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3085100000018

第18章 抉择:在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中,应该如何选择

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爱。”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

——(美)弗罗

小石头有一天觉得很迷茫,就去问佛。

石头问:“我究竟应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应该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了笑:“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感觉得到生活充实,心中充满了勇气,能让你挺起胸不断往前走,即使跌倒也可以爬起来继续的,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的人呢?”

石头笑了,想了想,又问:“那我活得岂不是会很辛苦?而且我的朋友们都劝我找个爱我的女孩做我的妻子。”

佛说:“这么多年了,你觉得自己辛苦吗?”石头摇了摇头,又笑了。

爱与被爱

佛也一笑:“你已经知道答案了。”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故事,我也常常问身边的朋友这个问题,选择林林总总,原因各种各样。听过印象最深刻的回答,是一个念佛的朋友,他说:“爱和被爱都不是永恒的,何必去计较这么多呢,把握好当下的幸福就好了。”

人生也不过几十年,注定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得到什么,失去什么,你爱谁,谁又爱你,都将在这短短几十年中一一经历。除了你自己,其实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你的。几千万年后,一定不会有人在意今天我们的执著。无论爱与被爱,如果把爱情当成一种美好的东西,就好好享受当下的幸福,太计较了,就很难过得快乐,简单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幸福。

付出比索取更快乐

国外很多人热衷于慈善事业,那些本身并不富裕的人做起义工来也乐此不疲,他们说“付出比索取更快乐”。听起来好像不符合常理,不过做点好事会觉得开心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进化而来的心理功能,尤其是在一个人没有想过自己的付出会得到回报时,这种快乐将会达到最大化。

父母们辛苦劳作、忙碌一生,晚年了都不得休息,不过似乎他们不仅不觉得苦,大部分人还会有幸福的感觉。因为他们给予孩子的,正是不计回报的爱。当爱里面掺了许多算计时,就很难幸福,因为不管怎么算,都是亏——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的事情太少了,一般不会发生在我等平凡人身上。

如果总是一心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快乐的话,不知不觉就会走进追求的永无止境的死胡同中去,生活在永远不够的焦虑之中。看不见当下自己已有的,总在盘算着明天也许可以得到的,被欲望所折磨,即使一旦得到之后,不是被更大的欲望所折磨,就是感到失落的空虚,真正的幸福只会越来越远。

那些备受父母保护的孩子,并不见得都很幸福,父母一味的付出似乎不能使他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最幸福的,多半是那些早早就承担了一部分家庭负担,感觉自己能够为父母分忧的那些孩子。

世界上的事有时就是这么奇怪的,幸福常常是算不清楚的。

爱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恋爱中的女人最美丽。”这句话谁都不陌生,究其原因,就在于恋爱所产生的激素能够使人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仿佛年轻了十几岁——光是这些好处就已经足够了,至于为了所爱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那更是意外的奖励。注意,得到这些好处的前提是:你在爱,而并非仅仅是被爱。那些哭天抢地,把自己弄成怨妇的人,都因为太沉迷于“得到”,以为只有被爱才可以幸福,忽略了恋爱过程的美好,而其实幸福是有很多种类型的。

周国平说过,“说到底,爱情是超越成败的。爱情是人生最美丽的梦,你能说你做了一个成功的梦或失败的梦吗?”当朋友问我面对爱情和伤害的可能应该怎样去选择时,我常常用这句话来回答。爱情充满了未知性,因为每一段爱情都是新鲜的,都有独特的发展轨迹,会朝何种方向延伸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是人的力量可以掌控的。强求的话,给你带来的痛苦很有可能比放手还大。

连金·凯利主演的《冒牌天神》中的上帝都说,你可以拥有无限的能力,但是思想是自由的。人心难以预测和控制,而这其中的不确定性也是爱情之所以具有巨大魅力的原因所在,就像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梦会醒一样,爱情的消失有时也不需要任何原因。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恋爱时,享受爱情的喜悦,甚至可以暗自期许天长地久,但不要过于执著,因为任何一段爱情都有破碎的可能。

善待那些爱你的人

不要因为任性或者仗着他爱你而把那个爱你的人逼到死角。他已经为你退了10步,再下一步就可能是掉头走人。他曾经很爱很爱你;不代表他会永远这么爱你;他曾经很需要你,不代表他没有你就一定不行。现在,你在感情中这个上风的位置是他给的,有一天他不再那么爱你时你就成了下风,而且他不会发E-mail通知你。他没有生下你,没有鼓励和回报,他又有什么义务免费爱你一辈子。爱情就是这样,不要太得意,破坏了游戏规则,你就只能是输得心服口服。

爱与被爱

但是,如果你真的不爱,就真的没有必要对他说“我爱你”,男人没有看起来的那么脆弱,爱情没有你想象中的这么重要,失恋也不一定会非常可怕,而欺骗给自尊带来的伤害通常比不爱更大。事实上,如果他足够成熟,理应可以接受这个现实;如果他不成熟,一句“我爱你”也不能拯救他的灵魂。不要把自己搞得跟救世主一样,他的人生应该由他自己决定,况且这句话也许根本就不是救赎,而是饮鸩止渴的毒药。

如果你想以此来换取被爱的幸福感或者某种好处的话,可能你永远不会被发现,而且不管你的谎言有没有被揭穿,生活仍是会继续的。但是,如果你撒了谎,你就会觉得人人都在对你撒谎,这种活在谎言中的日子过得会不会有点太辛苦?如果你确定你可以如此享受(且不论这是否真的是一种享受)而不会觉得不安或者沮丧,那你可以试试看。

有自我,才有健康的关系

到底要不要为了对方而牺牲自我?牺牲到什么程度才是底线?不可否认,总有女人喜欢陶醉在无止境的自我奉献或者母爱泛滥的拯救关系中,她们以爱情为借口,逃避自己的生活,抹掉了自己应有的正常的情感反应和义务。为了他放弃一切?这无疑在暗示他和天下:你应该、并且必须也这样对我、爱我,让我过上我想要的生活,不然,你就对我有所亏欠——我是多么伟大,为了你,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感情的经营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一手包办,这种看似伟大的牺牲和悲情背后其实是深层的自私,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承受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和发展感情,而不是两个人共同承担。

健康的感情不是这样的,它需要的绝不是自我的放弃和全身心的奉献,而是相处的智慧和责任。下一次,在为男朋友或者丈夫付出之前,想想有没有这样对待过自己。人,尤其是女人,首先应当让自己幸福。

实际上,你想要他多爱你,你就要多爱你自己。连自己都不爱自己的女人,他凭什么来爱你。他不是你儿子,他不会感激你为了他容颜憔悴、心血耗尽,他要的是一只聪明、美丽、脸色红润的“孔雀”。如果你不幸真的把自己熬成了黄脸婆,他最多只会无限内疚——成天和一个要为她内疚的女人在一起,他一定做梦都怕,因为谁都不喜欢被负罪感压迫的感觉。

不管你选择爱还是被爱,都要明白,持久的爱情源于彼此发自内心的真爱,而且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任何只顾疯狂爱人而不顾自己是否被爱,或是只顾享受被爱而不会真心爱人的人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小贴士:寻找“迷失”的自我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它能结合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现有事实,引导自己的心理能力向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它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自我”有时会混乱,如在怀疑自己时,或是在爱上一个人时。但是,如果希望自己不被这些困惑影响终生的话,那就在“自我”出现问题时,积极地去寻找它。

给自己一个安静的心理环境,认真地与心而不是与现实交流,问问自己真正想要和需要的是什么,“自我”就会在你的“自我关注”过程中慢慢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