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乔木传(套装共2册)
3164500000024

第24章 在西柏坡(3)

18日,毛泽东就《发表曾泽生起义消息问题》致信胡乔木:“此件即发,写十八日的日子。因为郑洞国及新七军本日已经投降,今晚我再送材料给你,写一新闻以便明日广播。”当天,毛主席还指示胡乔木:“淮海方面,在碾庄完全歼灭前,不要发作战消息。碾庄全歼时,亦可迟一二天发消息。”20日,胡乔木为中央军委起草毛泽东、朱德致在淮海战役前线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军队何基沣、张克侠部的电报。

11月21日,毛泽东指示胡乔木写一篇驳斥蒋介石要求美军保护的声明:“乔木:蒋介石现向杜鲁门要求军事保护,不只是和美商量共管上海问题。关于上海问题的声明如尚未发请不要发,可考虑发一驳斥蒋介石要求军事保护的声明。写一正式简短声明。”22日,胡乔木即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日就南京国民党政府要求美国政府给予军事保护一事发表重要声明》。声明指出:“蒋介石和整个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正力图把他们的垂死的统治放在希望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美国政府如果派出其军事力量对于国民党政府实行无论是全面的或是局部的保护,均为对于中国神圣的领土主权之武装侵略,其一切后果应由美国政府担负。中国共产党及解放区民主政府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愿与一切外国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平等的友好的关系,并保护一切外国在华侨民包括美国侨民在内的正当利益,但是必须是保持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受任何侵犯。凡是与此种庄严立场相违反者,我们将坚决地彻底地反对到底。”

11月24日,毛泽东指示胡乔木:“(一)凡战事新闻不要表露今后作战意图。例如歼黄百韬后不要表露今后将打南面之敌。此点望注意。打锦州之后,不要表露我们将打辽西廖兵团。(二)对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之贺电已加修改,压两天再发,以免刺激蒋匪,增加其警惕性。(三)何张起义主要领导者是何,何基沣的名字以后应放在张克侠前面,李德全贺电发表时,张何的顺序请改为何张。”

同一天,毛泽东在读完历史学家吴晗送阅的《朱元璋传》修改稿后,致信吴晗,并委托胡乔木送还书稿。

这一段时间,毛泽东还就写一新闻公布黄百韬被歼、重新改写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讲话、写一篇描述中国革命形势的社论、关于《人民日报》第一版《太行结束土改的两种做法》新闻稿、中共中央关于祝贺淮海大捷的电文、酌发东北练兵消息稳住敌人等一系列稿件和问题,致信指示胡乔木处理。

11月30日,胡乔木起草了“新华社陕北三十日电”《关于“一二九”和“一二一”》,以问答的形式,结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现实,对“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历史作了回顾,充分肯定了这两大运动的历史意义。

12月4日,胡乔木将美国《芝加哥日报》记者雷文和在香港的三次谈话摘要报告毛泽东和党中央。毛泽东当即给***、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和胡乔木批示:“此种阴谋必须立即开始注意,不要使美帝阴谋在新政协及联合政府中得逞。”12月17日早晨,毛泽东还指示胡乔木:“不应到处鼓吹什么‘起义’,一切反动军队都应缴械,只许在紧要关头有特别作用的某些部队反正(也可勉强称之为起义),例如吴化文,曾泽生;某些原有联络的部队起义,例如何基沣,廖运周。此事请考虑通知一下。”

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举行“新年聚餐”。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向大家祝酒,勉励同志们努力工作,准备向长江以南进军,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一天,新华社发表了毛泽东写的元旦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宣告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1949年将要召集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月6日至8日,胡乔木列席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决议。这次会议,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了准备。

1月15日,胡乔木为中共中央起草电报《中共中央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李宗仁继任“代总统”。22日,胡乔木起草评论蒋介石退到幕后指挥的文章。

1月26日,新华社发表胡乔木撰写的评论《假和平与真和平》,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南京政府在“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已经如此无可争辩地成为全国的唯一国是”时,仍然“第一,尽力保存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势力,使之安然度过目前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以便在适当时机卷土重来”;“第二,歪曲八项条件的内容,使之由真和平的条件变为假和平的条件,并在这种假和平的基础上团结各种不坚定的和伪装的‘民主’分子,来形成一个对付真和平运动的堡垒”,准备继续作战。毛泽东对这篇评论作了八处修改,特别是在原稿所列蒋介石、陈立夫、谷正纲之外增加了一批首要战犯的名字,使这份名单达到21人,在国民党内引起巨大震动。同一天,胡乔木又起草了《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广泛欢迎毛主席声明,热烈讨论战犯名单》的“新华社陕北二十六日电”。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胡乔木为新华社撰写《北平解放》的新闻稿。北平解放的消息晚上正式广播。当天,还为“北平报纸创刊号应登稿件”问题,为中央起草致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的电报。2月1日,为新华社撰写评论文章《国民党怎样看北平和平解放》。

2月2日,胡乔木在西柏坡大礼堂作关于“近日来的时局与党的方针”的报告。同一天,胡乔木为中央起草《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电复民主人士的贺电》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贺平津解放电》。

4日,起草《日本侵华战犯冈村宁次的罪行》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国民党卖国政府将日本侵华战犯遣回日本的声明》两件“新华社陕北四日电”。

2月27日,新华社发表胡乔木写的时评《孙科原形毕露》,抨击南京国民党政府副主席孙科的反苏反共谈话。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加快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溃。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也逐步发生转移。从1、2月份胡乔木所写文电可见,他所领导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把迎接全国解放提到工作日程的中心位置上来。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胜利发展之际,对天津的总攻于1949年1月14日打响。经过29小时激战,活捉了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解放了天津这座坚固设防、重兵守备的大城市。和平解放古都北平已经指日可待了。胡乔木领导新华社为接收平津、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作准备。

早在1948年12月13日晚,平津战役发动之初,胡乔木就在新华社内部讲话,宣告平津已迫近解放,并宣布中共中央已内定的平津解放后党政军领导人名单。同时宣布,新华社组成以范长江为负责人的先遣队,去平津接收及办理筹备迁社事宜。先遣队定于12月14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