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3143200000001

第1章 序

《论语》共20篇,512章,12000余字,是儒家学派的代表性经典着作之一。《论语》论述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要义在于教人为人处世的思想和方法。《论语》流传至今已有2560余年,影响着世代中国人,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耳熟能详其经典语句。“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6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仁”和“仁者爱人”思想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建立团结和睦多民族国家的基石。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振兴,社会才能进步,人民才能幸福。孔子的“天人合一”是整个宇宙与人的和谐。科学地处理天、地、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核心,“天人合一”就是发展推进和谐、和谐保证发展。儒家思想以人的基本人伦为出发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处处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儒学的“仁爱”思想与医学的真谛和根本是一致的,医务人员所要奉行的“仁德”思想就源自于儒家学派。“良医”尊奉“仁德”二字,只有医术而少医德者不能冠之以“良医”,更不能称之为“名医”、“大医”和“儒医”。临床医生应更人性化、理性化、规范化地使用各种先进技术,要重走长征路,转变观念和思路,“变由心生,推动转折”:从疾病终末期救治走向疾病早期预防;从经验医学走向循证医学;从以大医院为中心走向以社区、农村为中心;从单学科独行走向多学科联合;从针对疾病走向重视健康。

本书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我国心血管病学青年学者郭航远教授独着完成,这说明年轻一代的心血管病医生在繁忙的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正在思考和探索一些哲学和人文方面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重要的。医学和医务人员要做到三个回归:“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临床医生要高举“公益、规范、预防和创新”这四面旗帜。要积极构建预防心血管病的五条防线:一防发病,二防事件,三防后果,四防复发,五防心力衰竭。

反对“我会做,我就做”的思想,提倡“如果病人和病情需要,我就尽力而为”的理念。医学不是“Science of cure”,而是“Science of care”。对我们所要面对的每一位患者,我们应该满怀同情、理解和关爱之心,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合理、恰当地应用先进的诊疗技术,使中国百姓既能够享受传统人文关怀的和谐与温馨,又能够享受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首先要明确哪些不该做?再思考哪些该做?把应该做的认认真真做好,把可能的并发症和风险尽可能事先预测,并加以积极防范。过度的治疗会造成不安全的医疗环境,从根源上导致医患的不和谐,也会导致心脏病学团队道德观、价值观和文化的沉沦,负面影响后代的年轻医生和医学生。希望本书的出版对我们的传统观念有一个冲击和更新,让仁爱思想和适度治疗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百姓服务。

教授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