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家书
3113400000036

第36章 治军为政篇(11)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的谋划只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占十分之七,往往劳累日久的人,不是成名的人;成名的人,却又不是享福的人。这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的人就是成名的人,就天意而论,已经算是十分公道的了,但是却不能单纯地依仗天意。我们兄弟在积劳二字上下功夫,成名两个字不必过分在意,至于享福二字,更无须计较。

厚庵坚决要求回家养亲侍疾,我无法回绝,只好答应,并且今天已经代他奏告朝廷。苗逆已在二十六日晚被擒斩首,他的党徒全部投降,寿州、正阳、颍上、下蔡诸城,一律收复,长、淮也在日内可以肃清,真值得庆幸!

弟弟近日身体好吗?我要嘱咐的是两条:一是胸怀淡定,不要贪图速成;一是谨防援敌,避免城内外敌人一起猛扑,防御工事一定要稳妥慎重。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四○谕纪泽:查明战功,论功行赏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初九接尔初六申刻之禀,知二十三日之折,批旨尚未到皖,颇不可解。岂已递至官相处耶?各处来信皆言须用贺表,余亦不可不办一份。尔请程伯敷为我撰一表,为沅叔撰一表。伯敷前后所作谢折太多,此次拟另送润笔费三十金,盖亦仅见之美事也。

得五等之封者似无多人。余借人之力而窃上赏,寸心深抱不安。从前三藩之役,封爵之人较多,求阙斋西间有《皇朝文献通考》一部,尔试查《封建考》中三藩之役共封几人?平准部封几人?平回部封几人?开单寄来。

伪幼主有逃到广德之说,不知确否?此谕。

涤生手示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于初九日接到你初六申刻写来的信,从而得知我二十三日所上奏折的批旨至今还没有到达安徽,心中很是疑惑,不可理解。难道是已经递送到官相那里了?在各地来信中,都说要用贺表上奏,所以我也不得不提前准备一份。你请程伯敷替我撰写一份贺表,顺便也帮沅叔撰写一份。近来伯敷前前后后为我们代作的谢恩奏折实在太多,所以这次我准备另送他润笔费三十两,这应该也是少见的美事吧。

这次得到五等爵封赏的人似乎没有几个。我凭大家的力量而获得上等的封赏,心里很是有愧。从前平定三藩的战役之后,封爵的人相对要多一些。求阙斋的西屋有一部《皇朝文献通考》,你试着查一下其中的《封建考》,看三藩之役以后一共封爵几人,平准部封爵几人,平回部封爵几人,开列一张单子寄来。

最近听说伪幼主已经逃到广德的说法,不知是否属实?此谕。

涤生手示

同治三年七月初九日

四一谕纪泽:酬庸之典,此次最隆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十九日接尔十七日禀,知十一日之信至十七早始赶到安庆。哨官疲缓如此,不能不严惩也。余于十九日回拜富将军,即起程回皖,约行七十里乃至棉花堤。今日未刻发报后,长行顺风,行七十里泊宿,距采石不过十余里。

接奉谕旨,诸路将帅督抚均免造册报销,真中兴之特恩也。顷又接尔十八日禀,抄录封爵单一册。我朝酬庸之典,以此次最隆,愧悚战兢,何以报称!尔曹当勉之矣。

涤生手示

同治三年七月廿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于十九日收到了你十七日的来信,从信中得知我十一日发出的信直到十七日早上才送抵安庆。送信的哨官如此拖沓,耽误时间,务必要严加惩治。十九日那天,我回拜富明阿将军,之后就起程回安徽了,大约行进了七十里,到达棉花堤。今天未刻发报后,恰逢顺风,疾速而行,行七十里后停泊住宿,此处距采石已不过十多里。

近日接到皇上谕旨,各路将帅督抚都免于造册报销开支的费用,这真是本朝中兴的特殊恩典。刚刚又接到你十八日的来信,收到你抄录的封爵名单一册。我朝酬谢功臣的典礼,要数这一次最为隆重。承受如此重恩,内心实在惭愧,不禁战战兢兢,我们能用什么来报答朝廷的如此厚重的恩典呢?你们这一代人更是要尽力报国啊。

涤生手示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日

四二谕纪泽:皖南闹饷,竟日忧灼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十一、十五日两次安禀,具悉一切。尔母病已痊愈,罗外孙亦好,慰慰。

余到清江已十一日,因刘松山未到,皖南各军闹饷,故尔迟迟未发。雉河、蒙城等处日内亦无警信。罗茂堂等今日开行,由陆路赴临淮。余俟刘松山到后,拟于二十一日由水路赴临淮。

身体平安。惟廑念湘勇闹饷,有弗戢自焚之惧,竟日忧灼。蒋之纯一军在湖北业已叛变,恐各处相煽,即湘乡亦难安居。思所以痛惩之之法,尚无善策。

杨见山之五十金,已函复小岑在于伊卿处致送。邵世兄及各处月送之款,已有一札,由伊卿长送矣。惟壬叔向按季送,偶未入单,刘伯山书局撤后,再代谋一安砚之所。该局何时可撤,尚无闻也。

寓中绝不酬应,计每月用钱若干?儿妇诸女,果每日纺绩有常课否?下次禀复。

吾近夜饭不用荤菜,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令其烂如殀,味美无比,必可以咨培养(菜不必贵,适口则足养人),试炖与尔母食之(星冈公好于日入时手摘鲜蔬,以供夜餐。吾当时侍食,实觉津津有味,今则加以肉汤,而味尚不逮于昔时)。后辈则夜饭不荤,专食蔬而不用肉汤,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

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尔兄弟各觅一册,常常阅习,则日进矣。

涤生手草(清江浦)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近日已经接到了你十一、十五日的两次禀帖,从中得悉一切。听说你母亲病已痊愈,罗氏外孙也已安好无恙,心中很是欣慰。

我抵达清江浦至今已经有十一天的时间了,因刘松山的部队至今还没有行进到这里,再加上皖南各部为军饷生事,所以迟迟没有发兵。雉河、蒙城等地这几天情势稍缓,没有告急。罗茂堂等人今天出发,由陆路到临淮。我准备等刘松山到了以后,于二十一日走水路去临淮。

我身体平安,只是挂念湖南士兵闹饷的事,怕他们无力及时平息此事,以致引火烧身,整日为此焦虑不已。蒋之纯军在湖北已经叛变,我担心各地恶势力趁机互相煽动,若果真如此,恐怕湘乡之地也难以安居乐业。我现在正在想如何彻底解决这件事,打破这个不利的局面,只是目前还没有想出妥善处理的办法。

至于杨见山的五十两,我已经在给小岑回信中作了答复,可通过伊卿送去给他。邵世兄以及各处按月送去的钱,已有一道札文,都由伊卿按期送达。只是壬叔处一向按季送的,没有列入名单。刘伯山书局撤销以后,可再为他找一个以文谋生的差事。至于这个书局什么时候才会被撤销,如今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金陵的寓所中绝对不要搞应酬活动,一个月共计要有多少的花费?儿媳、女儿们每天从事纺织劳作有定额工作量吗?下次回信望一一告知。

我近来吃晚饭不沾荤菜,只用肉汤炖一两种蔬菜,炖到烂如泥的程度,味道无与伦比,而且有利于养护身体(菜不一定要价格昂贵的,吃起来适口就足以养护自己的身体),你可以试着炖给你母亲吃(星冈公惯于太阳落山时亲手采摘新鲜蔬菜,供晚饭食用。我当时陪星冈公一起吃饭,真是津津有味,现在加上肉汤炖菜,而味道却无法与当年相比)。年轻人晚饭不宜吃荤腥,专吃蔬菜,不用配肉汤熬炖,这样的吃法也适合于养生,而且也是节俭之道。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书于离乱之世,张英的《聪训斋语》著于太平之时,两部家训教导家人都有精到独特的见解。你们兄弟要每人各去找一册来放在身边,常常拿来阅读,就会天天进步不断了。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