈妥之后,陆金瑶颇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随后她又想到,外国商人都是这样子,那跟国内的商人打交道,岂不是更要累死了。

还是自己没事搞搞发明创造,做点好吃的最幸福了。

想到这里,陆金瑶忍不住埋怨起皇帝来,让她做个特区的副手多好,她不过是个小孩子,居然这样虐待儿童。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扩大商业区。

陆金瑶想了想,最好形成星形放射性,现在来特区的商人并不是很多,可以先在县城中心进行一些整改。之后再在县城周边建立几个不同的商业区就可以了。

她做好计划,拿去跟姜县令商议。

姜县令看过之后也没什么异议。

于是,陆金瑶先发下通告给那些已经在县城里的商人,告诉他们可以去购买铺子,买不到再来告诉她。

现在已经快到腊月了,总是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把铺子盘出去,不干了。

陆金瑶自己就买到了两间铺子。

因为天气寒冷,她已经叫人迅速装修了其中的一间,开始售卖暖气管,并且提供上门安装的服务。

她的三间吃食铺子全都安装了暖气,冬天一进去暖暖的,简直让人不想出门了。

陆金瑶就趁机大做广告,宣传她的暖气。

谁不怕冷?很快就陆续有客人上门订制暖气管。

暖气管的原材料毕竟奇特,陆金瑶就又打着纯阳观的幌子,这样一来价格也就高了上去。

因为用纯阳观做宣传,陆金瑶还拿出两成的收入分给纯阳观,弄得上官风都不好意思了。

陆金瑶却觉得,有纯阳观做挡箭牌,帮她转移视线,给这点钱还少了呢。

她开的另一家店,是个面馆。确切的说,是面食馆。专门出售各种面食,还有家常菜。

一切都蒸蒸日上的发展着,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又出了一件让陆金瑶意想不到的事情。

先前那朱亮谋杀的案子,因为都是要上报的,不知怎么的,就被人给翻了出来,一群文官在早朝上弹劾陆金瑶,说她的药隐患太大,是草菅人命,不能出售。

陆金瑶远在县城搞建设,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

这群文官就跟商量好了一样,又说陆金瑶没有行医的文书,又说陆金瑶的药没经过验证,总之把所有能想到的借口都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