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3083100000242

第242章 尚书(2)

陆金瑶很识趣儿的道:“自己家园子里种的,不值几个钱,您要是喜欢,回头我送您几斤。”

中官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咱家姓宋,这次奉旨来特区宣读圣旨,没想到陆大人倒是比传闻中风采更胜啊。”

“宋公公说笑了,金瑶不过是个小孩子,自小在向下长大,还未及笄,哪里有什么风采可言。您啊,莫笑话金瑶了。”陆金瑶笑得一脸人畜无害。

“嗳,陆大人,你这话就不对了。你现在可是堂堂的二品大员了,纵观古今,你可是第一位身居高位、手握实权的女官,尤其年纪还这样小。假以时日,又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啊。”

陆金瑶眼珠转转,这宋公公说话倒是发自肺腑的样子,只是,怎么听,好像也有别的意思在里面。

突然,那宋公公冲她很隐蔽的做了几个手势。

陆金瑶的观察力是常人的几倍,自然不会错过,当下瞳孔一缩,微微点头。

“宋公公,您远道而来,难得来一次特区。今儿个金瑶做一次东,就请您去我们特区最受欢迎的馆子里去搓一顿。”陆金瑶说着站起身来,对着门外吩咐道,“茄子,冬瓜,把各位御林军兄弟们都招待好了,不得怠慢。”

旁人一听,什么茄子,冬瓜,心里都笑陆家下人的名字太古怪。

陆金瑶倒不这么想。

之前她没少听自家师父吐槽清风和明月的名字,说随便去哪个道观,这么喊一声,起码能跑出几百个清风、明月,简直是烂大街了。

因此陆金瑶给家里的下人起名字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独特性,直接拿蔬菜或者水果什么的来起名。

左右呢,那些也都是妖怪,对名字也不甚在意。因为是陆金瑶起的名字,反而还很高兴。

闲言少叙,陆金瑶带着粟昕、晏衣出了门,请着那中官去了烤肉店三楼的包间里。

御林军都被茄子和冬瓜拦在了陆家,没有跟去。

一直等到酒宴摆上,肉都烤在了烤网上,那中官才好像变了一个人,先前摆谱的嘴脸一收,面对陆金瑶显得十分恭敬,倒身下拜。

“属下参见副统领。”

陆金瑶知道有很多中官都是隐的属下,倒也不怎么惊讶,而是笑道:“宋公公好演技。”

“还请副统领原谅属下无礼。”宋公公不肯起来。

“我知道你们身份隐蔽,不能给外人发现,当然不会往心里去。”陆金瑶笑着道,“只是……算了,咱们边吃边说,可是我那师兄有什么事情交代我的?”

宋公公显得有些忐忑。

陆金瑶一摆手:“吃吧,连皇宫大内都吃不到呢。”

“副统领洒脱豪爽,果然是山东人。”宋公公拍马屁道。

“……我说宋公公,这词来形容一个小姑娘,不太好吧?”陆金瑶似笑非笑,随后道,“别的先不说,我先问问,这商部是怎么回事?我开始还以为特区建设的前十年,都是我来负责呢,怎么突然多了一个商部?然后一下子给我连升三级,居然成了二品的尚书。本来那些世家文官就看我不顺眼,现在他们只怕更是恨得我要死了吧。”

也是烤肉的味道实在太香,宋公公也是人,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先吃了几口,脸上露出惊艳的神情。

陆金瑶看他实在是饿了,于是道:“无妨,你先吃,吃完再说。”

待宋公公吃的差不多了,也是觉得不好意思,这才说道:“副统领方才的几句话,正问在点儿上了。这商部的设立,还真是有内情。”

“别着急,慢慢说。”陆金瑶双眼微眯。看来,这次好像还真没什么好事呢。

要说商部为什么设立,自然是陆金瑶治理特区的成效出来了。

封建小农时代生产力低下,经济水平就不高,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但那能有几个钱?

特区第二年的收益基本就跟国库去年的收入持平了。

当然了,一方面是天启的国库收入太坑,另一方面也是商业繁荣真的很赚钱。

结果这高额的收益自然就引起了一大批人的注意。

于是一群世家文官又跳出来,在早朝上群魔乱舞,主要目的就是想要得到这个富得流油的职位——特区税收是特区自行支配的。

吵得相当厉害,而且是他们自己人吵,因为世家有很多,但是职位只有一个。

不过倒还是有正常的官员提出了正常的意见,说既然特区这么有成果,干脆全国推广之类的。

可毕竟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很快就有反对意见说都去搞商业了谁去种地啊,大家吃什么啊。

但是呢,经商赚钱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国家正缺钱呢,怎么办呢?

最后一商议,干脆设立一个商部,专门管着商业这一块。

那谁来做尚书呢?

这一群世家文官立刻吵开了,要求皇帝从世家里选一个人做尚书。

结果连丞相冷笑一声:“就你们这几块料,连算盘都不会打,还想做商部尚书?”

皇帝直接是懒得理会那些世家了,要不是他们在天下文人中还有些虚名,早就让他们全都滚蛋。

于是这个商部尚书的人选又争论了半天,最后是君不语慢悠悠的提议道:“我有个人选,最适合不过了,就是年纪小了些。不过这也无所谓,古甘罗十二拜相,也差不多少。”

“君大人说的是……”

“就是特区负责人的陆大人啊。”君不语道。

众官员一想,纷纷点头道:“不错,陆大人年纪虽小,但最合适不过。”

“下官听闻,特区的农事陆大人也没忽视,现在土地的产量极高。”

“陆大人为官清廉,作风正派,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个职务,也因为陆金瑶实在是太合适,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宋公公把前因后果这么一说,陆金瑶听得是无比的郁闷啊,可是还偏偏不能说什么。

谁让她自己非要表现得很有经商和管理天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