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验方大全
3173500000010

第10章 内科(9)

〔方解〕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症范畴,临床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损伤脾胃,中焦虚寒,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气机郁滞而形成。《景岳全书》指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当以理气为主。”故治疗脾胃阳虚症,不仅要温中健脾,还要注意疏肝、理气、和胃,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香砂温中汤即是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根据《时方歌括》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成。‘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厚朴理气和胃;干姜、丁香温中和胃,助牌运化;配合川芎以行气活血。诸药合用,虚实兼顾,升降相协,顺脾胃之性,恰中病机。

〔加减〕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兼血淤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湿盛泄泻者加苡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湿阻呕恶者,加苍术10克、藿香15克;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阳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气虚甚者加黄芪15~30克。

〔按语〕本方为脾胃虚寒之“萎胃”而设。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故若阴虚者当属禁用之列。所以,即为良方亦不可统治一病。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10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化生。病人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证属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治宜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用18剂,胁痛消失,胃痛大减,纳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疗中去香附、乌药,加苡仁30克,以增健脾祛湿之力。

三诊:上方又服18剂,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后腹胀。去苡仁,加焦三仙各12克,继服。上方前后共服3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复查胃镜及胃粘膜活检,胃粘膜轻度浅液性炎症。1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

4.13补中消痞汤

〔组成〕黄芪15克 党参15克 枳实10克 桂枝10克 炒白芍15克 丹参15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10克 大枣5枚 白术15克

〔功效〕益气温中,导滞消痞。

〔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空腹隐痛,得食稍缓,喜暖喜按,噫气矢气,纳果食少,口淡乏味,倦怠消瘦,便溏,舌淡脉弦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气滞偏寒、升降失调之胃痞证。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温二次服。

〔方解〕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补益脾胃中虚的主药:枳实宽中理气,与白术合用理气导滞消补兼施,以助其升清降浊之枢机:桂枝温中通络,与甘草配伍有辛甘化阳之效;白芍和中缓急,与甘草合用有酸甘化阴之效,两组药相合以调和阴阳气血: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为治久病入络之良药;辅以姜、枣为佐以调和脾胃。诸药合奏益气温中、导滞消痞之效。

〔加减〕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元胡、香橼皮;胸脘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者加当归、枸杞子。

〔按语〕本方系由《金匮要略》枳术九、人参汤化裁组成。证之临床,颇具效验。

〔典型病例〕迟某,男,66岁,1986年11月2日初诊。

患胃病4年多,经常胃脘痞闷不舒,空腹尤甚,得食胀减,旋又不舒,纳呆不饥,倦怠无力,日渐消瘦,大便多溏,噫气矢气。屡经中西医诊治不愈,曾服维酶素等药半年多,未见显效。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诊脉沉弦细,舌淡红有淤点,舌下脉络淡紫粗长,舌苔薄白。四诊合参属胃痞病,系中虚气滞、升降失调所致。治以理气导滞,补中消痞,予补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黄芪25克、党参15克、丹参15克、白术10克、广木香3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鸡内金20克、砂仁3克、姜半夏7.5克、陈皮10克、香橼皮15克、炙甘草705克,姜枣为引,水煎服。进药两周后,诸症大减。原方加减治疗两月余,食欲恢复,体重增加,痞满尽除,二便自调。续服胃复康冲剂(李氏验方,大连中医院药厂自制)以资巩固,先后治疗约半年,复查胃镜及病理:肠上皮化生消失,已转浅表性胃炎。嘱饮食调养,停药观察一年余,一切良好。

4.14清中消痞汤

〔组成〕太子参15克 麦门冬15克 制半夏7.5克 柴胡6克 生白芍10克 炒栀子705克 丹皮7.5克 青皮10克 丹参15克 甘草6克

〔功效〕养阴益胃,清中消痞。

〔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口服。

〔方解〕太子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麦门冬甘寒清热,养阴益胃;制半夏和中降逆以消痞;青皮理气疏肝,导滞以散痞:柴胡疏肝解郁以畅胃;生白芍和中缓急以抑肝和胃;栀子清泄三焦郁火;丹皮凉血清泄阴火;丹参凉血祛淤,调养胃络;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太子参、麦门冬之补,柴胡之升,青皮、半夏之降,栀子、丹皮之清,白芍、甘草之和,丹参之消,合诸补、消、清、和、升、降于一炉,共有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之效。

〔加减〕泛恶欲吐者加竹茹、茯苓;口干舌燥者加黄连、生地、太子参、易沙参、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气逆咽梗不适加旋复花、生赭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乌梅;大便溏薄加山药、扁豆,减栀子、丹皮量;头眩目涩者加枸札子、甘菊,去柴胡。

〔按语〕本方系由《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味组成,仅适于阴虚型胃病。

〔典型病例〕王某,女,32岁,1987年9月8日初诊。

患者病史10余年,经常胃皖胀满痞塞,近由情志郁怒而加重。胃中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舌辣似痛,大便干燥,2~3日一行,倦怠无力,纳呆消瘦。屡经中西医诊治未愈。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诊脉沉细略数,舌质红少津,龟裂无苔,中脘穴及脾,胃俞穴有压痛。脉证合参属胃痞症,系中虚火郁阴亏胃热所致。治以养阴益胃,清中消痞法,予清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沙参20克、麦门冬20克、清半夏7.5克、炒栀子7.5克、粉丹皮7.5克、青皮10克、生白芍15克、石斛20克、生地20克、柴胡3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服药2周灼热缓解,大便通畅,口干舌辣均减,食纳略增。原方增减治疗约3个月,诸症消失,食欲恢复,体重增加,面色红润,舌脉正常。继服胃康复冲剂巩固,半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已转轻度浅表性胃炎,嘱饮食调养停药观察1年,一切良好。

4.15和中消痞汤

〔组成〕党参15克 制半夏10克 黄连3克 丹参15克 蒲公英15克 白芍15克 炙甘草6克 干姜3克

〔功效〕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

〔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明显,纳呆食少,口苦口粘,大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之胃痞症。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口服。

〔方解〕党参、炙甘草补中气、健脾胃;制半夏燥湿化痰,与党参合用,助运化祛痰湿以消痞结;黄连清热燥湿,于姜温中祛湿,二药合用,辛开苦降为和中消痞之主药;蒲公英苦味健胃,有清热和中之效;白芍缓急止痛,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以益胃阴而防燥药之急;干姜与甘草合用,辛甘化阳,以扶牌阳而化寒湿之邪,两组药配伍有益阴济阳、调和寒热之效;伍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以和胃通络。诸药合奏益气健胃、调和寒热、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效。

〔加减〕胃痛明显加元胡、香橼皮;胃中冷倍加干姜、肉桂;灼痛口干者于姜易炮姜,加石斛: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枳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谷麦芽等。

〔按语〕本方系由《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理中汤化裁而成,仅适用于寒热错杂症。

〔典型病例〕杨某,男,53岁,1987年4月25日初诊。

患者3年来经常胃脘闷胀或隐痛,迭经中医诊治,曾服维酶素半年,症状时轻时重,未见显效。近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痞满隐痛加重,纳果食少,饭后胀甚,口苦口粘,大便粘滞不畅,日渐消瘦,倦怠乏力。先后两次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脉弦滑,舌暗红,苔黄腻,中脘穴压之痛,脉证互参属胃痞症,系中虚湿阻、寒热夹杂所致。治以益气健胃、和中开痞法,和中消痞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姜半夏15克、黄莲3克、于姜3克、丹参15克、炒白芍15克、蒲公英15克、甘草5克水煎服。进药6剂,胀满胃痛大减,食纳略增,但饭后仍胀,黄腻苔少退。原方加减治疗约3个月,诸症完全消失,食欲正常,偶有饮食不当而小胀,服药即愈,继服胃康复冲剂以巩固。约半年复查胃镜及病理,已转浅表性胃炎,面色红润,食纳良好。

5.消化性溃疡、出血

5.1肝胃百合汤

〔组成〕柴胡10克 黄芩10克 百合15克 丹参15克 乌药10克 川楝10克 郁金10克

〔功效〕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神经盲能症等属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血淤、肝胃郁热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湿,喜燥恶湿。胃气主降,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全身。而脾胃要完成其正常功能,又离不开肝的疏泄作用,脾胃得肝之疏泄,其升降才能正常,功能方可健旺。肝还能为脾散精,疏泄胆汁助消化,条达情志以舒畅气机等。脾、胃、肝在生理上密切相关,一旦发病,又无不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肝失滋养则疏泄失常,致肝亦病。

胃脘痛的表现虽主葵在胃,但无论在临床验证上,还是在病理方面,又无不与肝脾密切相连。本病病因大体可归纳为精神因索和进食因素两个方面。精神因素如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气失其和降,以致胃脘胀痛。若迁延不愈,可出现肝郁化火犯胃,耗伤胃阴而口干苦,饥而不欲食;灼伤胃络而呕血,黑便;久痛伤及脉络,气滞淤结,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甚则脉络破伤而出血;以上均涉及到肝,同时涉及到脾。

从上分析,本病主要由肝、脾、胃此病及彼,相互影响,使三者功能失常所致。治疗胃脘痛,若只治脾胃而不治肝的方法显然欠于周全。故近代医家夏应堂氏指出:“至于胃脘痛大都不离乎肝,故胃病治肝,本是成法”。

余既往治疗胃脘痛时,曾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方,也注重了治肝,而疗效却不明显。经临床反复揣摩体验“用药须避刚燥”乃第二心得。前贤夏应堂氏云:“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应知肝为刚脏,内寄风火,若一味刚燥理气,则肝木愈横,胃更受伤矣。”清代医家陈修园在谈治胃脘痛方“百合汤”时指出:“久病原来郁气凝,若投辛热痛频增”,余拟“肝胃百合汤”乃是取“百合汤”、“丹参饮”、“小柴胡汤”、“金铃子散”、“颠倒木金散”方意,筛选化裁而成。方取丹参饮而不用檀香、砂仁;选“小柴胡汤”而去法夏;取“颠倒木金散”而不用木香,盖檀香、砂仁、法夏、木香均属辛温香燥之品,虽能收到暂时止痛之效,但久用则症状反而加重,对治疗本病是不利的。

本病的发生、发展,气滞为其重要的病机之一,故取性平之柴胡,微凉之郁金,性寒之川楝,微温之乌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乌药虽温,但不刚不燥,能顺气降:逆,疏畅胸膈之逆气,与苦寒性降之川楝为伍,相互抑其弊而扬其长,于气阴无损也。

久病入络,气滞血淤,络损血伤,故用丹参、郁金以活血通络,祛淤生新。气郁久之化火,血淤久之生热,本方又取黄芩以清解肝胃之热。久病致虚,当以补之。但温补则滞胃,滋腻之药又碍脾,故重用百合、丹参清轻平补之品,以益气调中,生血,养胃阴。

本方在归经上,或入脾胃,或走肝经。合而为之,不燥不腻,能取得多方协调,标本兼顾,疏理调补,相配得当之效。不仅缓解病情较快,而且宜于久服,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