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一个袋鼠的王国,有60多种不同的袋鼠。最大的是红袋鼠,站起来比人还高,个头第二大的是灰袋鼠,最小的袋鼠只有几厘米,可以轻而易举地握在手心里。
距今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有袋类动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
可是随着新生代(距今7500万年以前)的来临,有胎盘类动物发展了,有袋类动物显然不是它们的竞争对手,逐渐走向衰退或绝灭。只有澳大利亚因与其他大陆隔绝,成为有袋类动物的避难所,那里的有袋类在没有有胎盘类竞争的情况下,繁衍不息,家丁兴旺,成为澳大利亚的优势物种。今天的人们才能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看到袋鼠。可以说袋鼠在澳大利亚享受着国民的待遇,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在袋鼠出没的地区,都立有明显的标志,写明在多大范围之内有袋鼠活动,以警示司机提高注意力,避免撞伤袋鼠。
澳大利亚袋鼠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以大袋鼠和赤袋鼠最为知名。
它们体高可达2米,前腿短,后腿长。休息时,前腿下垂胸前,后腿和粗大的尾巴着地,组成一个牢固的“三脚凳”坐在那里。袋鼠不会行走,只会跳跃,或在前脚和后腿的帮助下奔跳前行。它们属于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它们强壮的后腿既是行动的工具,又是防御的武器。当被敌害追赶时,袋鼠有它们独特的反击办法。它们背靠大树,尾巴柱地,用有力的后腿狠狠地蹬踢跑过来的敌害,别小看这一踢,轻则被它踢破脑袋,重则致敌害于死。跳跃时,后腿一用力,一步可跳6~7米远,快速跳跑时,每小时可达65千米,遇到两三米高的障碍物,可轻松地一跃而过,真可称得上是动物界中的弹跳冠军了。在欧洲的一家动物园里,有一次一只大袋鼠突然一跃而起,越过两米多高的围墙,跳到隔壁的河马池旁边,用前爪抓伤了河马的鼻子,吓得河马不知所措。
袋鼠,顾名思义,身上有个袋子。这袋叫育儿袋,位于腹前,用以哺育早产儿。以大袋鼠为例,它怀孕期仅33天,最长也不过40天。
幼仔产下时,身长不到2厘米,体重不到1克,后腿还被胎膜裹着,根本不像兽类,活像一条小蚯蚓。好在袋鼠母亲有个育儿袋,并在临产前已把袋内清理,还用舌头从尾根到育儿袋之间的肚皮上舔湿一条窄通道,幼仔就沿着这条小路艰难地爬进袋里。然后好不容易找到乳头,于是叼住不放,乳头也随之迅速膨大,紧紧堵满幼仔的口,幼仔就这样悬挂在乳头上。幼仔不会吸吮奶水,主要靠乳房自动收缩,将奶液压射到幼仔口中。小袋鼠就这样在母亲的育儿袋中生活约230天,才能最后离开母体。有意思的是,前一胎袋鼠出生刚刚两天,母袋鼠又发情、交配,怀上第二胎。这第二胎在母体中暂时停留在休眠状态,待上一胎袋鼠成熟离开母体或死亡后,它才开始继续发育,经30多天后产出。如此周而复始,成年母袋鼠的子宫里终年怀崽,这是动物界中非常罕见的。
2.憨态可爱的考拉
在澳大利亚,考拉的声望可与中国的大熊猫相媲美,也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物种。考拉英文叫Koala,来源于土着语言,意思是“不饮水”。当土着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观察到这种动物从不饮水之后,故取此名。那么,考拉生理所需的水分从哪里吸收呢?原来,考拉从它们的食物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因为考拉很少下树觅食,又无需饮水,终日只是不断地吞嚼桉树叶而已,从中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因而能够一生不饮水,它们只在生病的时候才喝水。
考拉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长着一张胖胖的孩子脸、一只黑油油的鼻子、一双滴溜儿转的圆眼睛和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加上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皮毛,总显得那么憨态可掬,滑稽可爱。它几乎整天都昏昏欲睡,一天的睡眠时间在18小时以上,无论在哪儿看到考拉,几乎都是攀坐在树杈上打瞌睡,难得见其行走。
为何考拉总是睡着呢?这是因为考拉对食物非常挑剔,虽然胃口很大,但是食路狭窄,只吃桉树叶。一只成年考拉每天可以吃掉1千克左右的桉树叶。桉树叶含纤维高营养低,且对其他动物来说,还具有很大的毒性。为了适应这一低营养的食物,考拉进化出了一套新陈代谢缓慢的系统机制,从而保证食物可以长时间地停留在考拉的消化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去消化。考拉这种几乎整天都昏昏欲睡的状态,实际上是它们在长期进化进程中形成的适应低营养的食物,同时节省能量消耗的低新陈代谢适应机制。它能让考拉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能量,保存体力。
考拉四脚较短,它的绝活儿却是从一根树枝上纵身跳到几米远的另一根树枝上,敏捷灵活。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由于长得肥胖,考拉显得很臃肿。全身长满银灰色的毛,柔软厚实,这对它们保持温度的稳定很有利,下雨时还可以当雨衣用。考拉虽有一双大眼睛,但视力不佳。两只长满密毛的大耳朵,竖在头部的两边,显得格外神气。滑稽的是它那厚而无毛的鼻子,好像在脸部中央贴了一块厚厚的灰黑色毛皮,令人忍俊不禁。
考拉宝宝需要花6个月时间才能长出全身的毛。当它从育儿袋里探出脑袋时,也就意味着断奶的时刻到了。这时,考拉妈妈就开始从尾部分泌出特制的食品喂养自己的孩子。吃这种食物时,小考拉会从育儿袋里探出身子,把鼻尖靠近妈妈的肛门,直接进食。由于桉树叶里含有难以消化的纤维、油分和毒素,所以桉树叶并不合适作为刚断奶的考拉宝宝的食物。只有通过考拉妈妈长达2米的盲肠分解消化,才能分解出易消化且安全的“婴儿食品”。
考拉性情温和,平时看上去总是面带笑容,所以十分讨人喜欢。
除了它的奇特外貌和与众不同的习性外,它还能和人友好相处。考拉对人十分亲热,人们可以任意搂抱和背驮一只幼仔考拉。考拉不易发怒,一旦被激怒,便会发出婴儿似的哭啼,煞是惹人爱怜。考拉通过发出的嗡嗡声和呼噜声交流,也会通过散发的气味发出信号。桉叶汁多味香,含有桉树脑和水茴香,因此,考拉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馥郁清香的桉叶香味。考拉也带给人们一种欢乐、祥和与安定的感觉。
3.最原始的哺乳动物——鸭嘴兽
在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奇特的哺乳动物-鸭嘴兽。说它奇特,是因为地球上实在找不到另一种比鸭嘴兽的外表更加“四不象”的动物,也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像鸭嘴兽一样引起过众多的学术争端。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
鸭嘴兽实在是有些“不伦不类”。如果说它是兽类,它却是靠下蛋繁殖后代;如果说它是爬行动物,可它孵出的后代均靠哺乳喂养。这不仅使生物学家们伤透了脑筋,就连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也大为不解。
1843年,一位朋友告诉恩格斯,在澳洲有一种奇特的动物,叫鸭嘴兽,它们是哺乳动物,可以用卵来繁殖后代。朋友还把鸭嘴兽的蛋拿给恩格斯看,恩格斯看后哈哈大笑地说,鸭嘴兽既然生蛋,就不一定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恩格斯这次判断错了。鸭嘴兽是一种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它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还保留着一些爬行动物的特征。它虽然下蛋,可是身上长着密密的绒毛;从蛋里孵出的小鸭嘴兽,是靠妈妈的奶汁长大的。这两点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不久,恩格斯认识到自己错了,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坦率地承认错误,并说要向鸭嘴兽道歉,请鸭嘴兽原谅自己的傲慢和无知。
鸭嘴兽是卵生动物,不过它却靠乳汁养大后代。所以,动物学家们最终认定鸭嘴兽是一种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早在1.8亿年前的侏罗纪鸭嘴兽就出现了,那时它们分布很广。可是到了7000万年前,许多进化更加先进的哺乳类动物大量繁殖,导致这种古老的动物逐渐绝灭了。但生活在澳洲大陆的鸭嘴兽却很幸运。由于地壳运动,澳大利亚同其他大陆分开了。所以,后出现的哺乳动物就不能到达这块陆地。鸭嘴兽的祖先才得以在此生息繁衍,并且一直保存着原始的卵生状态。
鸭嘴兽一般生活在河岸附近,用它那坚硬的爪子在河边挖掘洞穴,并在里面筑窝。白天在洞内睡觉,傍晚出来下水捕食。它那扁扁的嘴很像鸭子,但不同的是,鸭嘴兽的嘴有传递触觉的神经,可以弯曲,对振动也很敏感,并不像鸟类的喙是坚硬的角质。它那对小而亮的眼睛长在头的高处,既可以看清两岸,也可以扫视天空。在鸭嘴兽胖胖的身体外面披着一层褐色而有光泽的密毛,这种毛入水时不会透水,出水时也不会被水濡湿。它身体后面的大尾巴扁平而又有力,起着舵的作用,可以帮助它快速潜泳。鸭嘴兽的四肢又短又粗,五趾间有蹼,特别是前肢的蹼非常发达。在陆地上的时候,它会把蹼合起来。
而当它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把厚蹼展开,活像是几个大桨。雄性鸭嘴兽后腿上还有一枚弯曲的毒距,和蝰蛇的毒牙很相似,带有致命的毒液,能致人于死地,所以在接触时,应该倍加小心。
它们是游泳高手,会成群结队在水中悠游。
在游泳时它们的眼睛和耳朵由肌瓣闭塞,靠非常发达的触觉寻找食物。鸭嘴兽捕食的时候通常会紧闭双眼,迅速潜到河水里,擦着河泥向前行进,依赖敏锐的嘴去寻找食物。大概两分钟以后,它口腔里额袋状颊囊就会装满食物。这时,鸭嘴兽就会浮出水面,睁开眼睛,贪婪地享受美味。它最爱吃虾、蚯蚓、昆虫的幼虫以及软体动物。鸭嘴兽的胃口很大,每天至少要吃掉1200条蚯蚓和50多只小龙虾。
鸭嘴兽是原始的卵生哺乳动物,雌性生下的是软壳蛋,并且像鸟一样地伏孵,经过10天左右时间,幼兽破壳而出。此时的幼兽仅长3厘米,眼睛看不见东西,也没有尾巴。雌鸭嘴兽没有奶头,只在腹部有小孔,喂奶时仰卧,幼兽爬到母亲肚子上吸奶。鸭嘴兽对水质污染非常敏感,只生活在没有污染的淡水中。
4.海洋生物的乐园——大堡礁
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包括上千个珊瑚岛礁和沙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美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名称的由来与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有关。
1770年6月,库克船长驾驶“奋斗”号作环球考察时,他的船只陷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和珊瑚礁的泻湖之间动弹不得。尽管极力想办法摆脱,“奋斗”号还是搁浅了。库克船长只好率领水手上岸修理船只,在停留期间他考察了珊瑚礁群,并为这些珊瑚礁群起名为“大堡礁”。
在大堡礁的400多个珊瑚群中,有300多个是活珊瑚,因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营造如此庞大“工程”的是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
珊瑚虫最早出现在约4.7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中期。珊瑚虫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的水域里,水质必须洁净。澳大利亚东北岸外大陆架海域具备珊瑚虫繁衍生息的条件。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喜集体生活。珊瑚虫常常分泌出一种碳性物质,这种物质与珊瑚虫石灰质的骨骼及单细胞藻类的残骸混合、堆积,形成礁区。它们有的在水面以下,有的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的珊瑚群就是海岛。第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日积月累,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骸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在一起,逐渐堆积成巨大的珊瑚礁体。
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礁体每年仅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达数百米,说明这些“建筑师”们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这里景色迷人、险峻异常,水流复杂,不但生活着400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而且大堡礁海域还生活着大约1500种热带海洋鱼类,聚集的鸟类有242种。这里还是大绿龟等濒临灭绝动物的栖息地。肥大的海参在蠕动,大红大黄的海星在爬动,奇形怪状的蝴蝶鱼、厚唇鱼穿梭如织,还有近1米的大龙虾、释放毒液的石头鱼。这里是鸟类的乐园,成群的海鸟如云遮空,更为大堡礁增添勃勃生机。
大堡礁群中,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有红色的、粉色的、绿色的、紫色的和黄色的。
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似开屏的孔雀,有的像雪中红梅,有的浑圆似蘑菇,有的纤细如鹿茸,有的白如飞霜,有的绿似翡翠,有的像灵芝……更多的未可名状,形成一幅千姿百态、奇特壮观的天然艺术图画。
珊瑚礁群平时大部分隐在水中,只有低潮时略露礁顶。各色的珊瑚礁以鹿角形、灵芝形、荷叶形、海草形在海底扩展美丽的身躯。这里分布有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
约有350种珊瑚虫与水母有亲缘关系,每个珊瑚虫的嘴周围长着一圈触须,从海水中吸取碳酸钙,变成石灰质的外壳,无数外壳累积起来便成为珊瑚礁。
在人们眼中,珊瑚礁美丽和安详,其实它们中间经常发生争夺食物和空间的搏斗。珊瑚分为软珊瑚和硬珊瑚(能建造珊瑚礁)两大类,形态各异,大小不同。有的珊瑚像鹿角,有的像鞭子,有的像扇子,有的很结实,可以禁得住浪涛冲击,有的则只能生活在最平静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