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1368个单词就够了
3141400000007

第7章 上篇:为什么只需要1368个单词?(6)

基础词汇释义还可以帮我们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词之间的区别。举个例子,很多学生会把fault和mistake两个词混用,因为我们既可以说that's your fault,也可以说that's your mistake,而且都当“错误”讲。但是如果我们查查词典的话,就会发现两个词完全不是一回事,它们就不是一个家族的。牛津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分别是:

fault:the responsibility for something wrong that has happened or been done

mistake:an action or an opinion that is not correct

很明显,fault是一种责任,而mistake是一种不正确的言行。也就是说,fault是犯错的责任,但不是错误本身。

除了可以帮助准确理解词义外,还可以进一步帮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词可以与这个词搭配,而有的词则不行。还是拿刚才的fault和mistake来说,既然fault是一种责任,我们就可以说take the fault(承担责任),但却不能说take the mistake。反过来也一样,可以说make the mistake(犯错),但不能说make the fault。

同样地,健康这个词在英语中是health。在我们汉语中可以说拥有健康、失去健康,但在英语中就不能想当然地直接搭配成possess health或lose health,因为它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

the condition of a person's body or mind

很明显,health是一种condition,“状况”的意思。既然是状况,可以分好坏,也可以提高或损坏,但怎么可以拥有或失去呢?所以,我们可以说的是good or bad health,或者是improve or damage your health,但就是不可以说possess or lose health。

好处四,学到真正的口语

在四年的教学实践中,喜欢用书面化的词汇说口语是学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先举两个教学中的实际案例给大家看一下。

在我们的思维训练中,有一个练习是让学员从门户网站上随机抽取一个社会新闻,然后把它的标题用口语化的英语讲给大家听,看看其他学员能否听得懂。因为这些社会新闻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以能不能把它们讲清楚,直接反映了学员的口语运用能力。其中有一个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

患癌女孩被父母、男友遗弃后去世

如果是在正式的新闻报道中,“遗弃”这个词是会用abandon的,但我们并不希望学员用这个词,因为它不是口语词汇。在朗文词典中,明确地标明它是2000个最常用的书面语词汇之一。测试的实际结果是,词汇量较大的学员,或者是知道这个词的学员,几乎无一例外用了这个词,而不是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用leave这个词。

再举另一个例子,练习中有这样一句话,也是要求学员用口语表达:

他被判了五年刑。

同样的结果,要么是不会说,要么就会用sentence这个新闻报道中经常用到的正式词汇,说成:

He was sentenced to 5 years in prison.

sentence在中英词典中当动词用的时候就是“宣判”的意思,所以,学员很容易就直接找到这个词。但我们这个练习的目的却是希望他们用give这个词,表达为:

He was given 5 years in prison.

或者用get表达为:

He got 5 years in prison.

以上两个练习中,没有哪个学员不知道leave,give和get这些基础词汇,但就是想不到用。

这儿只是举了两个例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类似的书面化表达比比皆是。最突出的一点是,学员对动词短语的掌握非常不够。下面就罗列一些给大家看,前一个词是书面的,后一个词是口语的:

要求:request ask for

报复:revenge get back on

调查:investigate look into

合作:cooperate work together

取出:withdraw take out

建立:establish set up

削减:decrease cut down

组装:assemble put together

拒绝:reject turn down

归还:return give back

加速:accelerate speed up

用书面语表达你不能说不对,这么说出来人们也能理解,但是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你真的很少会听到老外用这么正式的词汇进行表达,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说的汉语也更加口语化一样。要是你经常跟家人或朋友说文言文或者时不时地来个成语,你一定会被人骂:“拽什么拽啊,酸死了!”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在美剧中就很少看到男女主角用播新闻的方式说话。

不过严格来说,倾向于用书面词汇也不是学员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由两方面客观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其一,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技巧中更加注重读和写的能力,虽然最近几年加强了对听力能力的提升,但说的方面还是一个传统弱项。读和写,主要就是用书面语。所以过了四六级的学员大多背诵了很多的书面语词汇,而对口语词汇的练习却严重不足。其二,英语和汉语词汇的形成原理不同,一个是综合性的,另一个是分析性的,这造成它们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一个专业的结论,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但在后面的章节你们会进一步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别。

原因说完了,接下来我们来说明为什么通过R词汇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一点就是,前面说过了,这个表收录的大部分是口语词汇,我们所有的教材和练习都是围绕着这些口语词汇设计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求学员必须用这些词汇来表达,不得超出R词汇表。这就逼着学员把他们的选择限制在词汇表范围之内,通过反复训练,自然而然地,他们对这些口语化词汇就会越来越熟悉,一直到能够驾轻就熟,灵活运用。

其次,仅仅要求学习者用这些词汇还不够,还要教他们如何用。除了前面所讲过的四大技巧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员的英语思维能力,只有掌握了典型的英语思维模式,才能真正把这些口语化的词汇用熟、用透。而这些思维模式是需要针对性的训练才能逐渐掌握的,这一点将在下面这个章节进行论述。

好处五,学会用英语思维

关于中英两种语言在思维上的差别,我曾在上一本书《英语思维是这样炼成的》中有过专门的论述。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把英语思维看得那么高深。说白了,除了拼写和发音外,只要是英语和中文在使用上不一致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英语思维”。

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英语和中文之间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差别,这种不是靠背单词就能解决问题的差别,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给大家体会一下。

请大家先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这样一个意思:

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

为了更加明确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我再具体说明一下,比如说,你妈天天催着你给她生个孙子或孙女,但您那位呢,却推三阻四不着急。于是,你就跟你妈说了这句话:生孩子是两个人的事,他(她)不急,我有什么办法?

现在明白了吗?好,尝试一下吧!你会怎么说?

别急着找答案,你一定要用自己现有的水平尝试一下,不然对此体会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