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皮影戏(阅读中华国粹)
3155500000011

第11章 江汉平原皮影戏(1)

第一节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历史

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位于长江中游。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它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江汉平原上演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诞生了多位历史名人。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艺术特征的皮影戏。江汉平原北依长江,南贯汉水,皮影戏在这里找到了滋生和繁荣的土壤。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兴起,最早的史料记载是《沔阳县志》,“早在明末清初,沔城一带凡办会事、谢神就有唱皮影戏的习惯,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和雕镂的特色”。据最新发现。渔鼓道情与皮影二者是相伴的,渔鼓道情是听觉,皮影是视觉,从两者的流传互为因果、相互依存来看,皮影出现的时间可能始于唐代:因为据1989年出版的《天门县志》记载,渔鼓是“始于唐代,流传至今”。

道情是我国民间说唱艺术中的一种,其渊源可以远溯至唐高宗时的“道调”,那是祭祀老子(被视作道家教主)的唱词。元明散曲里宣扬道家思想的曲子,也可看做是“道情”的流变,一般都是道士唱的。道情是道教的产物。昔日天师道徒所集聚之雍、益二州,既是我国道教的发源地,也应是道情的发祥地之一。因此,可以说道情是汉江流域文化孕育出来的一个民间说唱艺术品种。

道情一词始见于南宋,到元代其形式趋于稳定。彼时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道情,不仅能独立演唱,也在元杂剧《岳阳楼》、《竹叶舟》等剧中穿插演唱。因其用渔鼓伴奏、简板击节,故道情亦别称作渔鼓,或道情渔鼓连称,或连称渔鼓道情。

道情是道徒必备的一种谋生技艺,不仅道士化斋时要唱,而且道姑化斋时也唱。他们既唱“修行的话”,也唱“感慨的词”。随着道情题材的扩大,道情的作者和演唱者也在扩大。乾隆年间,由于一批文人雅士介人道情创作,使道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郑板桥到湖北钟祥县探访朋友毛子霞(时任钟祥县令)时,在钟祥写作了道情十首,并首先在汉江之滨的钟祥流传开来。时人谓之“板桥道情”,他自谓之“旧曲翻新调”,唱段也由序、词、尾声三个部分组成。

乾隆之后,道情有了更大发展。促成道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间艺人的加入。由于他们的加人,道情开始走出道观,进入茶肆里巷。道情队伍主体已不再是身背葫芦,云游五岳的道人、道姑,而逐渐变成城乡各色的艺人等。艺人的加入使得道情的曲目有所拓宽,其唱腔也逐渐由朦胧虚幻、“飞驭天表、游览太空”的“仙乐”而被各地的世俗音乐所取代。

约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汉江流域及江汉平原上出现了以道情渔鼓为职业的艺人,其中知名的有被乡民誉为“沔阳渔鼓三根半筒子”的张洪显、皮思金、皮思银、刘泡等人(刘泡技艺稍逊,为“半根筒子”)。道光至光绪年间,江汉平原的道情渔鼓活动更是兴盛,道情渔鼓艺人既继承了道情的传统技艺,又发展拓宽了道情渔鼓艺术。他们除演唱传统的道教故事之外,也演唱由戏曲及话本小说移植来的历史演义和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的曲目,如《考朋案》、《十三款》等等。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鱼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起初,渔鼓道情被水荒穷人作为沿门乞讨卖唱来谋生和艺人演唱养家糊口的曲艺形式。清嘉庆年间,沔阳绣花堤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兄弟二人,因家乡十年九水,长期流落外地,怀抱渔鼓,手持简板,沿门苦唱乞讨,但总不得温饱。到清末(1900年左右),他们兄弟二人出于无奈,便设法用布鞋剪成人影子,仿外地皮影之模样,晚上用灯光映照,把影子贴在纱布上进行表演,以此招来观众,维持全家生计。皮氏兄弟这一创举,很快轰动了四方乡里,人们纷纷前往观赏,倍感稀奇。不久,乡村“头人”闻之,接住村落进行表演,后又有茶馆老板见之,急忙请往馆内……皮氏兄弟二人名噪一时,成为草台、茶馆之常客,皮氏兄弟这一独创,使渔鼓和皮影合二为一体,为沿门叫化的渔鼓艺人开拓了新的生活,师门晚辈一致公认他们为沔阳皮影之师祖。后来,皮影艺人又增设了活动舞台,硬片布景、电器设备、特技幻灯等设施。水、火、风、云、雷、雨等均可表现出来;影像也由原来的侧面单眼发展为半侧面双眼,把死眼睛、死嘴巴改为活眼睛、活嘴巴。女角色也一律由女演员演唱,从而改变了男演员把持皮影舞台的局面,使观众耳目一新。

据《天门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县城西门龙头湾的龚老大、龚老二拜京山县钱家场的蒋文举学艺,后回乡组织四人渔鼓皮影乡班,演唱《拷棚案》等。民国初年,龚班进入县聚兴茶馆,开始配上打击乐器,演唱各个朝代历史人物故事。民国36至38年,县里渔鼓皮影有4个班子,共16人。龚老大班坐班县城演出,在其他地方演唱的有横林的杨双林班、截河的孙元贵班和九真的夏华青班。解放后,渔鼓皮影的代表艺人杨双林先生为皮影戏的创新发展和队伍壮大作出过重大贡献,如今依然活跃的皮影戏艺人大多是他的弟子。20世纪50年代,杨双林由演唱皮影戏介入钻研皮影的雕刻,由于他兼通戏剧,熟悉舞台脸谱衣冠,所以,他雕刻的关公、包拯、焦赞等人物,花箭袖服饰都较前人细致、逼真。他不仅传艺带徒,促进了演艺队伍的发展壮大,还利用自己在皮影演艺界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了全县民间皮影戏汇演。江汉平原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看牛皮,熬眼皮”。它所叙述的是农民们不惜熬夜观看皮影戏的事。从一句俗言的产生,足见皮影戏这种古老的曲艺曾在民间植根之深,影响之广。江汉平原皮影戏获得过不少殊荣,1953年,皮影艺人龚本槐创作、演出的《武松打虎》在全省和中南局获得一等奖。抗美援朝期间,四位皮影艺人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鼓励将士们保家卫国。1988年,西德国家皮影代表团在沔阳观看了皮影戏后,索取两个皮影像带回国内,并陈列在该国博物馆内,而近些年,由于大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或年事已高,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导致许多技艺、流派失传,再加上观众断层,皮影演出团体锐减。在皮影重镇仙桃市,全市仅有皮影艺人近100人,其中仅有近20人坚持常年在农村演出,近30人在进行业余演出。如同其他皮影戏一样,江汉平原皮影戏也不复当年的繁华,不过,对这一宝贵遗产,国家还是采取了保护措施,2006年,江汉平原皮影戏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