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震撼世界的声音:名人励志演讲集萃
3104100000115

第115章 Don‘t Waste Your Life(3)

记得我20多岁时,开始接待第一位心理咨询顾客。当时我还是一个Berkeley临床心理学的在读博士生。我的第一位客人是位名为Alex的女性,时年26岁。

第一次见面,Alex穿着牛仔裤和宽松上衣进来,进来之后一下子就栽进我办公室的沙发里,踢掉了脚上的平底鞋。说跟我讨论一下男生的问题。当时我一听就松了一口气,因为我同学的第一位客人是个纵火犯,而我的客人则是一个20出头只想谈谈男生的女孩,我觉得这个我可以搞定。

但是我却没有搞定。因为这个Alex不断地讲着有趣的事情,而我只能简单地点头认同她所说的,之后自然而然就陷入了附和的状态。

Alex说:“30岁是一个新的20岁。”没错,我告诉她“你是对的”。不急着工作,离结婚还早,更别提生孩子,连死亡都不知为何物呢。像Alex和我这样20来岁的人,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时间却很多。

但不久之后,我的导师就要我向Alex的感情生活施压了。我反驳说:“虽然她现在正在和别人交往,可能她现在和一个傻瓜男生同居,但看样子她不会和他结婚的。”而我的导师说:“不用急,她也许会和下一个结婚。但修正Alex婚姻观的最好时期正是她还没拥有婚姻的时期。”

这就是心理学家说的“顿悟时刻”。正是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确实,和以前的人相比,现在人们安定下来变得更晚了,但是这并不代表Alex就能长期处于20多岁的状态。

因为更晚安定下来应该让Alex的20多岁成为黄金的发展时段,而我们却坐在那里无视这个发展的时机。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这种善意的忽视的确是个问题,它不仅给Alex本身和她的感情生活带来不良后果,而且影响到身处20多岁人的事业、家庭和未来。

现在的美国,有五千万20多岁的年轻人,约占人口的15%。或者可以占100%的人口,因为所有成年人都要经历他们的20多岁。

如果你现在是20多岁,请举手。我很想看看这里有多少20多岁的人。哦,很好。如果你和20多岁的人一起工作,你喜欢20多岁的人,因为一个20多岁的人而辗转难眠的话,请让我看到你们。很棒,看来20多岁的人确实是很受重视的年龄段。

因此我专门研究20多岁的人。我坚信这五千万20多岁的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去了解一下那些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神经学家和生育专家已经知道的事实:你的20多岁是极简单但却极具变化的时期之一。20多岁决定了你的事业、爱情、幸福甚至整个世界。

这不是我的看法,但却是事实。我们都知道,你人生中有80%的决定是发生在你35岁之前的。这就意味着你生活的重要决定、经历和突然领悟,有八成是在你30多岁之前发生的。

那些超过40岁的朋友也不要惊慌,我想这群人会没事的。我们知道职业生涯的前10年会对你将来的收入有重大影响。而我们知道到了30岁的时候,超过半数的美国人会结婚或者与未来的另一半同居或者约会。

我们知道,在20多岁的时候人的大脑停止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重组,以适应成年世界的快速发育阶段。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想怎样改变自己,改变的却只有时间了。我们知道在20多岁的时候,性格的改变超过生命中的任何时期。我们也知道女性的最佳生育时期是在28岁,35岁之后生育变得非常辛苦。

所以你的20多岁正是你自我了解和选择的时期。我们回想儿童长大的过程,1~5岁是大脑学习语言和感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日常的普通生活都会对你的未来道路影响巨大。

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成年发展期,其实20多岁正是我们成年发展的关键。但是20多岁的人却不再听这些,而报纸讨论的也只有成年年龄界线的变更。

研究者称20多岁是青春期的延续。而记者们就引用傻傻的外号去称呼20多岁的人,比如“老小孩“。这是真的,这是一种文化,让我们忽视对成年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十年。

雷昂纳德·伯恩斯坦曾说过:要想取得成就,你需要一个计划和紧迫的时间。这真是大实话啊!所以当你拍着一个20多岁人的脑袋,跟他说,“你有多余的10年去开始你的生活”,你觉得这改变了什么?什么都没改变。你只是夺走了那个人的紧迫感和雄心壮志,除此之外,绝对没有改变什么。

然后每天,那些聪明风趣的20多岁人,就像你们和你们的儿子女儿一样,走入我的办公室说:“我知道我的男朋友对我不够好,但是我们的关系什么都不算。我只是在消磨时光而已。”或者说:“每个人都告诉我只要能在30岁的时候开始我的事业,这就足够了。”

但是事实上,听上去却是:“我马上就要三十了,却根本就没有东西可展示。我只是在大学毕业时有过一份最漂亮的简历而已。”或是这样:“我20多岁时的约会就像找凳子。每个人都绕着凳子跑,随便坐,但是快30的时候就像音乐突然停止了,于是所有人开始坐下了。”

而我不想成为那里唯一站着的人,所以有时候我会想我之所以会结婚,或许就是因为在我30岁时,他是离我最近的那张椅子。现场的20多岁的人,千万不要这样做。这个做法听起来太过轻率,切记犯错,因为风险会很高。

当很多事都被你挤到30多岁的时候,就会有巨大压力,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启动一项事业,选个城市,找到伴侣,并生两三个孩子。而这些事大多是不能同时完成的,正如研究表明,在30岁的时候要想工作和生活一步到位,难度是很大的,压力也会很大。

千禧年之后的中年危机并不是一辆红色跑车,而是意识到你不能拥有你自己想拥有的事业,意识到你不能拥有你自己想要的孩子,或者给你的孩子添几个兄弟姐妹。

看看30多岁40多岁的人,再看看自己。坐在屋子里谈论着自己的20多岁的时光,“我当时都干什么了?我当时都想啥了?”我想改变现在20多岁人的所思所为。

这里我想讲个故事来说明问题。这个故事是关于名叫Emma的女人。她25岁的时候走入我的办公室,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已有自我的危机意识。她说她也许想从事艺术或者娱乐工作,但是她还没决定,所以她花了几年的时间去当服务员。

为了减少开销,她和她的男朋友同居,那是一个脾气暴躁而无志向的人。如同她悲惨的20多岁一样,她早年的生活更加悲惨。她经常在谈话中哭泣,在努力镇定下来后说,“你没办法选择你的家庭,但是你可以选择你的朋友。”

有一天,Emma走进来,她双手抱头在膝盖上,然后抽泣了几乎一个小时。她刚买了一个新的通讯录本子,然后她花了整个早上的时间填写她的联系人信息。当她填到紧急情况的联系人的时候,她没有任何人可填。

她几乎崩溃地看着我并说,“如果我被车撞了,谁会在那里?假如我得癌症了,谁会在那里?”在那种情况下,我花了好大力气才忍住说“我会”。

Emma所需要的并不是理疗师的关心。她需要一个更好的生活,而我知道这是她的机会。自Alex开始,我从这份工作学到了很多,不能只是坐在那里看着Emma,看着她那十年黄金定型期白白地消逝。

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我告诉Emma三件事,这值得所有20多岁的男生女生听一听。

首先,我告诉Emma忘掉她的自我认识危机,去获得一些认证资本。认证资本是指做些自我增值的事。为自己下一步想要做的事情做一些投资。

我不知道Emma的将来是什么样的,也没人知道将来是什么样的,但是我知道:认证资本会创造出更多的认证资本。现在是时候去试着到海外去工作、实习或者开始新的生活的起点了。

我不是小视20多岁的自我探索精神,而是鄙视那些随便玩玩无所谓的探索,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不是探索,那是拖沓!我告诉Emma去寻找工作,并要有所回报。

第二,我告诉Emma不要高估自己的朋友圈。

好朋友会载你去机场,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瞎混,他们的交际圈、知识面、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和工作层面被限制住了。新的资本或者新的约会往往是从圈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