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田园茶香之天价医妃
3083100000273

第273章 好心救人得情报(1)

也正是这股寒意,令她打消了让清源去跟踪的念头。

与此同时,风王和雷王在空间里着急的唤道:“姐姐,姐姐,小蝶姐姐的情况很奇怪。”

“小蝶?”小蝶闭关多年,陆金瑶也很少能见到她。不过如若有什么事情需要小蝶帮忙,她一直尽心尽力。

“……不,没什么。”小蝶的声音传来,随后不再说话。

陆金瑶心中觉得奇怪,却也没功夫细想,因为刁小刁就在外面,真想把他给拿住。可那第四个人给陆金瑶的感觉太不好了,没办法下手。

刁小刁犯了大案,不藏着,反倒跑到陆金瑶的烤肉店里吃东西,这简直是太奇怪了。

其实,依着刁小刁,那是绝不上这里来。是另外那个武官和富家公子苦苦相劝,刁小刁想了想,才点头的。

那武官叫周瑞,富家公子叫高秉,俱是刁小刁的狐朋狗友。

至于那穿着大袍子的人,则是他们今天宴请的贵客。

眼下京城最受欢迎,最火爆,最有身份象征的馆子就是陆金瑶几家店铺了。他们来这吃烤肉,又担心陆金瑶在这里,故此先叫那武官上楼看看。

那武官上楼看看,有个包厢拉着帘子,不知道里面是谁。他们都知道陆金瑶向来公务繁忙,很少会到店里,更别说在店里用餐了,心想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又不是说书,因此一回身下楼出来,告诉刁小刁楼上无人。

其实刁小刁另打着主意。他也是个淫贼,在城外一个村里有个相好的姘头,颇有几分姿色,又十分的风流,他之前一直躲在某个家族的密室里,实在憋闷,因此今天出来,他就想借着吃酒的机会,脱身出来去找那个姘头。

且说刁小刁上了楼,他做贼久了,总是贼人胆虚,往陆金瑶和墨青炎的包厢里看了又看,就是看不真切。他疑神疑鬼的,总觉得里面的人是要来抓他的。

因此进了屋子里,他挑了个靠窗户的位置坐了,心道:一会儿若是有人来抓我,我就跳窗户逃走,谁也抓不住我。

酒菜摆上,四人推杯换盏,说什么陆金瑶和墨青炎听不到,又不敢让清源去查探,只能干坐着。

陆金瑶总有一种直觉,那个穿大袍子的人肯定不简单,做什么手脚只怕都会被发现。

墨青炎也有同样的直觉,因此两个人交换一下眼色,开始吃吃喝喝起来。

没过多久,就听见那边刁小刁在大声道:“唉,不好意思啊,最近肚子不太好,我得去方便方便,你们继续啊。”

随后,他走下楼去。

陆金瑶跟墨青炎使个眼色,两个人当机立断,也跟了下去。

刁小刁哪里是去上厕所,是想着借尿遁出去会他那姘头,当下直接向店门外走去。

陆金瑶和墨青炎都是习武多年,虽然陆金瑶的实战经验少了点儿,不过墨青炎却是丰富的,带着她一路跟踪,居然都没被发现。

不过因为在闹市区,不好动手,一直跟出了城外,到了没人的树林边上,墨青炎忽然厉声喝道:“刁小刁,你往哪里走!”

说着,一抬手打出一支袖箭,正打在刁小刁的头巾上。

刁小刁到底是贼人胆虚,见有人道破身份,撒丫子就跑。

可巧前面有条小河,刁小刁大喜,奔到河边,一个猛子就扎下去了。

陆金瑶和墨青炎毕竟慢了一步,等追到近前,已经连水花都没有了。

墨青炎二话不说,也跟着跳了下去。没过多久翻了上来,肋下还夹着一个人,把人扔到岸上,顾不得身上湿漉漉的,对陆金瑶道:“小兔子,快救人!”

陆金瑶一听,救人?这哪跟哪?

她再仔细一看,闹了半天,墨青炎夹上来这人不是刁小刁,而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青衣小帽,做买卖人的样子。

这档口刁小刁已经跑的不见踪影,墨青炎下水去追还是追不上了,陆金瑶也不能闲着,赶紧救人。

她先摸了摸心口,还没死透,急忙先把人趴着放平了,把肚子里的水全都压出来,又在耳边呼唤,那老头才悠悠气转。

墨青炎这时候也上岸了,浑身湿淋淋的,陆金瑶急忙从空间里拿出一块干净的手巾递给他,又取出一条大的给老头擦脸。

老头换了一会儿,坐了起来,还有点儿发愣。

墨青炎问:“老人家,你这样大的年纪,怎么溺水了?你是失脚落河,还是被人所害?”

那老者看了看墨青炎,一声长叹道:“方才我落水,是你把我救上来的?”

“不错,是我救的。”

老者继续叹气,道:“这按理说,救命之恩,恩同再造,可你这一救,算是把我给害苦了……”

陆金瑶奇道:“老人家,这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您老怎么还反着来呢?”

老者摇摇头,道:“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谁乐意死啊。这阳世之间,实在是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说罢,暗暗垂泪。

墨青炎道:“老人家,您有什么难处可以告诉我,是贪官还是恶霸,我全能给您解决了。”

老者听着先是有些好笑,随后不住摇头:“年轻人,我多谢你的美意,不过惟独我这事情你办不了。”

墨青炎本就是个话少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陆金瑶却道:“老人家,您跟我们说说呗,要是我们真管不了,您再死也行。”

老者想了想,好像还有点道理,便把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老者名叫李元,今年五十二岁,在京城外的胡桃镇开了一家糕饼铺,也赚点小钱,生活还不错。

他有个儿子,二十六岁那年给他说了一房媳妇,谁知上了媒人之当,是个晚婚,二十二岁了还没嫁出去的。

李元见那姑娘长得不错,人看着也老实,也就同意了。

哪知道他儿子二十八岁那年得病死了,没有孙子。李元有心让儿媳妇改嫁,哪知他儿媳妇不同意,李元一想也没什么,就没在意。他家铺子前头是门面,后面住家,单有三间房,为了方便儿媳妇出入买针线,就在后边另给她开了一个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