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
3086200000041

第41章 力不从心的征途(2)

成吉思汗回应道:“真人说的我会谨记,但是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不围猎就会荒废武功,至于仇恨,我本不想有,都是敌人制造出来的,有仇不报,有何面目面对亲人和被伤害的人呢?不过真人说的我会努力地去做。”

从成吉思汗以后的经历来看,如果他能够听从丘处机的建议,减少狩猎,或许他就能够达成长寿的愿望。

丘处机于1223年起程返回中原,回到内地以后,成吉思汗任命他在燕京太极宫主管天下道门,使全真派得到较大发展。他死后被埋葬于白云观(位于今北京市西便门外)。

倔强的统帅

成吉思汗不断往返于阿富汗和锡尔河一带,之所以仍然停留在花剌子模,是因为担心札兰丁死灰复燃。札兰丁已经逃入印度很长时间,八剌的军队也没有任何讯息传来,成吉思汗愈发不安,他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花剌子模问题。不消灭札兰丁,成吉思汗是不会轻易地离开花剌子模的。

但是成吉思汗手下的将士们思乡心切,毕竟西征数年,仍然归期不定。耶律楚材来见成吉思汗,劝谏道:“大汗,如今札兰丁孤身一人逃入印度,他已经没有什么兴风作浪的能力了,印度也不是花剌子模的领地,他在那里举目无亲,谁会轻易地帮助他来对抗强大的蒙古国呢?我们几十万大军都在这里耗着,就为了他一个人,这显然不值当。如果您不放心,大可以留一支部队,然后每年来更换,也比现在这么多人不能归家要好。您西征在外,还有忽兰陪侍左右,但是将士们和亲人分离时间太长了,回家是他们最期望的事情。一两年还好,再过个五六年,难保士兵们不产生怨念,此刻最好还是班师回草原吧。”

成吉思汗回应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不是我不想班师,实在是现在不敢撤兵。如果我们撤了,那些不安分的花剌子模的城市就会立刻反叛,到时候还要回师来剿灭他们,那样不是更费力吗?”

耶律楚材早已设计好如何统治花剌子模,他对成吉思汗说:“大汗所忧虑的,我已经为大汗想好办法。我们一路屠杀了很多城市,眼下我们应该避免这种粗犷的方式,那些投降的城市,我们可以安排自己的官吏来管理。除了前线城市,其他城市不准留存军队,把军队设置在刀刃上,那些重要的山口和要塞进驻我们的军队,这样就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敌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成吉思汗思忖片刻,对耶律楚材说:“先生的策略确实很好,不如这样吧,现在先推行下去,在一些安稳的城市实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更何况哲别和速不台还在西征,我们还是等等他们再说吧。”

说到这里,耶律楚材也就不再强求了,成吉思汗的执念是他难以企及的,只好等待更好的机会再进谏了。

几日以后,成吉思汗得到了哲别和速不台的战报。二人已经打到欧洲多瑙河一带,两万多人的蒙古骑兵一路高歌猛进,长驱八千多公里,未遇敌手。

自摩诃末死于里海,哲别和速不台一路西讨,打败了波斯人、突厥人、俄罗斯人,所过之处,剽掠殆尽。虽然遇到过顽强的抵抗,但是在蒙古骑兵面前都不堪一击,二人甚至攻入了克里米亚地区,将在那里经商的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洗劫一空。比起这些功勋更重要的是,蒙古人意识到这些地区都难以阻挡蒙古骑兵,一支侦察型部队都能够横扫敌人,如果派大军过去,肯定所向披靡。这次西征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正是在这次远征的基础上发起了第二次、第三次西征,远至匈牙利、波兰都难逃蒙古铁骑的蹂躏。

成吉思汗听到这个捷报,心中大为惊喜,他对众人说:“哲别和速不台不愧是我得力的战将,看来他们很难马上回来,我们在此多等一等他们吧。顺便再去接应一下八剌,看看有没有札兰丁的消息,说不定八剌顺利的话,可以把印度也扫平。”

怪兽角端

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再次进入印度旁遮普,在印度河岸边安营扎寨。

其实困扰蒙古士兵们的不是敌人,而是印度湿热的气候,此时又正值盛夏,这对习惯了凉爽的蒙古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真要是有敌人来偷袭,恐怕能战之人也不多。

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印度河上的水汽蒸腾着,笼罩着河岸两边。蒙古的军队在岸边,对对岸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什么都看不见,又不敢贸然过河,如果在渡河途中被袭击,那就真的进退两难了。

士兵们在岸边面面相觑,这么酷热的气候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蒙古人不怕冷,多冷的天气也能挨过去,但是热是万万不行的,还没战斗汗就像瀑布一样往下流,这种消耗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但是大汗的话谁敢不听呢?就在众人徘徊不前的时候,从雾气中走出来一只谁也没有见到过的怪兽。

怪兽长什么样子?这个怪兽身材高大,长着一个麒麟的头,狮子的身子,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有四只爪子。它的上唇特别长,鼻子上方长有一只独角。这个怪兽的突然出现,把蒙古士兵给吓了一跳,谁都不敢靠近它,况且士兵们从没见过什么生物能够站在水上。

成吉思汗听到骚动声走了过来,一见这个怪物,先是心中一震,纳闷这是什么动物,说是鹿吧,可是差别太大。片刻之后,他对众人说,不要犹豫,很可能会对我们不利,放箭射死它。于是,士兵们纷纷放箭,但是无论士兵们从哪个角度射箭,都无法伤到这个怪兽,即使换大的弩弓也无济于事,怪兽面前好像有一堵墙挡住了箭路。

这时候,怪兽似乎说话了,他对着河岸边的成吉思汗说:“快点回去吧,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成吉思汗愈发感到诧异,这个怪兽不仅射不死,还会说人话。就在这时,耶律楚材赶来了,他命令士兵们停止射箭。成吉思汗急忙向耶律楚材求教,这到底是个什么生物。

耶律楚材对成吉思汗说:“大汗,这个怪兽名叫甪端,也称为角端,是瑞兽。形似鹿而鼻生一角,可日行一万八千里,什么武器都不能伤害到它。角端通晓四方语言,所以能够对您说话。古书中记载:‘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也就是说,只有当明君出现的时候,它才会伴随着出现。”

成吉思汗反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说,这个叫角端的怪兽是因为我才出现的?”

耶律楚材立刻点头道:“大汗,正是如此。如果不是您,它是不会出现的。别看它长得可怕,不像任何一种动物,实际上,角端一点都不凶猛,反而是一种爱惜生灵,厌恶杀戮的瑞兽。现在它降落到凡间,来到您的面前,就意味着它要给大汗您传话,传达上天的旨意。您如果再向前行,很可能会遭遇危险,不如撤兵,班师回国。而且,您应该停止杀戮,角端是极其厌恶残杀的瑞兽,如果让它感到不满意,长生天也会降下灾难。更何况,您想一想,那些投降了您的百姓,就是您的子民,他们已经不是敌人,应该宽容地对待他们,让他们为了您更好地劳作。”

耶律楚材说完之后,角端看着成吉思汗,点了点头,大吼一声,退到雾中消失了。成吉思汗顿时就明白了,回身对耶律楚材说:“ 先生说得对,这个怪兽听完你说的,还对我点头示意,然后就消失不见了,这是上天的旨意。我也不能违抗,既然如此,那就撤军吧。”

沉重的凯旋

成吉思汗决定撤军后,士兵们都舒了口气,终于可以逃离这个酷热难耐的地方了,要是再打下去,性命都得丢在这里。成吉思汗同时派使者召回了正在印度前方寻找札兰丁的八剌,估计八剌的军队也被印度的气候折磨得很惨,所以成吉思汗的诏令一到,军队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阿富汗与成吉思汗会合。

蒙古大军集结完毕,先行撤回了河中地区,在此地休整了一段时间,然后提前开始了返回草原的行程。1225年,成吉思汗回到了阔别数年的家乡,回到了他的发妻孛儿帖身边,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斡难河源。士兵们在见到家人的那一刻,都止不住热泪盈眶,恨不得抱着妻子大哭一场,看着幼子已经可以奔跑,看着这熟悉的一切,没有人能不动容。

回到家乡的成吉思汗为了祭奠在征途中丧命的将士,沐浴更衣,亲自来到蒙古人的圣山不儿罕山下,向长生天祷告,祈祷他们能够被长生天接纳。为了犒赏随他征战在外的将士们,成吉思汗决定大摆筵席狂欢三日,家庭的温暖是对士兵们最大的赏赐。

成吉思汗虽然也很高兴,但是心底始终有件事情在牵绊着他,哲别和速不台还没有回来。然而,一个坏消息先于西征军的归来传到了成吉思汗的耳中,西征军派出的使者带回了哲别去世的消息。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成吉思汗差一点晕过去,他从不曾想到,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哲别会先于自己而去。过了数十日,速不台带领着西征军和哲别的遗体回到了家乡。成吉思汗亲自出帐迎接,看着哲别的遗体,他泣不成声,对着他哲别遗体说道:“哲别啊,你是那么的强壮,还那么年轻,只有四十几岁,为什么长生天要夺去你的生命?哲别,回到家了,我会为你举行一个最盛大的葬礼,绝不会让你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下葬。”

哲别自从跟随成吉思汗以来,打败塔塔儿、南征金国、平灭西辽、率军西征,每一次都是尽心尽力,没想到在西征归途中不幸身亡。成吉思汗为哲别举行了国葬,下令全国哀悼三日,纪念哲别的贡献,同时让哲别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到1225年这一年为止,“开国四杰”之一的博尔忽死于1217年征讨秃马惕部落;木华黎在与金国的交锋中积劳成疾,于1223年去世。“开国四狗”之一的忽必来于1211年迫使附属西辽的葛逻禄投降以后便病逝;哲别则于1224年死在了西征的归途中,加上早逝的者勒蔑。这几人作为成吉思汗的得力战将,为他建立大蒙古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却都先于成吉思汗离开了人世,“开国四杰”、“四狗”,只剩下博尔术、赤老温、速不台三人。

丧事完毕,成吉思汗并没有过多地休息,就开始筹备攻打西夏。当初西夏拒绝出兵花剌子模,对蒙古的使者毫无尊敬可言,如今西征已经结束,成吉思汗决定给西夏点颜色看看,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