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贵知行
3165900000021

第21章 知行聚合在智慧里穿越历史(7)

长征时期耿飚的搭档杨成武说:“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喝足了瘾,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茅台酒不仅深深地留在了这些将军的戎马生涯记忆里,还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红军三渡赤水经过茅台镇,毛泽东、朱德派警卫员用四块银圆,向茅台酒厂买了两竹筒散装茅台酒,共庆娄山关战役、遵义战役的胜利。

在茅台镇遇上茅台酒以后,毛泽东就和茅台酒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他曾经用茅台酒为斯大林祝寿,在自己71岁生日时用茅台酒招待钱学森、王进喜等人,还用茅台酒招待过朝鲜***、日本田中角荣,美国尼克松等许多外国友人。

而说起茅台酒和周恩来的渊源,就必须说一说周恩来此前的一些经历。

周恩来一生最成功的就是两件事。

一件是知道谁能掌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谁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一件是全力辅佐他的选择对象,通过成就选择对象来成就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他的选择对象就是毛泽东,应该说历史首先选择了周恩来,然后通过周恩来选择了毛泽东。

无论是早期的古田会议,还是最为关键的苟坝会议,周恩来凭借自己的研判,依靠对毛泽东的信任,给了毛泽东和中国革命逆转生死的机会。

周恩来和毛泽东在广州结识,自从他们的人生在中央根据地彻底并轨后,周恩来就一直在努力调和毛泽东和众人的关系,一直到他们双双终老。

历史上的一幕又一幕,就好像冥冥之中给毛、周二人界定了角色一样。

宁都会议结束后,在毛泽东离开的时候,周恩来对毛泽东说:照顾大局、相忍为党。

遵义会议召开之前,毛泽东请周恩来这个“救火队长”在必要的时候给双方都消消气,还说谁看不到恩来同志的辛苦,谁就是不公道。

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自我的定位,定位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这是大局的需要,也是主动的磨合,磨合是一种很高的艺术。

长征突围渡过湘江以后,毛泽东逐渐走进了核心领导层,因而使得中国共产党和中央红军在1934年12月到1935年4月底这段半年稍稍有余的日子里,浴火重生、百炼成钢。

这一质变的取得与周恩来的个人作用是密不可分的。是周恩来靠着自己坚毅的精神、超强的判断能力和忍辱负重的胸怀,一再给予毛泽东最为坚强有力的支持,才最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凤凰涅盘。

在中共党内和红军中地位一度高于毛泽东的周恩来置个人荣辱于度外,甘心情愿地为毛泽东铺路搭梯,这已殊为不易;何况他还要为此承受炼狱般的煎熬和如山的压力。

三渡赤水之前在茅台镇的那个傍晚,当毛泽东提出了“茅台策划”、为红军指出希望之路的时候,心境震动最大的应该就是周恩来。

自通道会议开始,经过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一路走来,在关键时刻周恩来始终对毛泽东给予信任和鼎力支持。

这种支持也给周恩来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身为名义上最高军事指挥者的他将红军乃至整个民族的命运都托付给了毛泽东。

变幻莫测的战争又随时带来各种否定和质疑,土城战役的失利,鲁班场战役的挫折,都曾经在党内和军内引起过争议,这种非个人身家性命和荣辱所能承载的重担怎能不让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周恩来终究顶住了一切压力,直至迎来了真正的光明。

不难想象,红军到达茅台之后,周恩来的心境该是何等的百味杂陈!

巨大压力的释放,巨大的欣慰,绝望之后的无限希望等等一起涌来。

据说周恩来当年在茅台镇喝下足有一公斤之多的茅台酒,这是何等的酣畅淋漓和何等的快意!

关于红军与茅台酒的际遇,因为国民党的曲意宣传,还衍生出了一段爱国主义的佳话。

红军长征三渡赤水,路过茅台,战士们把茅台酒当作宝贵的医药来擦治伤口。

没想到这竟成了国民党歪曲宣传的由头,他们造谣说红军战士在酿酒池中洗脚,以此来诋毁丑化红军。

1943年,黄炎培应沈钧儒之请,参观有其子沈叔羊画作的画展,沈叔羊的画上有一把酒壶、几只杯子,写着“茅台”二字。沈钧儒请黄炎培题词,黄忽然想起前几年社会上传说长征中红军路过贵州在茅台酒池中洗脚,于是当即题了一首七绝《茅台酒歌》:

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

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这是对国民党谣言毫不留情的讽刺,也是为共产党人说话的空谷足音。

后来沈叔羊的这幅画被呈送给毛泽东,挂在延安杨家岭的窑洞里,陈毅曾仔细观赏过。

1945年,黄炎培应毛泽东邀请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访问延安时,在窑洞里又亲眼见到了这幅画。毛泽东专门用茅台酒宴请黄炎培,周恩来、陈毅作陪。席间各位饮酒联句,毛泽东起首句:“赤水河畔清泉水”,周恩来续句“琼浆玉液酒之最”,黄炎培接句“天涯此时共举杯”,陈毅收句“惟有茅台喜相随”。

1952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与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黄炎培重逢于南京,陈毅以茅台酒款待黄炎培。二人重提毛主席窑洞里那幅画和那首《茅台酒歌》,不由得兴致大增,对酒唱和,再次留下佳句。

陈毅诗曰:“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赋歌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黄炎培所和之诗为:“万人血泪雨茅台,沧海桑田客去来。

消灭江山龙虎气,为人服务共一杯。”

吟罢,两人不禁相视拊掌大笑。

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一心为国为民,不以荣辱毁誉为怀的情操,深深地融入了茅台文化之中。

当年,毛泽东在茅台镇提出的“茅台策划”充分体现了他不是为了“打”

而是为了“走”的战略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红军才以茅台为起点开始在军事上转败为胜,让茅台成了红军茅塞顿开的新平台。而在茅台镇治疗了红军将士们的心伤和身伤,并和他们一起迎来新生之路的又是茅台镇独有的醇美茅台酒,让毛泽东、周恩来等领袖意气风发的也是这芳香的茅台酒。

因而,茅台酒是国酒,更是国运酒,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及整个国家、民族的转运酒。自从三渡赤水之后,茅台酒就始终和祖国内政外交中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见证了新中国走向强盛、走向世界舞台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这是红色文化中一抹独特的亮色,也是红色精神的独特传承。

赤水河两岸的渡口和碑碣

这两年多来,我寻机去过了四渡赤水期间的几个主要渡口,一渡时的土城,二渡和四渡时的太平渡、二郎滩,三渡时的茅台。

虽然如今的赤水河已经没有了当年水深流急的模样,让人无法直接体会到红军无畏的精神和勇气。但红军在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这条穿行于群山之间的赤水河上东西四次折返,并在三渡之后化被动为主动,在四渡后彻底调动了国民党的力量部署,使国民党的军事安排成为红军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变被对方赶着走为牵着对方鼻子走。这种智慧和胆略,让人觉得这里的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不同的意义,而每一个渡口则都有其独到的价值和启示。

四渡赤水是一个由质变到量变,由渐悟而顿悟的过程,而第四次渡过赤水则是这个过程的点睛之笔!

三渡赤水之后,毛泽东立即派人对红军在太平渡、二郎滩两个渡口留下的浮桥进行了全面检查,为谋划之中即将到来的四渡赤水做好准备。

三渡赤水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四渡赤水创造空间。

得知红军再次西渡赤水的行动后,蒋介石判断红军必将西进,再一次调集重兵前往川南、黔西北地区。同时加强了长江、横江防线的守备力量,希图阻截红军北渡长江,一举歼灭红军。

鉴于调动国民党军队西渡赤水的目的已经实现,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向东取道二郎滩、淋滩一线第四次渡过赤水河,以实现自己真正的战略构想。

红军留下红一军团一个团的兵力在镇龙山,继续伪装红军主力,向古蔺方向开展游击以达到惑敌的目的。

“秘密、迅速、坚决出敌不备折而东向,限21日夜由二郎滩至淋滩地段渡过赤水东岸,寻求机动。”

“这是野战军此后行动发展的严重紧急关头,各军团首长要坚决与迅速组织渡河,必须做到限时渡毕。”

“这次东渡,事前不得下达,以保秘密。”

1935年3月22日,各军团遵照指令,在二郎滩、太平渡等渡口成功地全部渡过赤水河,神不知鬼不觉地再次重返黔北,与赶往川南的国民党军队相向而行。

四渡赤水之后,中革军委做出了迅速南移,先到国民党力量较弱的遵义和仁怀之间地区以寻求新机动的指示,各军团依此以急行军的速度直接向遵义和乌江北岸方向进军。

红军迅速四渡赤水并进入黔北前后,蒋介石一班人从上到下出现了集体“幻觉”。

滇军孙渡在给蒋介石、龙云的电报中称“抑或一部东窜,而主力仍西窜”。

薛岳发出的军情通报依然称红军“大部尚在镇龙山、铁厂一带地区”。

龙云则仍按在“铁厂、镇龙山、石宝寨、大村间地区,将回窜之匪歼灭之”

的计划进行作战部署。

此时,蒋介石和他的诸位部下一样,在云里雾里畅想着“剿匪成功”。

急于看到梦想化为现实的蒋介石于3月24日从重庆飞到贵阳亲自督战,与蒋同行的有宋美龄、澳大利亚籍顾问端纳及陈诚、何成濬等高级将领。

为了彻底迷惑对方,在红军各军团进至遵义地区的枫香坝、白腊坎、鸭溪一带时,毛泽东和中革军委决定让红九军团留下,造成红军主力仍在乌江北岸活动的假象,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南渡乌江,实现红军西进云南并经金沙江入川的战略。

3月27日,红九军团在马鬃岭脱离红军主力开始单独行动,掩护红军主力通过遵(义)仁(怀)封锁线向乌江进发。

红九军团行军路线忽东忽西,还拉长队伍多打旗号、在路上摆放露天红色标语、放烟火扮炊烟、故意散布消息,通过种种方式使对方误认为红军主力仍在乌江北岸活动。

红军一碗碗精心打造的迷魂汤被蒋介石照单全收了,他认为红军“以为遵义空虚,仍来袭占遵义城”。

此时,蒋介石的想象力又得到了空前的发挥:红军被迫逃入贵州境内,正在寻找渡江地点而未定。如果倚仗俨如天堑的浩浩长江、星罗棋布的环山碉堡,加上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部队的一致围攻,则“预料该匪必无幸存之可能”。

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之中,蒋介石急令各军再次进至赤水河东岸以实施分七路“围剿”的大计。这一次,他对已经真正把红军围住了深信不疑。

然而就在蒋介石重重布防之时,中革军委和毛泽东却决定挥师南下,红军各主力部队迅速南渡乌江。

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在原本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通过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在重兵之间穿梭往来,令对方频频挨打,疲于奔命。

四渡赤水之后,红军远远地把国民党数十万大军抛在了后面。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精彩的军事篇章,也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以少胜多、化被动为主动的完美范例。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边界地区,全长近千里。

唐朝时,赤水河名为赤虺河,因为每到暴雨时节山洪涌入,江水就会变成深赤色,酷似一条于群山中蜿蜒前行的红色大蛇,故得此名。

由于虺与水的发音相近,所以在明朝时期被改称赤水河。

悠久的历史、变幻的色彩为这条与云贵川三省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河流增添了无限的韵味,红军四渡赤水的精彩篇章更是为这里增添了传奇、神奇的魅力。

如今的赤水河和七八十年前比起来,少了几分难以驯服的野性,多了几分柔和与平缓。

即便如此,行走在赤水河两岸仍然十分不便,高耸的峭壁,盘曲的小路,仍会让人不时有惊心的感觉,这就愈发衬托出红军当年的不易。

站在一个又一个的渡口边上眺望远处连绵不绝的青山,在一座座形状不同的碑碣面前品味那字体各异的文字背后浓缩的历史,都有一种将历史融汇于心的感觉。如果在哪个渡口寻一条小船,在赤水河上走个来回,也多少能够想象出当年的一些情形。

四渡赤水是一个连续、有机、完整的整体,可谓以变制变、奇正相生的典范。

但四渡赤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规划好的,而是在复杂多变的战争形势中一步步探索出来、一次次实践出来的,是前后相启、相承、相生的。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一支几万人的队伍在赤水河两岸兜转转、打圈圈,很难说每一个历史当事人都能认同、认可这样的战争模式,但每次行动的时候,他们却又都无一例外地接受和执行了。

这就是因为红军多年以来形成的信任的力量,如果没有此前的一次次锤炼,这支数万人的队伍是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和行动的,如果不是毛泽东等人冷静地对当时的敌我态势进行了充分的研判、研读、研究,红军是无法在重重包围中走出一条生路的。

在任何困难面前,只有全面、充分、彻底的实践才是真正的突破力、爆发力和生命力。

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狭路相逢拼者胜。

拼就是敢于亮剑、敢于担当,这就是红军的境界,就是成就任何事业的真正力量。

四渡赤水战役以及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留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的,这样的启示是从字里行间很难获得的,因而,个人觉得应当开发完整的四渡赤水深度体验式培训项目,让受众能够以模拟的方式走进历史感悟,走出历史践行,这将是对我们今天完成各项目标的一种难得的激励力量和思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