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性不可不知的心理技巧
3085100000059

第59章 贪婪:每一件事情都要先考虑后果

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

——弗洛姆

傍晚的森林显得格外热闹,鸟儿虫儿都在夕阳下玩耍。忽然,一只鸟被一个农妇抓到,农妇乐不可支地叫道:“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

鸟儿说:“如果你肯放掉我,我将送给你三句至理名言,假如你学到手,便会发大财。”

农妇焦急地说:“快告诉我,这三句名言是什么?”

鸟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款款地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有个条件:我在你手中先告诉你第一句名言;待你放开我,便告诉你第二句名言;等我飞到树上后,才会告诉你第三名句言。”

农妇一心想尽快得到三句名言,好去发大财,便马上答道:“我答应你的条件,快告诉我第一句名言吧。”

鸟儿说道:这第一句名言便是: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条件,现在请你放开我。农妇放开了它。

“这第二句名言便是: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说完,它边叫着边振翅飞上了树梢,“你真是个大傻瓜,如果刚才把我宰掉,你便会从我腹中取出一颗重量达120克、价值连城的大宝石。”

农妇听了,懊悔不已,把嘴唇都咬出了血。她望着树上的鸟,仍惦记着她们刚才谈妥的条件,便又说道:“请你快把第三句名言告诉我!”

狡猾的鸟儿讥笑她说:“贪婪的人啊,你的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双眼。既然你忘记了前两句名言,告诉你第三句又有什么用呢?难道我没有告诉你‘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吗?你想想看,我浑身的骨肉羽翅加起来不足100克,腹中怎会有一颗超过120克的大宝石呢?”

农妇闻听此言,顿时目瞪口呆。一只鸟就这样耍弄了一个人。

“贪婪的人啊,你的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双眼”,鸟儿的这句话是对贪婪人的最犀利的讽刺,也是对他们最诚挚的忠告。贪婪,是指人们不断渴求却不知满足的心理状态。有人说,贪婪是人的本性,这也不无道理,毕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在一个愿望获得满足时,总会有更多的愿望出现。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人们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欲求,而且并不会把自己的心思一味地投入到某一种欲求上。

可是,贪婪的人似乎更为执著,他们的注意力总在一种或几种欲求上停留:或物质,或美色,或他人的称赞,或异性的倾慕等。普通人可以在一次欲求获得满足时体验到幸福,产生另一种欲求也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快乐体验;而贪婪的人的欲求似乎永远不会被满足,也就永远体会不到欲求获得满足时的快乐感受。

合理的欲望能够成为人们奋力生活的动力,而贪婪则是欲望的过度泛滥。它会使人失去冷静思考的能力,让人成为欲望的奴隶。因此,贪婪的人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总会不择手段,哪怕是损害别人的利益或丢失自己其他方面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总是要为自己的贪婪送上惨痛的代价:还记得曾经看过的一个图片,一个妙龄少女因为自觉胸部过小就不断地物理丰胸,结果成就了一幅“雷人”的身材,让所有人都揶揄和惊叹;也记得《千与千寻》里,千寻的父母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就不停地吃,最后变成了猪的模样;还有《望乡》里那个赤裸半边肩膀数着钱的老板娘,居然在丈夫猝死时仍然没有停止数钱的手……,贪婪人之百态——令人折服!我们要变成这样的可怜而又可恨的人吗?当然不!

别让欲望永不满足

古语有云,“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在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里,人们对待食物和金钱有着特殊的欲求。由于对生存的担忧,人们总是不断地努力,以期获得更多的物质来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有时甚至要采用极端的手段。

欲望在膨胀

这就像是在沙漠中,干渴至极的人在绝望时会失去一切理智,去争夺其他人仅剩不多的水,当自己不再那么干渴时,也不会把剩余的水再给其他人喝,因为他必须保证自己有尽量多的水资源才能走出沙漠。在面对着死亡的威胁时,人类都会暴露出些许自私的本性,对待能够维系生命的东西,都会极力地夺取,生怕不够,这是人类贪婪之心的本源。可是,这在正常的生活中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在自己拥有了足够多的资源时。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把很多东西看成是生存的必需品,如金钱、声望、权力等。面对它们,人们总是抱着越多越好的心里,因而才会勾起内心的贪婪念头。对这些东西的追求,本是我们所应有的最基本的欲望,可是在获得了恰当的满足之后仍然无休止地追求,则未免过于偏执了。他们可能忘记了,无论是过多的金钱还是过多的名利,可能不仅于己无利,还会引发更多的纷争。金钱多了就会有人想抢夺,权力高了就会有人想篡取。对待所拥有的东西还是应该掌握一个度,多至足以满足自己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少至生存质量不受威胁即可。

别让莫名的担忧蒙蔽了你的双眼

一个独行侠走到了一片荒岛上,这里只有一只野兽。这只野兽不停地吃岛上的泥土,喝海里的海水。于是独行侠问它:“你每日都在吃泥土、喝海水,难道还没有吃饱喝足吗?”野兽回答说:“我早已经饱了,而且也早已经厌烦了,但是我很担心明天早上这里就不再有泥土可吃,也不再有海水可饮了。”

由此可见,贪婪的人之所以贪婪往往并不是因为缺少他所贪婪的东西,而是在他们心里存在着一种病态的恐惧和担忧。而这往往是没有意义的,海水会顷刻间干涸吗?土地会瞬时消失吗?显然都是不可能的。野兽的回答让我们听起来像个笑话,其实,这也是贪婪人的可怜所在。他们不仅在为了毫无意义的积攒和敛取而疲于奔命,甚至还因此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时间与感情。其实,只要掌握些许思维控制技巧,就能避免盲目的贪婪行为。

例如,你已经是一个相当有成就的女强人,根本不缺少金钱。但是由于童年家境贫寒,你深知缺钱的痛苦,因此你仍然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资产,而是不断地扩大业务,疯狂地敛财。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地增加,你似乎才会安心。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你丢失了和丈夫、孩子融洽相处的机会和时间,也丢弃了其他亲友的关爱。贪婪让人变得自私而没有人情味,并最终变成了孤家寡人。

此时,想一想,“有多少钱才足够”、“我为什么会那么喜欢钱”、“多出来的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如果我继续敛财会有什么后果”、“我为了追求它失去了什么”、“失去的和我获得的哪个更重要”、“如果我继续贪婪下去,我失去的还会回来吗”?如果你也在为了自己不知满足而痛苦的话,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一遍,你就会很清晰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无边的贪欲和莫名的担忧让你看不到事情的本质,那就给自己一个看清它们的机会,及早摆脱贪婪的泥潭。

可预见的后果让我们拒绝贪婪

如果能够提前知道:过分地占有仅剩不多的水,你可能会眼睁睁地看着同伴在你的眼前死亡。在你以后的人生里,他那面对死亡时恐惧的眼神将成为你永远的噩梦。

如果能够提前知道:因为过分地贪图金钱,你将失去亲友们对你的爱和信任,将会在遭遇挫折时体会孤独无依、众叛亲离的悲惨境地。

如果能够提前知道:在你一味地追求权力的路上,你可能已经误入歧途,不仅踩到了他人的肩膀,还触犯了法律,面对你的将是对方的怨恨,以及锒铛入狱的痛苦结局。

如果能够提前知道……

人们总是在已经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后才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似乎人们总是更乐于做事后诸葛亮。这是因为,体会到了惩罚的痛苦往往更容易让人反省自己的行为,但是却于事无补。如果你能把为了满足贪欲之心所投入的精力投入到对贪婪后果的思索上,那很多愚蠢而悲哀的事都将不会发生!

小贴士:要安全,不要贪婪

欲望在膨胀

获得安全感的前提是让自己的所有需要都可以获得满足,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却仍然获得不了安全感。然而也有一些人虽然什么都没有,却仍然过得安稳、幸福。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差别就是“需要”的多少,也就是自身欲望的多少。有些需要是个体生存和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如食物、衣物等;而有些需要则是可有可无的,如丰盛的食物、漂亮的衣服等。当这些可有可无的需要堆积过多而个体又无法获得满足时,痛苦也就出现了。因此,幸福的关键不是不断追求,而是要适当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