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每个孩子都是潜力股
3136200000017

第17章 从“潜力股”到“绩优股”需要父母的尊重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孩子,从小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也做不了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是需要尊重的独立个体。再小的孩子,也要把他当做“人”来看待,给他必要的尊重和选择的余地。那么成年之后,他就会有自信和独立的精神。人的本性决定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和重视,这是独立人格的本质需要。源于内心需要的热情,才能持久并内化为人的自信和意志。因此,从“潜力股”进化为“绩优股”需要父母的尊重。

初夏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今年四岁了。初夏的爸爸非常喜欢花,在自家小院里栽种了很多花草。这天,阳光明媚,初夏蹑手蹑脚地去看花,她一边看,一边对着花儿笑。初夏也是一个爱花的小姑娘。她发现了一朵最美的花,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忽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飞一般地跑回屋里,拿了一把剪刀出来。她把那朵花“咔嚓”一下剪了下来。这时候,爸爸透过窗户看见了,就大吼了一声:“初夏,你干吗呢?”

初夏吓坏了,愣住了。爸爸从屋里走出来,对着她又是一阵吼:“你知不知道那是最美的花?你真是气死我了!”初夏不敢说话,爸爸的脸看起来凶极了。从此之后,初夏从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后来爸爸才知道,初夏剪这朵花是要送给上夜班的妈妈的。爸爸很后悔自己没有问清楚原因,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女儿。但是后悔已经晚了,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没有办法让初夏再恢复从前那活泼开朗的性格了。

初夏的心灵是清纯洁净的,她的愿望是美好的,她希望妈妈看到这朵美丽的花时能忘掉一天的疲劳,并且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可是爸爸不知道尊重初夏,没有问清楚事由就武断地批评孩子。覆水难收,初夏已经很难恢复过去那种活泼开朗的性格了。

中国的父母已经习惯了教育孩子去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却很少想到自己要去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无论是写在脸上,还是放在心里,他都能感受得到。当您尊重了孩子,孩子就会产生良好的感觉,产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增强自强自立的精神;反之,当您不尊重自己的孩子,他就会变得自卑、退缩。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对他莫大的鼓励和爱。

恬然家里买大房子了,恬然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她开心极了。她以前很羡慕别的同学有自己的房间,现在终于自己也有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的床单、窗帘甚至书桌上的摆设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装扮了,那将会是多么的漂亮啊!可是,在选购恬然房间用品的时候,爸爸妈妈却不让恬然做决定,说她什么都不懂,她看上的都太难看了,将来有客人来家里的时候,看到那些用品会觉得爸爸妈妈没有品位。结果,买回来的东西全都是父母喜欢的。恬然心里很失落,一路上撅着小嘴,爸爸妈妈也不理会她的反应。

恬然从小喜欢画画,她想让妈妈为自己报绘画班,可是,爸爸妈妈却让她去学习钢琴。恬然一点都不喜欢钢琴,可爸爸妈妈说这样可以培养淑女气质。恬然心里很不舒服,每次去上钢琴班,总感觉是一种负担,回来的时候也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样子。学了半个月,一点长进都没有。恬然对妈妈说不要去钢琴班学琴了。妈妈就说没事,过一段时间就能学会了。恬然觉得这简直是一种煎熬,钢琴连碰都不想碰,她觉得自己永远都学不好。

像恬然父母这种不尊重孩子选择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怎么能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呢?”父母坚持自己的做法,孩子只能勉强顺从,心里却有一万个不满意。无论孩子多小,他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他们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如果是正确的,父母一定要采纳。

在美国,大多数父母都很尊重孩子的个人自主权。美国孩子从小就可以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孩子是家中的一份子,也是家中的小主人。所以,美国孩子在独立性和创造性上远远超过了中国孩子。中国文化看重的是孩子的孝顺,而不是孩子的独立。孩子在父母眼里,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他们觉得为孩子做主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谁会把他们的想法和愿望放在眼里呢?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人,长大了也要走自己的路。作为有文化的新一代父母,应该摒弃从前的陈旧想法,要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人”,这样他才能拥有做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才能在将来真正地立足于社会,才能真正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为自己做主,才能去做社会的主人。

培养潜力股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同样。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表现,也是正确爱孩子的一个内容。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自尊心,而孩子健全的个性是在自信和自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父母要充分尊重自己的孩子。那么尊重自己的孩子,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和安全,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每个孩子也都有玩的权利。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论是他们的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过于急躁,想让自己的孩子快点成才,这样很容易违背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其自然成长的规律,绝不能拔苗助长。

教育学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会很快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对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剥夺他们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要信任孩子,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朋友等等。还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是人格的核心,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与天性。孩子的自尊心是他们成长的动力。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做合格父母的责任。父母应懂得孩子的自尊心是他们一生做人的资本,不能伤害与践踏它。

尊重孩子,就要正视孩子间的差异。

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的不同,孩子与孩子之间自然存在着发展差异,这很正常。可是有些父母就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这很容易使孩子失去信心。父母要做的是,发现孩子之间的差异,并且欣赏他们的特质。爱孩子,也爱他与众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