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柯云路这个名字,是从短篇小说《三千万》开始。后来又见有长篇小说《新星》、《昼与夜》等等。都没有读过原文。所以知道,是因为《三千万》得过小说奖,《新星》拍过电视剧。倒是读过《大气功师》。当时满天下给各种奇人异事闹得沸沸扬扬。柯云路是作家,他怎样看这些奇人异事,就引起我的兴趣。
我因为性格保守,几乎对一切时兴的花样都从来持顽固的怀疑和拒斥态度。别人越是说得神乎其神,我心里就越是抵触得厉害。尽管编者的话写得石破天惊,但我读《大气功师》的结果,仍只是觉得这是一本所有有关气功的神话的大全。既是神话,也就不必当真。杂志上发表时也说是小说。小说就是凭想象虚构的故事。没有想象就没有小说。对作者,我则觉得他太能赶时髦。
我万万没有想到柯云路自己却是认真的。
1991年11月下旬,湖南文艺出版社的《芙蓉》杂志让我去参加笔会。有幸见到同被邀请的柯云路。开头几天他一直忙于回答参加笔会的各地的作家、编辑的提问,自然都是关于气功。偶尔旁听,不由吃惊,他竟肯定他小说写的都是百分之百的事实,甚至其中的许多情节就是他本人的经历。我难以置信,便忍不住同他交换意见。请他起码做一件异事给大家看看。他倒是谦和,说,像你这样封闭并有偏执倾向的人,是很难接受气功的。
他看得不太准确。我这个人看起来冥顽不化,心里其实是脆弱的。
几天后笔会一行到了猛洞河。天下着冷雨,船在深山里的河上有将近一个小时孤独的航程。其他人在打扑克,我一个人坐在窗边,看着绿得寂寞的山发呆。柯云路给好几个人卜了卦,忽然对我说,给你也卜一卦?正无聊着,何妨解闷呢,便允诺。他照着我抽的卦,先说我的行为特征。我打断他:这不必说,谁都可以看得到的。他便又说我的性欲与众不同。听众大笑,我颇尴尬。但这却是街头神仙惯用的伎俩:我的性欲,众人如何知道?众人的性欲,我又如何比较?这原是无法验证的,除非群交。他的神色就突然严峻起来,说,我想说你父亲。然后他就当众描述我父亲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干瘦,好发脾气,扬起手打人却又打不下去,等等。
我给他说得背脊凉凉的。父亲去世不到一年,尸骨应未寒。他说的还真像那么回事。在风雨如晦的空山野水间忽然现出一个关系如此亲近的亡人形象,不由人不毛骨悚然。好在柯云路看了我失神的样子,随即打住。
第三天,大家在天子山住了一晚,早上起来散步,遇见柯云路。他很认真地说:“这两天我跟雪珂(其夫人)反复商量,决定还是把真相告诉你。那天,在猛洞河上,我跟你卜卦时,你父亲就站在你身边。他很生你的气,你一定有什么事对不起他。他要我转告你。”
我真是傻了。像根棍子似的愣戳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对不起父亲的事太多了。尤其为人父之后我越益感到了对父母的无尽歉疚,其中许多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猛洞河卜卦之后,我心里就一直乱乱的,这下更是六神无主了:柯云路算是完全满足了我好多天前对他提出的做一件异事给大家看看的要求。
接下来便是柯云路大师式的宽慰。
从张家界回到长沙蓉园,与江苏的福金兄同住一室。柯云路夫妇已先行离湘。福金兄一路听说了我的大惑,见我仍闷着,很是怜悯。思忖半晌,忽然说:你的小镇将军可是在北京《十月》发的?上面可有一幅插图,画的一个干瘦老头?小说里可有一个情节:老头举起拐杖打人,没打下去自己把拐杖折断了?
我缓缓抬起头,定定地注视福金兄那张温良敦厚的脸,眼前突然一片光明。福金兄一语中的──作家常常把自己最为熟悉的人的形象及性格附丽到他创造的人物身上,这不是一个再常见不过的写作心理学现象么!素未谋面的柯云路不正可以缘此揣度出我父亲外貌性格特征来的么!这样做固然有几分冒险,但值得。倘蒙错了,你反正是不信邪的;一旦蒙对了,也就收得了一个信徒。两者相权,取其利。
我当时真想喊一声福金兄万岁。我所以振奋不仅是一个困扰我的“神秘”的谜被破译(这里也借用一个柯云路的术语),而是这破译为我一贯的对各类气功神话加以的拒斥提供了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佐证。可惜,因为此后再无缘得见柯云路,也就无法再同他交换意见。
然而,使我同样特别遗憾的是,大约一年以后,有人告诉我,柯云路又出了一本关于气功的书,其中举了他在湖南给我卜卦的经过做例证,给人的印象是我对他的“生命科学”已然心悦诚服。随后我就收到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寄来的有柯云路、雪珂签名的赠书:《人类神秘现象破译》。上下两册六十余万字,我自没有勇气通读,只一个劲翻找自己的名字。果然找到。一气读完那一章,感觉像是被人绑架,很是愤慨。意气稍息,又不由为柯云路悲哀。
相形于自己的平庸,我至今十分钦佩柯云路的才华。以他写作的能力,何至于参与这类江湖骗子的勾当呢。柯云路还用得着用欺世的法子盗名吗。我曾经打算给他写公开信(因为据说他从不公开自己的住址,无法给他本人寄信):你这样几十万、几百万字地不吝笔墨,难道忘了你奉为祖师的老聃说过的大道至简,大德无言的话吗?不是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吗?你说了这么多,本身就证明你说的不是“常道”、不是“常名”啊。既如此,你“绑架”了一个无法用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范围戳穿你的人硬撑所谓学术门面,又有什么用处呢?
我终于没有写信。对柯云路的“生命科学”,已经开始有了诸多异议。到底是同行,并且是我望尘莫及的同行,我觉得还是不凑热闹的好。
去年访问台湾,听同行的人说,柯云路鼓吹过的一个什么人出了事。最近,又从一本什么刊物上(或是报上)看到,柯云路自己也回了山西。我就想,对柯云路来说,这也许不失为一件好事。作家到底还是实实在在写小说的牢靠。一个弄文学的人(也包括弄自然科学的人)即便曾经有过怎样大的名气,半路出家去弄些哗众取宠的东西,总是难免给人不伦不类、英雄末路的感觉。
但愿我这番诚心诚意的实在话,不致伤害柯云路的写作情绪。但愿早日看到柯云路真正辉煌的小说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