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格言
3172600000025

第25章 修养

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人一往下坡滑就不会再走上坡了,也不会站在原地不动。

〔英〕乔治·艾略特:《亚当·贝德》

隐忍不怒的人,胜于勇者;修己治心的人,胜于攻城掠池的将领。

〔希伯来〕《旧约全书》

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中〕荀况:《荀子·劝学》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中〕陈寿:《三国志·魏书·王昶传》

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中〕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中〕张载:《经学理窟·气质》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中〕王安石:《洪范传》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

敬肆,是死生关。

〔中〕吕坤:《呻吟语·谈道》

节义做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中〕洪应明:《菜根谭》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中〕洪应明:《菜根谭》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中〕冯梦龙:《醒世恒言》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即此是天堂地狱。

〔中〕史典:《愿体集》

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

〔中〕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德高望重的人,即使受到无赖之徒的侮辱,既不悲哀,复无烦恼。

〔波斯〕萨迪:《蔷薇园》

大人凝然不动,不如此,小家相。

〔中〕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下》

而胸中依然暇豫,自无粗疏之病。

〔中〕吕坤:《呻吟语·品藻》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中〕洪应明:《菜根谭》

喜乐是顺境,怒是逆境。顺境如顺风,逆境如逆风,逆风畏其覆溺,顺风畏其飘扬。

〔中〕陆世仪:《思辨录辑要》

忍之又忍处,宠辱皆不惊。

〔中〕朱锦琮:《百忍吟》

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

〔中〕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良贾深藏如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中〕《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正,声容静,头容直,气客肃,立容德,色容庄。

〔中〕《礼记·玉藻》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淫。

〔中〕扬雄:《法言·修身》

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所惧。

〔中〕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上》

慎喜怒,此只矫其末而不知治其本,宜矫轻警惰。

〔中〕张载:《经学理窟·气质》

养心欲减,择术欲精,自知欲明,责人欲轻。

〔中〕黄庭坚:《山谷集·王子钧深衣带铭》

“忍”之一字,众妙之门。

〔中〕吕本中:《官箴》

无责人,自修之第一要道;能体人,养量之第一要法。

〔中〕吕坤:《呻吟语·修身》

学者只事事留心,一毫不肯苟且,德业之进也如流水矣。

〔中〕吕坤:《呻吟语·存心》

修身之要有三:居心宜清也,养气宜定也,威仪宜肃也。

〔中〕胡承诺:《绎志》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

〔中〕洪应明:《菜根谭》

性急则欲速,欲速则躐等,欲速躐等则终无所得。

〔中〕谭嗣同:《报贝元计书》

无事时不教心空,有事时不教心乱。

〔中〕唐彪:《人生必读书》

宏则希望远大,毅则艰苦卓绝,百折不回。青年修养,果能实做宏毅二字,成功者盖十之八九也。

〔中〕陈独秀:《致莫芙卿》

修养的目的不是要做名士,充学究,乃是为工作而修养。

〔中〕林砺儒:《林砺儒教育文选·怎样做中学校长》

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

〔法〕巴尔扎克:《两个新嫁娘》

如果你能时常反省自己,才不致受到别人的非难。

〔波斯〕萨迪:《蔷薇园》

总拘泥于往事,不能自拔,这种反省是老人式的,不是生气勃勃的、对今后具有丰富可能性人生的人所应采取的态度。

〔日〕池田大作:《青春寄语》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中〕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

〔中〕苏轼:《私试策问·诸子更相讥议》

闻外议,只当自修自省。

〔中〕薛瑄:《读书续录》

人能反己,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若常以责人为心,则举足皆荆棘也。

〔中〕吕楠:《吕泾野先生语录》

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无思。

〔中〕杨继盛:《遗嘱》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

〔中〕洪应明:《菜根谭》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中〕洪应明:《菜根谭》

恭默深思,搜求己过。自然日新月异,到底有受用处。

〔中〕陈确:《陈确集》

人于横逆来时,情怒如火,忽一思及自己原有不是,不觉怒情躁气,涣然冰消,乃知“自反”二字,真是省事养气,讨便宜,求快乐,最上法门。

〔中〕魏禧:《日录》

看他人错处,应当返观内省;说他人是非处,应将自己一一勘验。

〔中〕程汉舒:《笔记》

当我们判断他人错误的同时,不应该放过对我自己的判断,而要以一种内在而严正的权威判决自己。

〔法〕蒙田:《随笔集》

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谨严,不然,正是自取其辱。

〔俄〕屠格涅夫:《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俄〕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传》

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

〔中〕《管子·小称》

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

〔中〕杨万里:《庸言》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中〕洪应明:《菜根谭》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导当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中〕洪应明:《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