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3143200000010

第10章 学而篇(2)

医院领导常常抱怨员工不理解医院的工作,不了解领导的辛苦和难处,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又有多少领导了解员工的思想和想法呢?下到基层去吧,去了解员工,也让员工了解自己,沟通是解决矛盾最好的方法。“人不知而不愠”虽然有点无奈,但这是一种高境界、一种大修养。医务人员的真心付出有时得不到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和认同,如果此时能以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就是一种修养、一种层次,也是一种君子的情怀。

要有“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为善最乐”的人生观和幸福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要了解员工,关心员工,将心比心,多替员工想想,尽最大努力帮助员工快速成长,要做员工的知音和知心朋友。医院领导要用衷心、真诚的关怀之心来发现员工的优点,并利用其优点为医院服务。员工讨厌领导,说明领导确实有令人讨厌之处;员工讨厌领导,常常是领导讨厌员工之故。不关心员工的领导,员工自然不会关心和支持领导,也不会关心和爱护医院。医院领导如希望得到员工的拥护和支持,必须有所作为,“有作为,才有地位;有作为,才有名声”。

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是以小事末节的言行作为参照和依据的。“孝弟”者不会“犯上”,“不好犯上”者不会“作乱”。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仁”的根本。“百善孝为先”,这是一种心愿、一种心情、一种信念。孝常存于心间而不常显露于外,孝常在贫困时升华而不常在富贵时闪光。孝是一份坚持,是在自身陷于困境中的一份责任和奉献。一时的孝常是兴致所生,而不是孝心所致。《三字经》中说:“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治国必须先齐家,家齐而后治国。能懂的孝顺之道者,在单位里和社会上就会服从领导,尊君爱上,而懂得服从和尊敬者,就能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恪守职守。孝顺长辈、尊敬学长是医务人员的基本道德修养。医生的“本”是不断学习以提升学术和技术,是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和“价值观”树立后,为人处世的“道”和方法就会相应产生。连家务和内务都搞不好的人,不可能把业务搞好。小事做不好的人,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为人处世的规范和有序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仁”不是一味的、无原则的“爱”,绝不是一味的“顺从”和“恭敬”,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至大至刚、不屈不挠的正气;要有原则和自己的主张;要有正确的判断和抉择;要学会说“不”,敢于说“不”;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懂得“大爱无疆”的真正含义。“巧言令色”者心中常常无仁德,只是表面上装成“仁义”而已。

《易经》中说:“君子以自昭明德”、“以反省修德”、“以恐惧修省”、“以慎辨物居方”。“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孔子也主张“日三省吾身”,认为内省是一种总结、一次提升、一个台阶。作为现代人,不可能像圣人一样,每日三省,但反省自己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道德修养的提升。作为医院领导,应反省自己的言行和决策是否符合医院的发展和利益,是否体现员工的意志和愿望,是否与员工“交而不信”。作为员工来说,应反省自己是否尽心尽力为医院工作,“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否“传不习乎”?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每个人都应在学习、工作、生活和道德方面多自我反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高尚情趣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医院领导应“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应爱事业、慎决策、讲诚信、重节约、爱员工。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是个人修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基本法则。穷人节约是迫不得已,而富人节约必须有意识、有计划。节约并不完全是为了降低成本,从严格意义上说,节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习惯的产物,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任何浪费都是对自己和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懂得节约的人常有感恩之心,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珍惜的内涵。节约体现朴素、现实、严谨的生活态度。古人尚知珍惜劳力,不违农时,“使民以时”,作为医院领导应注意会议成本,应将所有工作的重心下移到临床第一线,把时间还给医务人员,使其把时间还给病人,真正做到临床医技“以病人为中心”,行政后勤“以临床为中心”。医院领导和职能科室人员应尽最大可能减轻临床一线的负担,不随意出台无效能的规章制度,废除一些不必要的规定,建立扁平化、高效、有序、简洁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模式。诚信是一种美德,放弃是一种美德,服从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美德,欣赏也是一种美德。领导力不是权力,而是让下属自愿服从和跟从的能力,其关键核心是“自愿”。

领导力是一种有关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的艺术。管理更多靠的是制度与流程的驱动,但领导力却更多的是一种影响力。在现实的工作中,医院领导在行使管理职责的时候,更多的是靠权力管理,而不是让员工自愿服从或跟从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领导力,不知道如何去提升自己的领导力。1954年,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描述了领导者的基本任务:(1)决定目标,分配工作;(2)分层管理,制定衡量标准;(3)评估员工,奖罚分明。新的世纪需要新的领导力,新的世纪需要我们使用一种更加平等、均衡,更加富有创造力的心态来认识、理解和实践领导力。

有学者认为领导力包含宏观决策、管理行为和个人品质这三个范畴的内容。

(1)宏观决策是一门前瞻与规划的艺术,领导者要注意:愿景常常比管控更重要,信念一定比指标更重要,人才肯定比战略更重要;

(2)管理行为是一门沟通与协调的艺术,领导者要注意:团队永远比个人更重要,授权往往比命令更重要,平等常常比权威更重要;

(3)个人品质是一门真诚与均衡的艺术,领导者要注意:均衡一定比魄力更重要,理智常常比激情更重要,真诚肯定比体面更重要。医院的战略目标一旦确定以后,决定事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干部,是各级干部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准确理解和达成,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操作能力,执行力是组织管理成败的关键,是组织竞争力的核心。一个执行力强的组织,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具有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单位,必定是充满希望的组织。

医院领导要注意执行力的五个关键词:(1)沟通是前提;(2)协调是手段;(3)反馈是保障;(4)责任是关键;(5)决心是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