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3153200000008

第8章 漆器的破茧而出(2)

从出土的漆器情况来看,殷商时期漆器,其制作工艺水平在稳步发展,用途慢慢扩大。主要器物有豆、碗、杯、案、钵、觚、盘、长盒、圆盒、罍、鼓等,很多带有青铜器形的影子。漆器的纹饰也深受青铜文化的影响,花纹有饕餮纹、雷纹、夔纹、蕉叶纹等。漆色为红、黑二色,一般以朱漆为地,用黑漆涂成花纹。漆面乌黑油亮,朱地细腻,花纹纤细,比例匀称,表现了当时在晒漆、兑色、髹饰等方面的进步。河南罗山天湖商代墓地出土的黑漆木碗,根据木胎纹可以看出它是用结实的边材旋制而成的,也是已知最早的一件车床旋制木胎漆器,漆型规整,碗口至底部弧度自然光滑,可见当时制做水平的提高。

殷商时期,人们还在漆液里掺进各色颜料的同时,在工艺技法有重大突破,贴金、雕刻、镶嵌工艺开了汉唐“金银开脱”工艺的先河。河北藳城台西村遗址中发现圆形漆盒,有一段半圆形的金饰片,正面阴刻云雷纹,背面有朱漆痕迹,显然是原贴在漆盒上的金箔,将我国漆器镶嵌金箔工艺的出现时间提早到商代。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遗址发现有一面雕花、一面涂朱的木椁板印痕,纹饰优美;浅刻浮雕当时是铜器上的加工方法,也被运用到漆器制作上。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漆器残片中,在木胎上雕饰饕餮纹,有的雕花涂色加松石镶嵌;在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王陵发现的漆绘雕花木器中,还有磨制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蚌壳、蚌泡、玉石等镶嵌。表明当时漆器的制作工艺相当精致,漆绘、镶嵌等技艺也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证明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漆器已经出现了螺钿工艺。

第三节西周漆器

西周时期,漆器工艺承袭商代传统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漆器制作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这一时期,漆器制作已脱离木工成为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与当时工艺技术最高水平的青铜器相比,也并不逊色。西周时期的漆器发现较多,出土的有浚县辛村、陕西长安普渡村、张家坡、蕲春毛家咀、洛阳庞家沟和北京琉璃河等地。不过,西周的漆器同商代状况相似,同样由于大部残坏而不能看到完整形象。

与商代漆器相比,西周漆器的造型更为丰富,主要器物有杯、豆、罍、觚、壶、簋、盘、俎、匕等,其中以漆豆居多。纹饰有饕餮纹、夔纹、雷纹、圆涡纹等。图案多以兽面为主,以几何图案为辅,还出现了彩绘凤鸟纹等新创图案。纹饰布局合理,线条均匀,色彩对比鲜明,反映出这一时期娴熟的绘画技法和浑厚典雅的装饰风格。《考工记》中,在“轮人”、“弓人”中多次提到漆饰,可见当时的漆器制作已有一定的规模,可能还出现了不同的分工。

在商代以前,漆器的颜色以朱色为主,从西周开始才有了黑地。虽然人们已能调制紫、褐、蓝等颜色,但漆器的本色调仍然沿袭“朱画其内”、“墨染其外”,时代特仍十分强烈。黑色有沉寂之感,红色则撩人心魄。髹漆人把两种色大胆用在一件器物上,一冷一暖,一静一动,使其在强烈的对比中构成了层次变化,形成独具一格的装饰风格和魅力,既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又令漆器拥有了一种曲雅、淳朴、庄重的品位,让人看了有心神焕发的感觉。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中也发现大量残破漆皮,一种棕色的漆皮薄如纸,微透明,多附在椁板上;另一种是在深色上加涂红色或以红、黑二色相间绘云气、草叶、鳞虫、几何形等纹样。当时朱绘漆器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在继承商代工艺的基础上,西周漆器有了新的发展,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基本包括了制胎、雕刻、髹漆、彩绘、镶嵌等后世漆器制做的主要工序。胎体制作主要以斫、剜、凿、磨手法为主。小型的器物一般由整块的木料制作而成,大型的器物则是分开加工各个组成部分再黏结组合成型。这一时期漆器胎体一般较厚,但也有少数沿袭了商代晚期出现的薄胎,开创了之后夹纻胎漆器的先河。

螺钿工艺历史悠久,渊源于商朝的漆器,但真正意义上的螺钿工艺始于西周漆器。西周漆器胎骨以木胎居多,且广泛采用镶嵌螺钿,成为主要装饰技法之一。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的琉璃河燕国墓地发现有豆、壶、杯、盘、簋、俎、彝等漆器,除了朱画之外,还用贝壳、金、玉等材料装饰嵌入漆器,构成纹饰,是螺钿工艺发展的早期作品。1964年在洛阳庞家沟西周墓中出土镶嵌蚌泡漆器托(可能是漆豆),在西周国都所在的陕西长安丰镐地区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漆器,在残存的漆皮上也有很多镶嵌有蚌片图案。还有雕花漆器,是木胎上雕刻出花纹图案再涂漆,使图案呈现出浮雕式样,与后世的雕漆效果有相似之处。

这一时期的漆器是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王朝建立后,为维护奴隶制度统治的等级和秩序,加强了礼制的规范以及等级的严格划分。这反映在漆器的制作、装饰等方面也都要符合礼制。《礼记·燕义》中记载:“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这在考古发现的墓葬中得到印证,漆俎、漆觚和漆豆等作为礼器,经常与青铜器和玉器一起构成组合放置墓中。西周漆器绝大多数出自大、中型墓葬,拥有者生前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漆俎、漆豆等才在地位稍低的大夫、上卿之列的贵族墓葬中发现。另外,在《春秋·穀梁传》中有“天子丹(朱红色)、诸侯黝垩(黑白色)、大夫苍(青色)”的记载,表明漆器的色彩也要符合礼制的规定。这种秩序感和等级观念造就了西周漆器独特的时代特点与艺术美感。

知识小百科

出土漆器的保护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汉代以前的漆器多是考古发掘出土的。出土漆器有干坑漆器和水坑漆器之分。干坑就是从干燥的地方出土,一般多在北方。水坑则是从水下或有积水的地方出土,这类漆器南方较多。针对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保护。

对于北方干燥地区出土的漆器,主要的保护是使漆皮回软,并加固,使漆皮能回贴在胎体上。回软的方法是将水、乙醇、丙三醇混合做成回软剂,使温度保持在40-60℃之间,将漆器放入混合液中。经过处理的漆皮在回复到室温后能有较好的塑性和弹性。对于不宜置入液体中回软的漆器,可采用涂敷热回软剂的方法处理,只是时间较长。对回软后的漆皮还要进行加固修复,方法是用聚醋酸乙烯乳液、聚醋酸乙烯酯丙酮溶液及聚丙烯酸乳液来加固漆皮。对于内胎已糟朽的漆器,填充以分子量为4000或6000的聚乙二醇或PB-72。

对于水坑出土的饱水漆器,必须进行脱水处理,如果任其自行干燥,漆器会收缩、变形和开裂,甚至全部毁坏。对饱水漆器的脱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出土漆器的脱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缓慢干燥法。适用于含水率较低(60%以下)、腐朽情况不严重的漆器。传统方法是用宣纸或纸屑包裹漆器,把漆器内水分吸取出来,或用马口铁(塑料盒也可)做成若干层的套盒,将漆器放在最里层,逐渐阴干,等等方法。总之,干燥过程要控制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

化学方法控制缓慢脱水。做法是将漆器存放在相对湿度递减的一系列封闭容器中,各容器中分别盛放硝酸钾、氯化钾、氯化钠、亚硝酸钾、硝酸镁饱和水溶液,在21℃的温度下它们的相对湿度为94%、86%、76%、66%、53%。

醇-醚连浸法。将漆器浸泡在水和乙醇或甲醇溶液中,浓度由低到高逐步递增,直到无水乙醇。用比重计检测器内水分完全被无水乙醇或甲醇取代时,再用乙醚或石油醚置换醇。当醇全部被乙醚或石油醚取代后,将器物取出,在室温或真空状态下,将醚从漆器内挥发出去,使漆器定形。此法适用于处理质地稍好的器物。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部分漆器,即是采用这一方法脱水成功的。处理质地甚差的漆器需采用醇-醚-树脂连浸脱水法。

聚乙二醇渗透加固法。将漆器的部分漆皮揭开,放入聚乙二醇水溶液,水温控制在45~50℃之间,使聚乙二醇逐渐渗入器物内部。当漆器中的水分被聚乙二醇替代时,取出器物,用湿热毛巾擦去器物表面多余的树脂,放在干燥通风处,冷却晾干,直到恒重为止。

氨醛树脂渗透加固法。用树脂溶液或单体溶液浸泡漆器,取代木胎内的水分。固化后器物便可得到加固定形,强度较高。

冰冻真空干燥法。利用水分子能直接从固体状态变成气体的原理,将饱水漆器进行低温速冻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以达到脱水定形的目的。为防止破裂,先用叔丁醇溶液将器物内的水分置换出来,再在温度-20℃的条件下快速冷冻,进行真空干燥。

出土饱水漆器的脱水方法还有:γ射线辐照聚合法、临界点脱水干燥法、电冰渗透法、明矾渗透加固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