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3145200000020

第20章 时与位

易经强调“时位”须得当,如得时又得位则大吉大利;反之,失时失位则不吉不利。

易经上、下经卦合一共六爻,以一、三、五爻为阳位,二、四、六爻为阴位。阳居阳位,阴居阴位,为当位或得位。又认为上下卦之中位即二、五爻为“中正”之位。如第五爻位为阳爻所居,则既“当位”又处“尊位”,称“九五之尊”,相当于帝皇之位了,当然吉利无比。

2009年7月1日当代中国两位学问大家季羡林、任继愈同时病逝。两老相差五岁,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享年都九十多岁,也可以说是同时代人。又看互联网,知有许多评论。大致说来,季老较风光,任老较冷落。何哉?原因多方面,但肯定与“时位”的“位”有关系。两位都是北大教授,而季老曾任北大副校长,又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老只是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国家图书馆馆长。两位的学术研究也各有所专长:任老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国学方面成就卓越、影响深远;季老侧重于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无人可及。然而,社会一定要把“国家大师”的尊号送给季老,他要推也推不掉。这就可能与季老所处的“位”较高有关,参与的社会活动较多,社会影响较大,而社会的争议也较多了。

可见,是否“得位”很重要。同一件艺术珍品,放到厕所里和放到展览馆里是大不一样的。孔夫子的道德学问在他那个时代算是够高深的了,然而他不得其位或不愿谋位,则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也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叹!

“位”与“时”互相联系,时位都恰当,就是既得其时,又得其位,一切都没有问题。相反的,如果不得其时,又不得其位,那一定不行。老子对孔子说:“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以行。”所以,如何识时、适时,如何进退,这是人生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易经》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与时偕行”。孟子也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时位不属于你的,就在那里不要动了;时位属于你的,则可大胆行事。

“得时”与“得位”相比,也许“得时”更重要。古诗云:“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当“时来运转”,英雄人物顺势而动,合乎“天时、地利、人和”,创大业,建大功,可大有一番作为;而当“时去运去”之时,即使英雄人物也由不得他,行动受阻,导致失败。时势和英雄互有影响,但毕竟是“时势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