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3120900000002

第2章 致读者

亲爱的朋友:

您正在掀开的,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

在这本书中,屠格涅夫有时用他一支饱含诗情画意的笔恬静地、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绘着他的祖国俄罗斯那片美丽丰饶的天地。那蓝天、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和善良的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

有时,他谦卑而恭敬地,带着灵魂深处动情的颤抖,为我们记述一些崇高人物的故事,让我们跟他一同肃穆而亲切地怀念和颂扬那一个个既平凡又神圣的人。

有时,他俨然是一位哲学家。他超越了尘世的功名利禄和声色犬马,甚至高高地置身于九霄云外,对我们宣讲一些人生的奥秘,以他耐人品味的寓言似的语句潜移默化地浸染我们的心灵。

有时,他又像是在写小说。朴素无华,如实道来,有情节,有性格,有场景,有矛盾,幽雅、馥郁、清洌地,如涓涓细流,把他想让你知道的东西深深注入你的心。

有时,他思绪汹涌,如天马行空,笔下充满着比喻、联想、梦境、象征,甚而会出现富有神奇意味的幻觉和超感觉,以及意识的放任的倾流。这时,尽管你读来觉得有些隐晦和深邃,但又不忍释卷,一心要跟随他步曲径而通幽。

有时,他在痛苦地自言自语:“我的有耐心的小聪明人儿!……”那心情和笔触不免滞重而沉郁,令你好似透过一扇窗扉窥见了作家心灵深处的哀伤。

有时,他竟会锋芒毕露,犀利而尖锐地对社会上一群丑类破口大骂。抨击他们,揭露他们,鞭笞他们。这时的屠格涅夫有些一反常态,简直是一位“怒目金刚”了。

短短的八十二篇散文诗,变化万千,多么引人入胜!而所有这些风姿各异的篇章,又有着它们所共有的统一而完整的艺术风格特征,这特征把它们紧密地连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特征的最主要之点是简洁和真诚。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说,简洁是艺术家屠格涅夫“伟大的外在标志”。就是说,仅仅从他笔下简洁凝练的文字看,已经一望而知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了。屠格涅夫一生不曾写过任何一篇拖沓冗长的作品。到他晚年写《散文诗》时,他在这方面拥有的高超本领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谈谈。请看那些小说体裁的篇章:《玛莎》、《两首四行诗》、《门槛·梦》等。这是一些达到了纯净与洗练之极致的艺术精品。就拿《玛莎》来说,它有一千来字,在《散文诗》中算长的了。然而几乎是同一情节同一主题的另一篇作品,在另一位也是以简洁著称的伟大艺术家笔下(契诃夫的《苦恼》)却达到五千多字。当然他们各自处理题材的方式不同,契诃夫式的短篇小说和《散文诗》中哲理性、象征性与叙事性并重的“微型小说”各有特点。但是,无论如何,屠格涅夫精湛高超的凝练本领,在这里是表现出来了。而那些纯属哲理性的篇章就更加凝聚和浓缩了。许多话妙在不言中,给我们以触发心灵的启示,表达得干净、朴实而准确。比如这一篇:你想要安宁吗?去跟人们交往,但要独自生活,什么也别去参与,什么也别去怜惜。

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

这还不是这本书中最短的一篇呢。请看,这里蕴含着多少人世的辛酸,这像是作家在那茫茫人海独自漂浮时,从冷暖人情、炎凉世态中得出的痛心经验,也像是在对那尔虞我诈的社会反唇相讥。我们从这寥寥数语中悟出的道理和品到的滋味使我们与作家的心灵相通了。

说起真诚,这是屠格涅夫最大的性格特点,也是他全部文章的主要风格,《散文诗》自不例外。而且,因为它是作家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又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他更是无所顾忌地解剖自己。这里记录着他对社会、文坛、人生的种种看法,他在爱情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他心头随时随地浮现的遐思和涌起的波澜。晚年的屠格涅夫沉浸在一种真挚的孩提般的情感中,达到一种“完全忘却了自己的地步”。他敞开心怀,把一切和盘托出。这种毫无保留的真诚和坦率,令我们顿悟到郭沫若同志一句话的真谛,他说散文诗应是“裸体的美人”。原来它不仅要在艺术形式上“裸”,毫无装饰,全凭天然姿色以诱人,而且要在思想感情上也“裸”,毫无虚掩,归真反璞。唯此才是真正的美的散文诗。

这也是一本思想内容极为丰富的书。

首先,它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记录了时代,当然是通过作家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的透镜来反映和记录的。但,只要这透镜是净洁的,它所反映出的形象便是真实可靠的。屠格涅夫的思想有着贵族自由主义的局限,这使他不能成为一个倡导革命的战斗者。但是,从主要倾向上看,他是他的时代的进步者,他主张民主主义,因此他能够把握住生活的主要方面的真实。这里我特别向您推荐《做脏活的工人和白手的人》与《门槛·梦》这两篇。请看屠格涅夫怎样敏锐地写出了当时民粹派革命家和一般群众之间的双重的隔阂。这种双方面原因形成的隔阂,是俄罗斯民族的悲哀,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不能大踏步前进的客观历史原因。虽然当时一些青年民粹派人士认为屠格涅夫并不能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对他表示疏远,而实际上,从这篇散文诗看,他远比他们要高明许多。《门槛·梦》中那位被作家歌颂的女革命家与屠格涅夫在生活体验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爱祖国,爱人民,这是《散文诗》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的确有这样的人,他们说,屠格涅夫长期侨居国外,怎能说他爱国?其实一个人是否爱国,不能以他定居何处来判断(有时甚至不能以他在某种情况下的逃亡、出走来断定他不是爱国者),而应该根据他全部生活和全部工作所表现出的社会政治态度和价值来判断。爱国主义是屠格涅夫一生创作的主要动力和作品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散文诗》中,这一点表现得尤其强烈。请看《乡村》中那位老妇人从地窖中捧出的牛奶罐上那点点流淌的奶滴吧。任光阴的水流怎样不断地冲淡每个人的记忆,它却多年不能从屠格涅夫的头脑中抹去这一个个与他的故土家园相联系的生动而具体的细小形象。再请您把《俄语》一篇反复诵读几次,细细品味一下文中那种他乡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吧。您会从中得到教益的。

屠格涅夫本人爱情体验的描述,也是《散文诗》的一个重要内容。亲爱的读者,您或许恋爱过,或许正在恋爱,至少将来也一定会恋爱,那么,请您读《岩石》、《鸽子》、《“玫瑰花儿那时多美,多鲜艳……”》、《没有个窝儿》、《通向爱情的道路》等篇。请您仔细地读,结合屠格涅夫的爱情经历去读,深入到他那颗永远不曾为爱所填满的心灵中,您将体会到许多人生滋味,领略何为爱的醇美,您将会同意忠贞、纯洁、自我牺牲的爱情观,也就是屠格涅夫的爱情观,应该也是我们当今时代的爱情观的核心。

《散文诗》的主题是什么?从屠格涅夫给这本书定的名称看,应该是“衰老”。不,不是这样!亲爱的读者,尽管这里有许多内容可以用“衰老”两字来解释,但是它真正的主题,它在作家创作意识中形成乃至最终写出的最根本的动因,是作家晚年因社会生活、文坛关系、爱情、健康和客居异乡等种种缘故而产生的强烈的个人孤独感。他写这部《散文诗》,用这种直抒胸臆的文体坦率真挚地把自己想到的一切断断续续、随起随落地信笔写下,把它们简洁明快地倾吐出来,是为了发泄郁闷,求取同情,达到一种心理状态的平衡。请听:“愁闷啊,……在那孤独的可厌的寂静中。”“我是一个人……一个人,从来如此。”如果您没有从《散文诗》中聆听到作者的这种心声,请您务必回头再读一读它,要知道,作者是多么希望从您这里得到一些儿同情与共鸣!虽然他早已在一百年前辞世而去。

有关大自然的思考是《散文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请您留意屠格涅夫对大自然异乎寻常的热爱和崇拜。他一向以一种浪漫主义的目光用大自然的美来对比社会的丑,用大自然的永恒来对比人生的短暂,用大自然无情的规律来为自己和他人之命途多舛作解释。他的这种思想带有某种神秘主义的意味,但是,就算《散文诗》的这一部分内容里含有并非是真理的因素,您不妨也通过这些因素从另一角度来认识作家,认识社会、历史和人生。何必一切知识都是从正面得来呢?更何况您读的是一部《散文诗》,而不是一本什么教科书。

我已经对您说了许多,我是否把《散文诗》在思想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全都介绍给您了呢?没有。亲爱的朋友,还是请您自己去发掘吧,您一定能发掘到新的东西。您应该以您自己独立的自我,运用一个读者所拥有的权利,去发现、理解和接受它,这样,您将能从这本书的艺术的世界中为我们重新创造出美来,并且纠正他人(包括这部《散文诗》的译者和研究家,甚至包括作者屠格涅夫本人)已有的错误的说明和阐释。总之,让我们一同来阅读、喜爱和珍视这本书,因为它是美的、丰富的、挖掘不尽的。这一盘散珠碎玉是屠格涅夫留给世界文化的遗产的一部分,是他的生命之河最后涌起的几朵浪花,是他在人之将死时匆匆道出的肺腑之言,作为译者,我郑重地把这部作品推荐给您。

为了您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我似乎还应该介绍一下作家的情况: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生于1818年,卒于1883年,是19世纪俄国文学大师,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流的作家之一。他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者,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者,一生写过诗歌、戏剧、小说、评论等大量作品。他对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贡献仅次于普希金,他的《罗亭》等六部长篇小说是俄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他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重大影响。《散文诗》写于1878至1882年,是他一生最后的作品。

末了,请允许我再说几句有关这项翻译工作的话。早在本世纪初,已经有前辈作家翻译介绍这部作品了,印行成书的也有过好几个译本。我因为爱它,不译不足以满足我的情感需要,不译不足以说明我为什么爱它,不译也不足以表现出我对它的爱有可能在个别地方或许会比其他同志更深一点。于是我就译了。译书实际上是一种读书的方式,不过笨拙一点,执著一点,但是也更亲切一点。我不能说我对这本美而丰富的书处处都正确理解了,更不能说我理解后所作的汉语传达全是准确恰当的,但我尽力而为了。反正像我多次说过的那样,译古典文学名作是在参加接力跑,我接过前人已有的成绩,跑完我的这一段,自有后来人再接过我的成绩继续跑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有一部理想的译本出现。

感谢您肯花费宝贵的时间来读我的译文。

再见!

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