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来找麻烦,就这句话!”乌瓦尔·伊凡诺维奇长长地哼一声。
舒宾笑了起来,跑出门外去。
“咳!”一刻钟过后,乌瓦尔·伊凡诺维奇大叫一声,“那……
给我来杯伏特加!”
小佣人用托盘端来伏特加和下酒菜。乌瓦尔·伊凡诺维奇慢慢地从托盘上取下一杯酒,聚精会神地把杯子端详了很久,似乎他不很明白,自己手里拿的究竟是什么东西。然后他望望小佣人,问他是不是叫瓦斯卡。然后他做出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把伏特加一饮而尽,又吃了小菜,再伸手到衣袋里掏出手绢来。然而小佣人早已把托盘和长颈玻璃瓶拿去放回原处,还把剩下的鲱鱼吃掉,蜷着身子躺在老爷的大椅子上睡着了,而乌瓦尔·伊凡诺维奇还张开五指把手绢举在眼前,仍像先前一样聚精会神地一会儿望望窗外,一会儿又望望地板和墙壁。
九
舒宾回到自己住的厢房里,翻开一本书。尼古拉·阿尔捷米耶维奇的贴身仆人小心翼翼走进他房间,递给他一张不大的折成三角形的纸条;上面还盖了个大大的刻有家族纹徽的图章。“我希望,”这张纸条中写道,“您,一个正派人,对今早谈及的一张付款期票将不会做出即使是一个字的暗示。您知道我的各方面关系和我的规矩,也知道那笔不值一提的数目以及其他情况;最后,某些家庭秘密应受尊重,而家庭安宁乃属神圣,êtres sans coeur才会弃之不顾,我没有理由把您归入这类人之列。(阅后请赐还。)尼·斯。”
舒宾在下面用铅笔涂道:“别心慌——我这会儿还没把手绢儿从口袋里掏出来呢。”便把纸条还给那佣人,重又拿起书来。但是书本很快便从他手中滑脱。他望望被晚霞染红的天窗和两株远离树林的气势雄壮的幼松,心想:“白天松树是苍青色的,可是晚间它们绿得多么壮观。”于是他走进花园,心中暗怀着希望,或许,能在那儿遇上叶琳娜。他没有失望。前方,一丛小树间的一条小路上,闪现着她的衣襟。他追上她,跟她并肩时,说道:
“请别朝我这边瞧,我不配。”
她对他略略一瞥,又略略一笑,依旧向前走,走进花园深处。舒宾跟在她身后。
“我请求您别瞧我,”他开始说,“可我又要跟您讲话:这显然矛盾!不过在我也不是头一回了。这反正无所谓,我这会儿想起来,我还没求您原谅呢,这是我应该做的,为我昨晚上的愚蠢行为。您没生我的气吧,叶琳娜·尼古拉耶芙娜?”
她站住脚,没马上回答他——不是因为她生气了,而是因为,她的思想仍远在天边。
“没有,”她终于说,“我一点儿也没生气。”
舒宾咬咬嘴唇。
“好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又是好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他咕哝着说,“叶琳娜·尼古拉耶芙娜,”他提高了声音继续说,“我来给您说个小故事吧,我有个朋友,这个朋友又有一个朋友,这位朋友起先倒是个规矩人,可后来喝上了酒。
一天清早,我的朋友在街上遇见他(这时候他们,请注意,已经不来往了),遇见他,看他喝醉啦。我的朋友转身便走。可那另一位走过来,还说:‘要是您不跟我打招呼’,他说,‘我兴许不生气,可干吗转身就走呢?或许,是我倒霉吧。愿我的尸首平安!’”
舒宾住口了。
“就这些?”叶琳娜问道。
“就这些。”
“我不懂你的意思。您在暗示什么呢?您刚才还告诉我,要我别对您瞧。”
“对,可我现在跟您说,转身跑开是多么不好哟。”
“而未必我是……”叶琳娜刚开口说。
“可未必您不是?”
叶琳娜的脸有点儿红了,她把手伸给了舒宾。他紧紧地握住它。
“瞧您好像是捉住我情绪不好了,”叶琳娜说,“可您的怀疑并不公平。我并没想过要疏远您。”
“就算是吧,就算是吧。但是您得承认,这一分钟里您头脑中有上千种思想,而您不会信任我,对我说出其中任何一种来。怎么?我说得不对吗?”
“或许对。”
“那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我的思想我自己也不清楚。”叶琳娜说道。
“那就更应该相信别人,跟人家谈谈。”舒宾马上接着说,“可是让我来告诉您,是怎么回事儿。您对我的看法不好。”
“我?”
“对,您。您觉得,我身上有一半儿东西是假装的,因为我是个艺术家,您认为我这人不仅是什么事也干不了——这一点您,大概,是对的——甚至没一点儿真正的、深刻的感情:我就是真心诚意哭一场也不会,我只会说废话,造谣言——而这全是因为,我是个艺术家。这么说,我们这些搞艺术的是些多么不幸、多么愚蠢的人呢!您,比方说,我敢发誓,就不相信我的忏悔。”
“不,巴维尔·雅科夫列维奇,我相信您的忏悔,你的眼泪我也相信的。可是我觉得,您即使忏悔也是用来给您自己开心的,您的眼泪也是。”
舒宾战抖了一下。
“喏,我知道,这是,像医生们说的,一种不治之症,casus incurabilis。我只有低头服输的份儿。可是,老天爷呀!难道这是真的?难道身边生存着这样一个灵魂,我还一个劲儿地跟自己闹着玩儿?你明白,你永远猜不透这个灵魂,你永远也不知道她为何忧,她为何喜,她心头掠过些什么思想,她想要什么,她去哪儿……请您说说。”——片刻沉默之后,他轻轻说道:“您就任何时候,无论为了什么,在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爱上一个艺术家吗?”
叶琳娜直视着他的眼睛。
“不会。巴维尔·雅科夫列维奇,不会。”
“就是想要证明这一点啊。”舒宾带着一种滑稽的沮丧说道,“为此,我认为,不来妨碍您孤独的散步,对我说更体面些。一位大学教授会问您:您是根据什么资料说‘不会’的?
可是我不是教授,我是个孩子,按照您的看法,但是人们不能尽躲着孩子不睬他哟,请您记住这一点。再见啦。愿我的尸首安宁!”
叶琳娜本想留住他,可是想了想,就也说:
“再见啦。”
舒宾走出了院子。在距离斯塔霍夫家别墅不远的地方遇见了别尔森涅夫。他快步走着,低着头,帽子推到后脑勺上。
“安德烈·彼得罗维奇!”舒宾喊了一声。
他停了下来。
“你走吧,走吧,”舒宾接着说,“我只不过叫一声,我不要拖住你——你直往花园里钻吧,在那儿您能找见叶琳娜。她,好像是,在等你呢……反正她是在等个人……你懂不懂这句话的力量:她在等着!你知道吗,兄弟,这是多么惊人的情况?
您想象一下,已经两年啦,我跟她同住在一幢房子里,我爱着她,而只是这会儿,一分钟前,我才不是了解,而是看清了她。
看清了她,我就把手撒开了。你别眼睛瞪着我,劳驾,还带着这种假装恶毒的讥笑,这跟你老成持重的特点不大相称呢。
喏,好吧,我懂啦,你是要提醒我想到安奴什卡。怎么?我不否认。咱们这位老兄只记得个安奴什卡。安奴什卡们,卓娅们,甚至于那些阿芙古斯金娜·赫里斯吉安诺芙娜们,万岁!
这会儿您去找叶琳娜吧,而我去找……你以为,我去找安奴什卡?不对,老弟,还要更糟些:我去找契库拉索夫公爵。喀山的鞑靼人当中有这么个艺术的庇护人,像伏尔金那样的。你瞧见这封请柬啦,这些字母:R.S.V.P啦?就是在乡下我也不得安闲!addio。”
别尔森涅夫默默地聆听了舒宾的长篇大论,仿佛有些替他难为情,然后他便走进了斯塔霍夫别墅院子里。而舒宾当真去找契库拉索夫公爵了,他对那一位,以极其亲爱的态度,说了一大堆最为刺耳的无礼话。鞑靼人当中的艺术庇护人哈哈大笑,艺术庇护人的客人们也发出笑声,而谁都并不开心,分手以后,全都大发一通脾气。恰像两位不大熟悉的先生,在涅瓦大街上碰了面,忽然彼此露一露牙,做作地挤挤眼睛、鼻子和腮帮子,马上便擦肩而过,重新又摆出一副漠然的,或阴郁的,多半像是痔疮发作了的表情来。
十
叶琳娜亲切友好地迎接了别尔森涅夫,已经不是在花园里,而是在客厅里,马上、几乎是按捺不住地,重又谈起头天的话题来。她独自一人:尼古拉·阿尔捷米耶维奇悄悄地溜到不知哪儿去了。安娜·华西里耶芙娜去楼上躺着,头上缠着一条湿绷带。卓娅坐在她身边,裙子理得整整齐齐的,两只小手放在膝盖上。乌瓦尔·伊凡诺维奇在顶楼上歇息,躺在一张号称“催眠床”的宽大舒适的沙发上。别尔森涅夫重又提起他的父亲。他把对父亲的记忆视为神圣,我们现在就来谈几句关于这位父亲的话。
八十二个农奴的拥有者(这些农奴在他死前都获得了自由),,哥廷根的老大学生,论文手稿《精神在世界上之显现与成形》的作者(在这部手稿中谢林主义,斯威登堡主义和共和主义以极其独特的形式混淆在一起),这就是别尔森涅夫的父亲,他带他到莫斯科时,他还是个孩子,那时他母亲刚刚去世,这位父亲亲自来教育孩子。他每节课都精心准备,干得特别的认真,但却劳而无功。他是个幻想家、书呆子、神秘主义者,说起话来讷讷于言,声音沉闷,表达得隐晦不清而又辞藻华丽,用许多的比喻,就是在这个他十分钟爱的儿子面前他也会腼腆羞怯。于是,他儿子只会对着功课眨眼睛,全然不知所措,毫无任何进展,这也不足为怪。这位老人(他结婚很迟,当时将近五十岁)终于悟到事情不大对头,便把他的安德留沙送进了寄宿学校。安德留沙开始在校学习了,但是仍未摆脱父亲的监督。父亲老是来看望他,用许多他的教诲和谈话把学校主人搞得很厌烦,学监们对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也很伤脑筋。他时不时地给他们带来些,用他们的话说,天书般的教育著作。甚至学生们见到这位老人黑黑的麻脸以及瘦小的、成年裹着一件紧狭又不贴身的灰色燕尾服的身影,也渐渐不自在起来。那时这群学生哪里想到,这位面色阴沉、从无笑容、鹤步长鼻的先生,把他们每个人几乎都跟自己亲儿子一样牵挂在心上。有一天他忽然想起要跟他们谈一谈华盛顿。
“年轻学子们!”——他开始说,但是刚一听到他古怪的话音,年轻学子们便都四散而逃了。这位真诚的哥廷根学派日子过得也不舒心,历史的进程、各式各样的问题和想法总是让他心情沉重。当小别尔森涅夫进大学以后,他还跟他一同去听讲,但这时他已开始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1848年的事件从根本上动摇了他(他必须把整本书重新写过),他死于1853年冬天,没等到儿子从大学毕业,但他却预先祝贺他取得学位,并祝愿他终身从事科学。“我把火炬传给你,”临终前两小时,他对儿子说,“我竭尽所能地举起过它,你也要到死不放下这把火炬。”
别尔森涅夫久久地跟叶琳娜谈自己的父亲。他一向在她面前感到的拘束这时全都消失了。他发音上的几处混淆也不那么厉害了。谈话转入关于大学的事。
“请告诉我,”叶琳娜问他,“你们大学同学当中有些出色人物的吧?”
别尔森涅夫想起舒宾的话。
“没有,叶琳娜·尼古拉耶芙娜,给您说真话,我们当中没有一个出色的人。可哪儿又有呢!听说,从前的莫斯科大学可了不起!不过不是现在。现在这只是一所小学——不是大学,我跟同学们在一起觉得难受。”他又低下声音补说了一句。
“难受?……”叶琳娜喃喃地说。
“不过,”别尔森涅夫接着说,“我该有所保留。我认识一个大学生——是的,他还跟我是一个学科呢——这真正是一位出色的人。”
“他叫什么名字?”叶琳娜兴奋地问。
“英沙罗夫·德米特里·尼康诺罗维奇。他是个保加利亚人。”
“不是俄国人?”
“对,不是俄国人。”
“那他干吗住在莫斯科?”
“他来这儿学习的。您知道他学习为了什么目标吗?他只有一个思想:解放他的祖国。他的遭遇也是不平凡的。父亲是一个相当殷实的商人,出生在德尔诺夫,德尔诺夫如今是个不大的小城镇,可古时候曾经是保加利亚的首府呢,那时候保加利亚还是个独立的王国。他在索菲亚做买卖,跟俄国常有来往。他姐姐,就是英沙罗夫的亲姑姑,现在还住在基辅,她就嫁了那儿的一所中学的主任历史教师。在1835年,也就是十八年前,发生了一桩可怕的死罪事件:英沙罗夫的母亲突然失踪了,一个星期后发现被人杀害了。”
叶琳娜战栗了一下,别尔森涅夫停住不说了。
“说下去,说下去。”她说道。
“据传闻说她是被一个土耳其的阿哈糟蹋以后杀掉了,英沙罗夫的父亲知道了真情,他想要报仇,但是他只是用匕首刺伤了那个阿哈……自己却被枪毙了。”
“枪毙?不经过审讯?”
“是的。英沙罗夫那时候刚满八岁。邻居们收养了他。姐姐知道弟弟家中的不幸,想让侄儿跟自己过,人家就把他送到了奥德萨,从那里又送到基辅。他在基辅过了整整十二年。
所以他俄语讲得那么好。”
“他讲俄语?”
“讲得跟你我一样。二十岁刚过的时候(那是1848年初),他就想回国去。他去过索菲亚和德尔诺夫,把整个保加利亚横着竖着走遍了,在那里过了两年,重新又学会了祖国的语言。
土耳其政府迫害他,那两年里,他大概遭遇过许多大危险;有一回我见他脖子上有一条宽宽的刀痕,一定是伤疤;可是他不爱谈这个。他有他自己特有的沉默。我试着问过他——什么也问不出。他用些一般的话回答你。他这人固执得可怕。1850年他又来到了俄国,到了莫斯科,想要完整地接受教育,想跟俄国人接近,然后,等大学毕业了……”
“毕业了怎么样呢?”叶琳娜打断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