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说论语
3143200000024

第24章 泰伯篇(1)

原文与译文

【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三弟季历,百姓简直不知该怎样来称赞他。”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只是表面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表面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刚强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犯上作乱;只是直率、坦诚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百姓就会大兴仁德之风;君子如果不忘旧朋,百姓的人情就不会冷漠、淡薄。”

【原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是否有损伤)!《诗经》中说:‘要小心谨慎呀,就好像站在深渊的边缘,就好像踩在薄冰的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会再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的时候,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悖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原文】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曰:“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一样,被人冒犯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做过这样的事情。”

【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不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定、刚强而有毅力,因为其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难道不是责任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这难道不是路程遥远吗?”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人生的修养始于学习《诗经》,立于学习礼制,成于学习音乐。”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对于百姓,只能使其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美德和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心意还不转到求官、求俸禄上去,这是很难得的。”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正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更是耻辱。”

【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个职位上的事。”

【原文】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结束,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这种人怎么会这样。”

【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某样东西那样迫切,即使赶上了又担心失去它(学到以后还生怕忘掉)。”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而不参与享受。”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

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大臣。”

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周武王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男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以后,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仁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原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自己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自己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把祭祀时的衣服做得极其华美;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狭小,而致力于兴修水利、开挖田间水道。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