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3085100000013

第13章 挣扎:在爱情和现实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

——(俄)列夫·托尔斯泰

爱与被爱

男人和女人是大学同学,他来自偏远的农村,她来自繁华的都市。他是农民出身,她的父亲是老板。除了这些,他们真的很般配。虽然她家人极力反对,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他定向分配回到了县城的单位。她放弃了待遇很好的职位,跟他一起回到他所在的县城。他在局里做着小职员,她在中学做老师,两人过着清贫而平静的生活。大家都说,这样唯美的爱情,真的不多见了。

一天,她感冒了,在学校给学生补课,她打了电话给他,叫他早点回家做饭。可当她又累又饿地回到家里时,却发现他不在,屋子里冷冷清清的。她刚要做饭,他回来了。她问他去哪了,他回答,因为她不能回来做饭,他就出去吃了。她很难过,默默走进了卧室。路过茶几时,不小心碰倒了茶几上的花瓶,花瓶掉在地上,碎成了很多片。半年后,她独自离开了那个她以为会和他共度一生的县城,回到了她成长的都市。

有时候爱情就是这样,坚强而又脆弱。如同漂亮的花瓶,如果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小心呵护,可以经得住岁月的风化,但是只要不经意地轻轻一碰,掉在地上,就可能会摔成碎片。

以前香港有部电影,题目很特别,叫做《有情饮水饱》,不过也一定会有很多人用“贫贱夫妻百事哀”来驳斥它,我绝对相信爱情具有可以让相爱的两个人零下十几度挤在没有暖气的小房间里面不觉得冷的魔力,只不过这个魔法或早或晚,总有失效的一天。爱情的延续和成长,是需要一些现实的土壤的。

不过虽然现实很强大,从本质上来说,幸福还是存在于内心的东西,有句话说得好,有些事情,只要自己不觉得苦,别人看着再怎么苦也是不苦的。物质大概只算幸福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一些事情,自己觉得难受的话,别人看着再完满也是无用的,如锦衣玉食但众叛亲离。单纯为了物质、生存的压力而安排生活,不是说这样的生活不好,而是缺少乐趣,人生有时还是需要一些意外之喜的。

在某种意义上,爱情的本质就是不能脱离现实。爱情与现实的问题不是数学上困难的单选题非此即彼,没有人规定我们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即使有的时候不能做到两者兼顾,也大多只是个权重分配的问题——两者谁的比重更大些。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的,如果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要过得幸福,不仅需要阳光、水、空气和食物,还需要自我的认同、尊重、感情的理解和支持,所谓的孤独求败的幸福,普通人是无法体会的。心理学上的实验也告诉我们,光有充足的食物和宽敞的住所,连白老鼠的快乐都满足不了。

什么是爱情?稳定而健康的感情不是寻死觅活的伟大激情就能够支撑的,如果没有相知相守的互相陪伴,那就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美好。对生活充满怨气和不满的人,是不可能有那份精心呵护感情的温柔的。

门当户对

我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两人的背景的相似性是很有必要的,这无疑泼了一些幻想轰轰烈烈灰姑娘般浪漫爱情的小女生一头的冷水。根据我的观察和许多老人家的经验,成长环境不同所带来的生活习惯、社交圈子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的确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适。你吃的东西我都没见过,我吃的东西你咽不下去;你喜欢意大利歌剧,我只好听二人转……因为不同,我们相互吸引,也因为不同,我们不能长相厮守。

还记得电影《游龙戏凤》中的小舞女和大富豪之间的爱情吗?酒店那么金碧辉煌,穿着漂亮晚礼服的小舞女看起来多么落寞,这个属于他的世界她无法进入,她宁愿和以前一样,只是个服务员,可以在电梯里面自在地跳踢踏舞。当然,电影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结局——不过,这只是电影,正如所有童话的结局都是,王子和灰姑娘举行了婚礼,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以后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没有人告诉我们。

俗语说“一入豪门深似海”,挑战并进入一个你陌生的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勇气和智慧。

贫寒、小康还是富豪

爱与被爱

如果两个男人,一个你比较喜欢,但是一毛钱也没有,跟了他可能只能吃面包、喝白水,搞不好还要你养活他;而另一个虽然没有这么动心,却可以给你提供你想要的生活,你选哪个?我承认我的世故,我选后者,因为不管爱情多么伟大,饭还是要吃的。但是,如果还有两个男人,一个是你比较喜欢的、能给你小康生活的中产者,另一个是你不太喜欢的大款,那我一定选前者。说实话,骑自行车和坐小轿车的差别真的挺大,不过坐五万的车和坐二十万的车感觉有什么差别,原谅我愚钝,我分不出来。况且有时钱多了真的会“扎手”,特别是当你没有本事把他抓得够紧时,就很难避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事情发生,所以还是不要太贪了。

当一件东西稀缺得不能满足基本需要时,它的重要性就会被无限放大。物质是这样,感情也是,因此对任何一方的妥协都是有底线的。但是,当某一方已经达到极大的满足,而另一方又有所欠缺时,为了满足欠缺的那方而稍微牺牲丰盛的那方,就显得很自然、并且合乎常理了。

人生有许多课题,爱情、事业、友情、家庭、亲情……少了任何一个都是不圆满的。不要以为自己已经成熟到可以忽略感情——这叫自残,当你觉得它不重要时,可能只是暂时的感觉,毕竟当你老了以后,最可回忆的事情总是与感情有关。

至于打算为了爱情抛弃一切的人,也应该明白,爱情并不如华丽唯美的钻石广告所说的,可以永恒到天长地久,它有时更像花朵——美丽但又转瞬即逝,在最初的激情退却后,感情的维系和发展更需要的是责任感、对彼此的信任、相处的艺术,以及共同生活的经济基础,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空气和食物的世界上。

关于距离

毫无疑问,距离的增加会增加感情的不稳定因素,电话再频繁,也不如拥抱来得温暖,他今天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和谁吃饭……让人担心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但这些并非不能克服,这取决于两个人的信任程度、沟通能力,以及对未来的预期:是否有在短期内相聚的可能性?毕竟,爱情也是一种相互陪伴,分隔两地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在这许多的因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就是双方的安全感。对于那些安全感充足的情侣来说,自由的空间和小别胜新婚的激情有可能反而使他们得到了一般情侣所不能体会的甜蜜,况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远隔重洋都可以时时联络。但如果你们两个人都是那种安全感不足、喜欢疑神疑鬼的人,那么,相互的猜疑,以及随之而来的怨恨就会让你们的爱情变成一场灾难。

年龄的问题

很多人都会说,年龄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不过在我刚踏进心理学殿堂的时候就有老师告诉我,当有人对你说“这不是XX的问题”时,往往XX就是真正的问题。先不考虑这个命题是否真的正确,年龄确实是一部分人相处时考虑的因素,当年纪差很多,尤其是男方比女方小很多时,面对世人怀疑的眼光,就会有很多人开始打退堂鼓。

我无法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因为有太多人因为“代沟”问题无法交流,最后以分手告终;也有人忘年恋,终生都很幸福。关键问题是,你们是否真的合得来?是否是因为共同的价值观、兴趣而结合?还有,别人说什么不重要,你们是否都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才是关键。

小贴士:向左走,向右走

当我们内心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机和欲望,而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时,心理冲突也就产生了。就像在金钱与爱情之间进行选择一样,向左走,可能这一生再不会获得如此刻骨铭心的爱情;向右走,这一生注定不会珠光宝气、衣食无忧!孰轻孰重?向左向右?犹豫不决间就感到了生活的无奈。即使做了决定,也担心将来没机会再回头。那就试着品味这样两句话:

爱与被爱

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既然决定了就没机会再回头,那就在决定的基础上好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