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没有落实,想法再好也是零
309300000021

第21章 工作高效才能保障落实 (1)

追求高效能,而非高效率

美国零售业大王彭尼说过,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不能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那么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直到发现正确的事情为止。

做事不仅要讲方法,更要注意方向。只有方法和方向都正确,才能确保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只注重方法而不重视,其结果可能是方法越正确,结果就错得越离谱。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企业的商业行为,还是个人的工作方法,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都在于前者:效率和正确做事。

博恩·崔西认为,工作中第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是做正确的事而非正确做事。“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其结果是让我们更快地朝目标迈进;“做正确的事”强调的则是效能,其结果是确保我们的工作是在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换句话说,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做或是不做某一项工作。

“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正确地做事”将失去目的性,变得毫无意义。首先要做正确的事,然后才存在正确地做事。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这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理念。任何时候,对于任何人或者组织而言,“做正确的事”都要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是判断一个人做事是否能够提高工作效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只知道正确地做事就是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顾及目标能否实现,是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工作方式。工作只对上司负责,对流程负责,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一味服从,铁板一块,是制度的奴隶,是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人往往没有目的性,患得患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着过日子。

而做正确的事不仅注重程序,更注重目标,是一种主动的、目的性强的工作方式。工作对目标负责,做事有主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种人积极主动,在工作中能紧紧围绕公司的目标,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发挥人的能动性,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努力促成目标的实现。这两种工作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只对过程负责,还是既对过程负责又对结果负责;是等待工作,还是主动地工作。同样的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产生的区别是巨大的。举个工作中的例子,比如说某客户服务人员接到服务单,客户要装一台打印机,但服务单上没有注明是否要配插线,这时,客户服务人员有三种做法:

第一种做法:照开派工单。

第二种做法:打电话提醒一下商务秘书,是否要配插线,然后等对方回话。

第三种做法:直接打电话给客户,询问是否要配插线,若需要,就配齐给客户送过去。

第一种做法:可能导致客户的打印机无法使用,引起客户的不满。

第二种做法:可能会延误工作速度,影响服务质量。

第三种做法:既能避免工作失误,又不会影响工作效率。

你觉得,哪种做法最好呢?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三种做法。第三种做法就是在做正确的事,第一、二种做法就是在正确地做事,这二者的区别就在结果的不同,其原因是没有把公司的目标与自己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做最重要的事,而非最容易的事

人类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主要事务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王楠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型公司做助理。刚到任时,总经理向他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和现状,并且交给他两件需要办理的事情,一件是资金周转问题,另一件是员工的日常需要供给问题。由于在大学时王楠学的是财会专业,所以,他认为自己有筹集资金的特长,因而产生了一个很实际的想法,就是将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引起了公司绝大多数员工的强烈不满,因为以前的助理总是将精力主要放在满足公司员工的日常需要上,而新助理王楠却不这么做,他为解决资金的周转在各个部门间不停地跑来跑去,几乎很少去处理那些日常事务。

就这样,公司员工对他的不满日渐加深,后来就派了一名代表到公司总部那里要求总经理撤换现在的助理,或者让王楠彻底改变自己的做法。总经理了解了王楠的做法后,对那名代表说:“放心吧,他会将你们的问题解决得非常圆满的,但是,你们要给他一段时间。”

没过多久,公司的资金周转问题彻底解决了,王楠这才转过来致力于员工的日常需要问题。虽然后来他将员工的那些问题解决得很圆满,但许多员工依旧对他抱有很深的成见,他在那家公司的人际关系也就可想而知了。最后,他不得不选择离开了那里。

后来,王楠深有感触地说:“我的失误就在于没有将总经理交办的任务分清主次,与下属、与上级沟通得不够。如果我将员工的实际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也许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在许多人身上都发生过与王楠类似的情况,而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后悔没有将生活和工作中的首要事情放到首位。

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博士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主要事务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整日忙碌的你,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

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忙到点子上最简洁、最有效的办法。

向琨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一天,老板让向琨准备好第二天与某公司董事长会谈的资料,并拟写一份会谈提纲。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里,向琨却忙于完成另外的几件事:寄出几封信,发出几份传真,接待一个没有预约的会谈,打几个无关紧要的电话,给老板的一位朋友买了束鲜花,为他贺喜。终于把一切安排妥当,此时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晚点走吧,又三番两次被一个个无关紧要的电话打扰,于是他决定回家加班。吃过饭,他又忍不住要看一场球赛,看完后已是晚上11点,于是提笔拟写提纲。结果,匆促准备,难免出错。在会谈的过程中,幸好老板经验丰富,这场会谈进行得还算顺利。但事后,向琨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在我们周围也有许多这样的人,走进办公室就开始忙于工作,从早忙到晚,也不分工作的轻重缓急,一天下来总是觉得身心疲惫不堪,却又不知道自己这一天干了几件要事。

在工作中,要想做到要事第一,就要了解以下七个关键因素:

1.明确公司目标

要做到要事第一,我们首先要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这样可避免重复作业,减少错误的机会。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理清的问题包括:我现在的工作必须作出哪些改变?可否建议我,要从哪个地方开始?我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影响目标的达到?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与资源?

2.找出“正确的事”

要实现要事第一,第二个关键就是要根据公司发展目标找出“正确的事”。工作的过程就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有时候,一个问题会摆到你的办公桌上让你去解决。问题本身已经相当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清楚。但是,不管你要冲向哪个方向,想先从哪个地方下手,正确的工作方法只能是:在此之前,请你确保自己正在解决的是正确的问题——很有可能,它并不是先前交给你的那个问题。搞清楚交给你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更深入地挖掘和收集事实,问问题,多看,多听,多想,一般用不了多久,你就能搞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3.保持高度的责任感

一名高效能人士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目标结合起来,对公司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最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去推进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4.学会说“不”

一名高效能人士要学会拒绝,不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拒绝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职场沟通能力。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或是不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好的?”

在做决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而且会因为我们的拖延影响到其他人?而如果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5.沟通增效

沟通在提高工作效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工作中你可能会出现“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又丢给我一堆工作,实在是没道理。”这样的抱怨,这时候如果你保持沉默,很可能会给老板留下办事不力的印象,所以,如果你的工作中出现了这种情况,你切不可保持沉默,而应该主动沟通,清楚地向老板说明你的工作安排,主动提醒老板排定事情的优先级,并认真聆听老板的意见,这样可大幅减轻你的工作负担。

老板是需要被提醒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与老板的沟通是否充分,我们有没有适当地反映真实情况?如果我们不说出来,老板就会以为有时间做这么多的事情。况且,他可能早就不记得之前已经交代给你太多的工作。

6.过滤“次要信息”

高效能人士应当学会有效过滤次要信息,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被铺天盖地的电子邮件弄得疲惫不堪,更可怕的是,它们常常会分散我们工作的注意力,为我们做正确的事带来很大的干扰,为此,我们应该学会有效地过滤次要信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上。一般来说,正确的过滤流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先看信件主旨和寄件人,如果没有让自己觉得今天非看不可的理由,就可以直接删除。这样至少可以删除50%的邮件。第二步开始迅速浏览其余的每一封信件的内容,除非信件内容是有关近期内(例如两星期内)必须完成的工作,否则就可以直接删除。这样又可以再删除25%的信件。

7.使用“优先表”

“要事第一”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决定工作效率的关键要事,在第一时间解决排在第一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怎样确立时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和难点所在。著名的逻辑学家布莱克斯说过:“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是人们最难懂得的。”

一个人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有不少人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而被这些事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总是不能静下心去做最该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效能不显著。为此,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处理事情的优先表,列出自己一周之内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优先表排出相应的工作进程,使自己的工作能够稳步高效地进行。

抓住重点,落实才能事半功倍

做事要分清主次,如果做事不能掌握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即使整天忙到晕头转向,也不会忙不出来任何结果,也会使得他们的忙碌失去价值。下面这个员工就为这个道理做了充分的注解。

小张一个汽车公司员工,工作十分勤奋,在公司几年来一直默默耕耘。最近终于得了一个机会,升到了销售部经理的职位,但出人意料的是三个月之后,他又被将为原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