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电视综艺节目编导
3150800000008

第8章 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特征与创作原则(1)

一、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特征

电视的综艺性节目是综艺与电视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综艺相比较,它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不同,又会使受众的审美环境、审美方式乃至审美心理发生变化。从传播角度考察电视综艺性节目的特征——

(一)包容性特征

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过与其他节目相比,综艺节目的包容性更强,也更富有特色。从艺术品种方面看,它可以包容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电影、雕塑、建筑等一切艺术门类;从题材内容方面看,远至上古的神话传说,近至我们身边的琐事,乃至对于未来世界的幻想,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从文化层次方面看,它既可以是精英综艺,也可以有大众综艺,几乎所有层次的综艺都可以在广播电视的综艺性节目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此外,综艺性节目的品种、样式也是十分丰富的。

它既有欣赏性的、娱乐性的,也有知识教育性的、报道评介性的和社会服务性的。

综艺作为元素进入电视这个传播系统之后,经过交互作用和再度创作,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了独自存在时所不曾有过的性质和功能,并成为综艺节目的一个部分。包容意味着兼收并蓄,意味着融合,意味着百花齐放和丰富多彩,意味着一个新的艺术品种——综艺节目的诞生。包容性是电视综艺节目性节目的特征之一。

综艺的社会功能或社会作用,是文学艺术家和综艺批评家长期谈论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欧洲文坛关于“为艺术而艺术”同“为社会而艺术”的分歧,大约可以称得上是关于综艺社会功能的很有代表性的争论。自从马克思主义综艺学说在我国文坛占据主导地位以后,“为人民而艺术,为社会而艺术”的主张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综艺的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也已为多数人所认定。综艺节目是社会综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用,总的来说和社会综艺自然也是一致的。

(二)艺术性特征

综艺节目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性,它不同于新闻节目。新闻节目要真实、客观、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而综艺节目可以虚构,以典型、艺术地再现生活。正像真实性是新闻节目的灵魂一样,艺术性是综艺节目的灵魂。综艺节目的艺术性体现在它的形象上。电视综艺是用画面和声音结合塑造形象,通过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地描述大千世界的变化,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电视综艺节目的审美特征还体现在它的鼓励性和感染力上。它通过声音和画面形象的典型特征和感情因素去撞击观众的心扉,并使之产生共鸣,达到审美、娱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现实性特征

电视综艺节目不是文学艺术在电视媒介上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电视化思维和电视的技术手段加工、选择和重新创作,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并赋予它新的现实意义。

电视综艺的现实性首先集中体现在它的题材上。电视综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传播舆论、影响公众舆论。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要反映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时代大潮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典型。即使是历史题材和外国综艺题材的综艺节目,也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些题材的综艺作品对现实有启迪、警世或借鉴作用,能为现实服务,为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服务。此外,电视综艺节目还要配合各种活动,如各种节目庆典活动、宣传活动,乃至国事活动、外交活动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时间性。

电视综艺节目的现实性还体现为突出显示和强调综艺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由于电视媒介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综艺节目创作要选择综艺作品即以选择精品为主,并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电视综艺节目的现实性还体现在它的“新”字上。节目内容新,形式也要新,节目的表演者也要新。往往是一台新节目,造就一群明星,发现一批新人,给综艺界带来新的气象、新的风格和新的思路。

(四)娱乐性特征

电视是一种大众传媒。大多数观众收看综艺性节目的第一欲望常常是娱乐。人们经过一天的紧张劳动之后,打开电视机,看一段相声、一首乐曲或是看一个电视剧,首先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如果我们的综艺性节目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个欲望,恐怕就很难吸引大多数受众听下去、看下去。即使你的节目很有“水平”,很有“意义”,群众不买你的账,也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娱乐作用,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有一个时期,“娱乐作用”的名声似乎不怎么好。一提到“娱乐”,有人就认为是提倡玩乐,是不务正业,甚至认为是“追求低级趣味”、“追求感官刺激”。

另一些人虽然并无这种偏见,但说到“娱乐作用”,总不如谈论“宣传”、“鼓舞”、“教育”作用来得理直气壮。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对于“娱乐”,古今中外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却很少见到有人把它和低级趣味等同起来。当然,我们并不主张把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等同起来。事实上,不同的艺术种类、艺术样式乃至每一个具体节目,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有区别。例如,有些综艺性节目通俗易懂,娱乐性较强,同时又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有些节目艺术性较高,娱乐性较强,但并无深刻的思想内容,很难说有什么鼓舞、教育作用。当然,也有一些节目,思想内容精深,艺术水平也高,但却没有多少娱乐作用。综艺艺术是丰富多彩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高雅、博大、精深的作品当然可以播出,应当播出;可供休息、娱乐,能够使人精神松弛的作品也应该播出。电视既然面向广大群众,那么,它所播出的综艺性节目也应当以寓教于乐的作品为主。

(五)社会教育特征

综艺与社会生活是“泉”与“源”的关系,社会生活是综艺之源。综艺表现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高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综艺和社会生活又是一种辩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生活是综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综艺对社会生活又会产生反作用。积极的、进步的综艺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消极的、落后的综艺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综艺节目必须通过其宣传,对社会发展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艺性节目的社会教育作用,应当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是单一的,如政治方面、思想方面、道德方面、社会历史方面、科学文化方面以及文学艺术修养方面等等。就思想教育方面而言,又是多层次的,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国际主义以及在社会群体生活中应该提倡的某些思想、观念、精神等等。

综艺节目应当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教育作用,力求丰富多彩。不应当把“教育”理解为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肯定在综艺性节目中占重要地位,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受众中还有相当多的人对于自己祖国的历史和现状不甚了解,对于现今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状况知之不多,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

综艺性节目通过形象和典型发挥美感作用,又通过形象和典型发挥教育作用。比如,善良、美好的形象让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使人在感情上、精神上得到一种高尚的美的感受,同时也就给人以熏陶和教育;邪恶的形象让人感到可恨、可恶,同时也就可能激起人们与之斗争的力量。正因为如此,许多理论家把文学艺术称作“生活的教科书”或“生活的百科全书”。

电视综艺节目是收视率较高的几类节目之一。调查表明,许多地方的收视率排行在前四位,甚至名列榜首。它的受众异常广泛,它的内容街谈巷议,它的形式喜闻乐见,这些无不说明综艺节目已成为电视文艺中的主流文化。

这种主体地位和收视强势,不仅要求编导者自觉地把向观众提供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各种文艺节目作为自己的主导思想和创作指向,传播健康益智、寓教于乐的精品节目,更应是创作者和编导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事实上,电视综艺节目已经承载着对受众的多项宣传使命和传播任务。

第一,是党的文艺思想、导向意识的传播——它的所有节目无不体现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的宗旨;第二是先进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成果的传播——综艺节目创意的时尚性、前瞻性,精品意识的追求,最新艺术形式的引入,对优秀艺术和先进文化的学习、借鉴,无不体现这一点;第三是大众文化的传播——也即综艺节目中的“俗文化”类内容,说平民、演平民、平民演的节目;第四是新观念、新思维的传播——它的许多创作节目和交流、移植、改造节目,往往注入了时代的人文意识、前卫的鲜活因子和思维的全新理念,给受众以新的启示和新的思考;第五是多种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这是综艺节目“综合”属性所具有的优势,不仅让受众欣赏各类文艺节目,同时也广泛传递其他知识和信息;第六是审美取向的传播——以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总体风格,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节目内容,以及光、电、色、声、画的综合艺术效应,让人们赏心悦目,给受众以美的享受和愉悦。

二、电视综艺节目创作的基本原则

综艺节目的社会职能和作用可以归结为认识作用、思想教育作用和美感教育作用三个方面。即通过听觉、视觉欣赏综艺节目,帮助人们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健康的审美观点,鉴别真伪、善恶、美丑,并达到愉悦情怀和身心的目的。综艺节目有独特的创作要求。

综艺节目创作即综艺节目的制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大众性原则

综艺节目的首要任务应当是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在工作、学习和劳动之余能够得到美的享受和娱乐休闲。因此,制作综艺节目时,首先要从广大观众对综艺节目的需要出发,充分运用电视的各种表现形式,制作出为观众所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综艺节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