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3085100000043

第43章 满足原理:宁可少一点但要买自己喜欢的

中国人把“shopping”这个英文单词翻译成“血拼”、“烧瓶”,如此翻译,可以说是十分形象的,十足地表现了女人进入商场以后的疯狂和惨烈。每当节假日或换季时,商场里,更确切是服装柜台、化妆品柜台前,便出现了一双双闪亮的眼睛,她们像猎人一样穿行于漂亮的时装、缤纷的化妆品之间,而一件件衣服、一双双鞋子、一瓶瓶香水就是她们的猎物。她们不分相貌、不分年龄,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购物狂”。

商场里最壮观的情景,永远只能由女人创造。商人是感谢女人的,因为女人他们才会荷包鼓鼓,因为女人他们的事业才会经久不衰。商人从来不敢得罪女人,因为失去了女人,他们就失去了饭碗。可是,在给商场刷新营业额的同时,你的消费行为满足了自己吗?你真的会买东西吗?

即使已拥有上百支口红,女人还是会对下一支口红心动。

Lily是一位现代白领,未婚,过着小资的生活,每个月把房租交上后,总会剩余相当一部分钱,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逛商场的习惯。每到周末,商场就会打出什么“跳楼价”、“大降价”之类的广告,Lily便闻风而动,每次都是提着大包小包回家,而且常常买回的都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各种各样的衣服买了一堆,可是每次打开衣橱,随即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恼,因为完全没有一件能穿的衣服!这是一种混杂着气愤与绝望的感觉,特别在换季时节,尤其是不冷不热的春秋两季。好像所有的衣服都过时了,穿什么都不好看,越看越觉得丑。仔细一想,这些衣服,很多都是平常非常昂贵的,碰上降价就买了下来,其实有好多都不适合自己,只是觉得便宜,不买就可惜了。

女人天生爱购物,有很多女人平时的消遣就是在商场里徜徉,她们觉得购物是慰劳自己最好的方法。每次碰到降价,她们就会购买很多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回家之后,看着自己买的东西又后悔万分。可是,下一次购物时,如果不买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又难以忍受。于是,家里的商品越堆越多,自己的薪水多次入不敷出,却偏偏对买回的东西置之不理。是不是很可笑?当时自己欣喜若狂买回的一堆东西,现在看来一文不值,不仅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同时还陷入了沮丧的情绪当中,真的是很可悲。

所谓“购物狂”就是对商品有一种“变态”的占有欲,当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哪怕对自己来说是毫无用处的或者是重复购买的商品,都会不假思索地大掏腰包。她们三天两头逛超市,甚至一天不买几样东西就觉得堵得慌。就像电影《购物狂》中所说,“购物狂是很漂亮的,购物狂是很开心的,购物狂是很好玩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女人认为自己有天生“购物狂”的基因存在,开心时购物,失恋时购物,无聊时购物……女人对购物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那么,女人不理智消费的原因具体有哪些呢?

填补空虚

女人最容易在无聊时逛街,经常性地、不自觉地企图依靠疯狂采购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其结果往往是带回家一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也带回了一笔可观的消费账目,以及更加郁闷的心情,于是便产生了自责和恐慌。为了安慰自己的心灵,购物者常会在短时间内再次前往商店大量采购,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女人常常希望通过购物来发泄某些压抑的情绪,在购物的过程中感到快乐,但是却常常在购物后感到沮丧和后悔。这和女人缺乏情绪发泄的途径有关。现在的女性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是已婚女性,需要面对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不能经常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也不像男人那样三五成群地一起抽烟、喝酒。于是,购物就成了女人最简单的平衡情绪、舒缓压力与宣泄情绪的最佳方式。

如果你真的没有其他的消遣方式,购物的过程又能给你带来愉快的感觉,那么购物也无可厚非。可是,在挑选商品时,一定要先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件商品,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件商品,考虑清楚后,再把它放入你的购物车中。如果一件东西家里已经有了,就不需要再买了。选购时理智一些就能避免购物后的懊悔,真正让购物达到你排遣坏情绪、打发无聊时间的目的。

寻找价值

有很多女人疯狂购物,爱上的并不是商品,而是购物时的感觉。很多女白领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熬了几个通宵做出的方案,因为上司的一句话就被毙了,“他们甚至都没有仔细地看完这个方案,怎么可以随随便便抹杀我的努力?”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各项指标中遥遥领先,可是却在业务经理的评选中落选了,“为什么一向被老板看好的我,突然失宠了?”工作中各种各样的状况,常常会让女性备感忽视,仿佛自己没有价值一般。

于是,她们选择在商场里寻找价值,她们要做商场的“宠儿”。服务员轻声细语地为她们做着介绍,耐心地回答她们的每一个疑问,跑进跑出地为她们拿喜欢的鞋子,衣服的颜色不合适,没问题,换别的试一下。在这里没有否定,没有斥责,没有忽视;在这里她们不再是那个只能端茶递水、整理文件的小秘书,她们可以尽情享受“上帝”的感觉,没有人会对她们说“No”,更没有人会指使她;在这里她们找到了被肯定、被重视的乐趣,花完了现金又刷信用卡,直到商场服务人员对她们说信用卡已经透支,她们才从疯狂购物中清醒过来。想着自己以后将要面对的经济紧张,她们的郁闷只会有增无减。

这种在商场里的被肯定感是虚幻的,它只会让我们更加迷失自我的价值。所以,女人要找准施展才华的战场,而且那绝对不会是商场。

平衡嫉妒

有很多女人不知疲倦地购买衣服,是在潜意识里与别人进行较量,以此找到一个支点来平衡心理的嫉妒。而嫉妒对女人的心理腐蚀则起始于狭隘,它不是教女人在自己的拥有里寻找快乐,而是教女人在别人的拥有里寻找痛苦。

“这件,这件,这件,还有这件……这些挑出来的不要,其他的统统给我包起来”。《天生购物狂》里许小凤扮演的陆小凤,前呼后拥闭店扫货令人震撼的这一幕,真不知是多少女性心中的人生理想。女人都是爱炫耀的,每每“血拼”一番之后,总会找三五好友一顿展示,炫耀自己的战利品。女人之间经常比较着衣着和妆容,于是购物便成了一场战争。

同在一间办公室,可是邻桌的小潘漂亮、时尚,再加上有留过洋的经历,所以总是比资质平平的小夏受到更多的关注。女人都是爱虚荣的,两个人虽然是同时进的公司,但是由于小潘的存在,小夏少了很多被他人注意到的机会,所以暗地里非常嫉妒小潘。渐渐地,小夏开始经常性地出入各大商场,对各种各样的服饰爱不释手,尤其是当穿着新衣服在办公室里听到别人的夸奖时,购物行为便会变本加厉。她可笑地认为只有不断地在服饰上推陈出新,才能获得大家的关注。久而久之,便陷入疯狂购物的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适合自己的,不适合自己的一股脑地全买回来,同事们渐渐地也对她的造型产生了审美疲劳。

如果一个女人的生活是充实而丰富的,内心有一种健康的强大的力量,那么她是自得的,她不需要用一种外在的包装来证实自己的存在,那些服饰、车、房只是陪衬她的附属物,她自己才是永远的主体。看看那个整个时尚界顶礼膜拜的Kate Moss,她不像贝嫂那样每次出门都全副武装,永远都是名牌加身,一副大大的墨镜遮住半张脸,在她的眼里,淘来的二手衣和购买的高级订制的大牌时装,都仅仅只是她的衣服而已。如果你拥有足够的力量与自信,就不必狂热地追求任何身外之物,尤其不会片面而肤浅地追求外在的形式。仔细想一下你到底喜欢Kate Moss哪一点?到底是她时尚多变的外形还是她狂放不羁的眼神?

正所谓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购物狂”已达到了狂人的地步,显然已经大过度了。女人要品味、要美丽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每次都拎回一大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东西,那就是愚蠢之极了。买那些你不需要的东西,投入了金钱,却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益处。而这些东西呢?在你的手里没有用武之地,说不定被其他人选走的话就会大放异彩。

所以,女人出门前还是给自己列一张清单吧,把你最需要的必需品写上,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避免一时冲动购买不必要的东西。不要带着大量现金或者是信用卡去购物,如果碰到了自己不需要却非常想得到的商品,就向自己提出购买质疑,为什么买这件物品、是否真的需要它、这件物品在自己未来的购物优先表上占据什么位置、自己是否可用已有物品来替换这件物品等。慢慢地让自己摆脱“购物狂”的状态,做一名合理、聪明的消费者,而不是时尚的奴隶。

小贴士:不一样的“嫉妒”

嫉妒是一种同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领域相呼应的社会心理现象,在有些文化领域中能够引起人们嫉妒心理的事件在其他文化领域并不会发生作用。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女性的贞操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自己的妻子同其他男人发生性行为或者有暧昧表现,作为丈夫,一定会妒火中烧,甚至还有可能产生杀机。但是,新几内亚的巴那罗族人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则并不会,因为在他们的风俗当中,发生性行为并不是背叛感情的表现。此外,在一夫一妻制的国家中,妻子是很难容忍自己的丈夫金屋藏娇或梅开二度的,但是在有多配偶习俗的民族中,妻子有时会主动要求丈夫再娶二房甚至三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她作为“第一夫人”的威严,同时也才有另外一些人帮助她分担家务。

由此可见,在很多情景中,“嫉妒”不是必然发生的,而是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