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受益一生的44种思维方法
3088800000035

第35章 假设是假说方法的第一步

这就是说,在预定制定假说之前,研究者、行为者为了回答特定的问题,就要围绕问题,收集相关的、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科学原理,调动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像力及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对要求回答的问题的规律和本质提出初步的推测和假定,即提出假设。没有假设,就不可能有科学假说。这里的道理很简单。

例如,“罗斯福新政”出台之前,罗斯福及其智囊人物必须先分析现有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带来的消极后果,然后,根据已有情况,推测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出自己的经济政策假设,即如此这般的经济政策也许能拯救美国经济萧条的局面。

只有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才能再一步步地去充实、论证它,从而形成科学假说——“新政”的基本轮廓。所以说,“假设”是假说的胚胎,也是它的最初的努力方向。

论证是假说的第二步

假设的提出不等于假说的形成,况且假设是初步的猜测和假定。研究者、行为者还必须利用有关理论和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材料,进行广泛的论证。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实假设;另一方面,可以修正假设,使其趋于合理。

比如,我们在研究社会发展时,根据已有资料和知识,可以提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一假设。但在此后,我们就要搜集大量的事实和理论,以支持或修正我们的假设。然而,论证离不开演绎。论证就是运用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演绎方法,把握被研究对象的特点、结构、发展的动力和具体方式,以丰富假设,从而,假设就变为科学假说。

假说的形成和运用具有很大的创造性,显示了思维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这里不存在机械性规则。但是,却有一些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解释原则

这是指假说同已知事实的关系。假说是依据已知事实提出的,它必须同这些事实相符合,并能够说明和解释这些事实,不得与事实相冲突。如果假说同事实相背,就要修正假说。

科学原则

这是指假说同已知的科学理论和观点的关系。假说或是对已有理论的反叛,或是对已有理论的修正、创新。但是,假说不等于无原则地抛弃已有理论,对已有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并在现实中仍然有效的部分应当保留,作为它的内容的一部分。

简单性原则

这是指假说与逻辑的关系。一个好的假说要尽可能地在逻辑上简捷明了,尽可能地解释和符合更多的事实和客观对象,即假说要有很大的内存量。这样,假说的科学性就大。

可检验原则

这是假说具有科学性的一个基本条件。假说本身就是一种推测性解释,它必须接受事实和经验材料、科学理论的检验,在检验中或证实或证伪。不可检验或无法检验的假说永远是一个谜,无法成为科学理论,因而是不可取。

总之,假说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它能够较大程度地调节思维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使思维主体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能够使思维主体面对已经陈旧或日渐失效的理论,敢于和能够修正。假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对我们的工作、科研都具有实际意义。

把所要研究解决的复杂的思维对象分成若干层次或阶段,然后逐步加以解决的思维方法。在客观世界中,自然界的运动、发展和结构具有层次性;客观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性。这些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决定了人们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而是有一个逐步逼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