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谈判力
3178800000002

第2章 让对方尽情地“谈”,在倾听中冷静地“判”(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插话,总是想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需要。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处于烦恼和喜悦中的时候,都有一种渴望,那种找人倾诉和被倾听的渴望。

每个人都需要被倾听

在圣诞节,一名美国男子兴奋地登上了飞往家乡的飞机,为的就是能与家人团聚共度圣诞节。但让男子没有想到的是,飞机在飞往家乡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意外。

这架飞机在空中遭遇了强烈的风暴,飞机被迫脱离航线,不停地颠簸起来,随时都有坠机的可能。就连飞机上的空姐也都恐惧得脸色苍白并嘱咐乘客把遗嘱写好并放进一个特制的袋子中,以防出现不测。

飞机上的所有人都被恐惧的情绪所笼罩,并且都在祈祷,希望上帝能帮助他们渡过此劫。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飞机驾驶员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冷静、理智,让飞机成功着陆。面对这绝处逢生的喜悦时刻,所有的人都高声欢呼,随后大家各自回家了,准备和家人一起分享生命的喜悦和欢度圣诞节。

那名男子在兴冲冲地跑到家后,看到了正在忙碌准备过节的妻子和嬉笑玩耍的孩子。于是他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中,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喋喋不休地开始讲述自己乘坐飞机时所遇到的惊险事件。

可是,这名男子的妻子和孩子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氛围中,对他所经历的惊险事件根本没有兴趣。这名兴致勃勃的男子很快就发现,原来根本没有人在听自己说话。这时他的兴奋和热情好像被泼了一盆冰冷刺骨的凉水,马上消失不见了。这名男子陷入了死里逃生的巨大喜悦和被冷落的巨大反差之中。

由于没有人倾听他的话,这名男子便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于是,趁着妻子去准备圣诞蛋糕的时候,他悄悄地离开客厅,走上了阁楼,并在那里用最古老的方式——上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插话,总是想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需要。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处于烦恼和喜悦中的时候,都有一种渴望,那种找人倾诉和被倾听的渴望。

当一个人有倾诉的需要时,却发现根本没有人听他说话,他不仅会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还会感到很痛苦。懂得倾听,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关爱与理解,而且还能调节双方之间的关系,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如果在彼此的交流中缺少倾听,那么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走太远。因为这种不懂得倾听的姿态势必会引起一方的不满。

在谈判中,倾听也是必不可少的。提起谈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谈”。那么在谈判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一定就是会说的人吗?不一定。能够把握双方之间沟通主要方向的人往往是懂得倾听的人。

因为懂得倾听的人不仅会让对方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而且,当一个人在倾听的时候,他还可以观察说话的人并把握整个谈判的走向。

所以,在谈判的时候要善于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因为这种认真倾听的态度,不仅容易得到谈判对方的好感,使之对你产生信任。而且,还能帮助你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是因为,当你在认真倾听的时候,对方会被你的热情和耐心所感动,从而会说得更多。这也就意味着对方在向你透露关于他的更多信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意识到有一个人正在认真地倾听,我们不仅会很感动,而且会不由自主、喋喋不休地说更多。

认真倾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在一次节目主持中访问现场的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小朋友想了想后认真地说:“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听到这个小朋友坚定的回答后,林克莱特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驾驶的飞机飞到了太平洋的上空,但是所有的引擎都因为缺少燃料而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并没有马上回答林克莱特的问题,而是思考了一会儿后回答道:“我会先告诉飞机上的乘客把安全带系好,然后我会带上降落伞先跳下去。”在听完这个小朋友的回答后,现场所有的观众都笑得东倒西歪,但是林克莱特却没有笑,因为林克莱特在倾听小朋友回答的同时还注意观察了他的神态,从小朋友的神态中林克莱特认为他并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在现场观众的哄堂大笑中,小朋友却流下了两行泪水。林克莱特看着孩子夺眶而出的泪水,觉得事情并没有他们想得那么简单,于是林克莱特接着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朋友的答案透露出了一个孩子天真而诚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在听到小朋友的回答后,现场的笑声戛然而止,大家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真实事件。在这次节目中,主持人林克莱特的认真倾听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因为林克莱特的耐心倾听和不轻易下结论的主持方式,才让所有的人都了解到了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并让所有人被孩子那种真挚所感动。

主持人林克莱特在听到孩子的答案后,并没有像现场的观众那样哄堂大笑,认为这是一个喜欢耍小聪明的小孩子。因为林克莱特在倾听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了孩子的神态,从孩子的神态中,林克莱特发现了异常,正是这种异常让林克莱特重新审视孩子的答案,并且反问道:“为什么这么做?”

这个反问很简单,但是却很重要,不仅能让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同时还能让现场的观众暂时停止笑声。

如果林克莱特没有认真倾听孩子所说的话,在孩子说“我会先告诉飞机上的乘客把安全带系好,然后我会带上降落伞先跳下去”时,就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爱耍小聪明的、自私的人。

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来源于成年人过去所谓的经验和智慧。这种想法会对孩子可贵的纯真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由此可见,林克莱特的认真倾听和反问是多么重要。不仅保护了孩子的纯真,还让在场的所有成年人汗颜。

“倾听”中有“听”这个字眼,所以许多人都认为倾听就是保持沉默,竖起耳朵听对方说话。事实上,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更要用眼睛看。这种用眼睛看,实际上就是观察,通过观察来获取一些线索,这些线索往往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推销过程中,推销员总是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当客户坐下来之后,就开始向客户介绍自己的产品。所介绍的内容不外乎是自己的产品多么多么好;产品的优点是什么;销售量多好,有许多客户都十分满意。这种销售员的嘴巴似乎自始至终都没停止过。

但是,这种销售方式的结果却不乐观,大多以失败告终,往往引来了客户的不耐烦。这是因为在这种只说不听的谈判模式中,销售人员往往无法获得客户的信息,不知道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且,这种一直说个不停的销售方式还会让顾客产生一种错觉,认为销售人员只是急切地想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根本不考虑顾客的利益。所以在这种销售模式下,不论销售人员表现得有多热情,都会换来顾客的冷脸,造成热脸贴冷屁股的结果。

如果在推销的过程中,销售人员懂得认真地倾听,那么就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掌握更多有关顾客的信息。这样一来,销售人员就可以知道顾客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从而能够做到针对顾客不同的需要进行推销。

这样顾客会认为,推销员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推销产品的,对推销员会产生信任之情,从而放心地把自己所需要的业务交给推销员。

两只耳朵,一张嘴巴

曾经有个小国家的国王派遣使者来到中国,为了表示友好,向中国的皇帝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

皇帝在看到这三个用金子铸造的小人后十分高兴,但是使者却提出了一个让皇帝困惑的问题:“这三个小金人中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找来了珠宝匠来检查,并对这三个小金人进行称重量和看做工等一系列的检查工作,但是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模一样的。

这下皇帝就变得很为难,既然这三个小金人一模一样,那使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三个小金人中哪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呢?一个泱泱大国居然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那么不是太丢人了吗。最后,皇帝召集了文武大臣,希望大臣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年纪较大的大臣说他想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皇帝就将使者请到大殿之中,观看老大臣怎么解答这个刁钻的问题。

首先,老大臣胸有成竹地把一根稻草插进了第一个小金人的耳朵里,结果这根稻草从另一只耳朵中出来了。其次,老大臣又把另一根稻草插进了第二个小金人的耳朵中,结果稻草从小金人的嘴巴中掉出来了。最后,老大臣把一根稻草插进了第三个小金人的耳朵中,结果这根稻草直接掉进了小金人的肚子里,然后什么声响也没有了。

在做完这一系列的演示之后,老大臣自信地对使者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认了老大臣的答案。

这个故事的寓意在于,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擅长说话的人,而是最善于倾听的人。因为老天赐予了我们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多听少说。善于倾听,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步骤。

下面的这组数据更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我们每天花费在沟通上的时间具体是这样划分的:倾听为46%;说话为26%;阅读为15%;书写为13%。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可以“听”一本书;每周“说”一本书;每月“读”一本书;每年“写”一本书。总的来说,我们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耳朵听。而我们的耳朵也在获取信息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中,有99%都是来源于耳朵的倾听。

既然人有一张嘴和两个耳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那么在谈判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心去倾听,然后获得更多重要的信息,为赢得谈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有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你说得越多,知道的就会越少。也就是说,说话会影响你对信息的获得。这是因为,当一个人在讲话的时候,会集中注意力于自己大脑中有关所讲内容的思路。这样一来,你根本无暇顾及对方所表达的信息,因为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所要表达的内容上。

当你所获得的谈判对方的信息过少时,这场谈判对你来说就失去了针对性,想要在这次谈判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会变得困难起来,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有针对性地展开谈判。

法兰克是一个著名的推销员,由于他成功地推销出了许多人寿保险,所以在美国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后来,法兰克决定进行一次横跨美国的演讲,把自己的推销技巧传播出去。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演讲,法兰克的影响力和名声变得更加响亮,他已经成为了推销界的权威。

在这次演讲结束后,法兰克重操旧业,依旧做他的人寿保险推销员。不久之后,法兰克就接到了一份肥差,客户是费城牛奶公司的总裁。如果这场有关人寿保险的谈判顺利的话,法兰克将会获得可观的报酬。因此,法兰克十分重视这次谈判。

在谈判刚刚开始时,这位总裁就问到了法兰克在美国各地演讲的事情,希望法兰克能讲一讲自己在演讲中所遇到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法兰克十分清楚这次谈判中自己的目的,他是为了把人寿保险推销给这位总裁,而不是当着总裁的面炫耀自己的演讲经历。

于是,法兰克及时把谈判的主题转移到了总裁的身上:“我当然想和您分享自己在美国各地的演讲经历。但是我们已经很长时间都没见过面了,我很想知道您最近过得怎么样?您的生意应该进行得如火如荼了吧?家庭生活也应该十分美满和谐吧?”

这位总裁在听到法兰克的提问后,就开始向法兰克喋喋不休地述说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总裁所说的内容都是关于他个人生活中的琐事,如果换作另外一个人或许会不耐烦,并且把话题的重点转移到有关人寿保险的推销上。

但是法兰克并没有这样做,他一直在认真地倾听总裁所说的一切,而且时不时地还会作出一些回应。这根本不像是生意上的谈判,更像是两个朋友之间的聊天。但是结果证明,法兰克不愧是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因为他成功了。

在这次谈判结束后,总裁把法兰克送到公司门口,并漫不经心地对法兰克说:“我想为我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买一份人寿保险,你看28000美元够不够?”在这次谈判的过程中,法兰克一直处于倾听的位置,而且总裁所说的内容几乎与保险无关,但是法兰克最终却获得了一份大订单。

法兰克为什么会在这次谈判中获得成功。答案很简单——倾听。总裁从法兰克的善于倾听中感觉到这个人的耐心。和一个有耐心的人合作,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谈判,看起来似乎很严肃,而且整个谈判的过程一直在围绕着各自利益为主题的,双方都在努力为自己赢得最大的利益。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谈判的双方都是人,而且谈判也算是一种特殊的沟通。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倾听是必不可少的。而想要认真地倾听,就必须有耐心。一个没有耐心、十分急躁的人,是不可能静下心来认真倾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