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过分压抑自己的情绪会为自己带来心理的负担,坏情绪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但是又往往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于是,就跑到嘈杂、人多的地方,花一大笔钱购买一堆不需要的东西,试图用钱买回一些快乐与轻松。结果,那些东西不仅没有给你带来快乐,反而带来更多的忧愁。所以,遭遇不良情绪侵袭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发泄方式,否则只会是得不偿失。
购物不是发泄坏情绪的唯一方式
生命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的波动起伏,尤其是女人——感情大于理智的动物。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成为女人情绪不好的导火索,老板的一句苛责,老公的一句无心之话,都可能让你大动肝火,然后寻求一些比较极端或者疯狂的方式来宣泄,于是购物就成了首选。但是,殊不知,疯狂购物其实是成本最高、最不划算的一种方法,既伤身又伤财。所以,千万千万不要跟自己的荷包过不去,要保持清醒和理智。
跟老公吵架的时候,切记不要拿上钱包直奔商场,在疯狂购物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我要刷爆你的卡,看你还敢不敢欺负我,哼!但是,他的钱不也就是你的钱吗?用钱来买快乐,其实是最愚蠢的行为。被老板误解的时候,更不能选择拿自己的钱包出气,那样只能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如果真的很委屈或者痛苦,试着找一个可以让你静下心来的地方,休息一下,再重新开始。
当然,通常情况下,能够仅凭自己平复情绪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那么不妨找个谈得来的好朋友,找一处开阔、人少的地方,将你的所有委屈或者不快统统大声喊出来,即使你想把老公或者老板骂得一文不值也没关系。总之,你能将这种坏情绪如数发泄出来就好了。
小蕾跟老公又一次因为婆婆发生了争执,老公不小心说了几句重话,小蕾一气之下拿起钱包跑了出去。婆婆担心地问儿子,媳妇儿出去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小蕾的老公只说了一句话:“没关系,她去商场了。”原来,每次小蕾跟老公吵架或是闹矛盾,小蕾都会去附近的商场疯狂购物,买一大堆东西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次肯定也不例外。小蕾的老公这次却猜错了。原来小蕾确实是跑到了商场,准备再一次用疯狂购物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可是临近收银台的时候,小蕾低头看了一下自己手上拎着的东西:全是名牌,可是自己好像并不需要。几经思索,小蕾把手上的东西都放回了原位,出了商场,找到一个拐角处,在路灯下面,打电话给老公,电话一接通,小蕾不等老公开口,就开始谴责他的错误,紧接着又把他骂成了一个猪头,最后,已经发泄完毕的小蕾也冷静了下来,说了一句我在某个街的拐角处,你出来接我。等到老公的身影一出现,小蕾又倍感委屈,明明是老公误解了自己,于是她看似狠狠地(其实减轻了很多力气)朝老公的小腿踢了一脚,这才觉得十分解气,拉着老公的手,去街边的冰淇淋店里买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冰激淋,回家了。小蕾的“异常”行为让老公错愕不已:老婆这次发火,居然只买了一杯冰激淋!
其实,小蕾是明智的,她明白了:生活可以随性,但却不能任性。与其用大笔的金钱来发泄自己的坏情绪,等到过几天再心疼自己花出去的钱,还不如在最开始就换一种不让自己“心疼”的方式。
永远不要有“遗憾消费”的想法
购物,可以说是一种“钱货两清”的行为。在决定付钱的那一刹那,就应该想好,应不应该买、值不值得买,买了之后就不要后悔、不要懊恼。生活中,精明的主妇会理智消费,她们不会被“商业广告或促销手段冲昏头脑”,也不会盲目模仿跟风,更不会将挥霍消费当做一种“习惯”。总之,她们永远不会被“遗憾消费”的想法左右。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我们本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买东西的时候,兴致勃勃、非买不可;买回家没几天,就不喜欢了,要么觉得价钱太贵、买亏了,要么觉得质量或者样式不够好。用吧,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不用吧,买都已经买了,退又不好退,于是只能把它搁置在自己最看不见的地方,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这些“失宠”的宝贝里,有从地摊淘来的便宜货,也有从专柜购买的名牌商品。这样的现象被我们形象地称为“遗憾消费”,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某消费者协会曾经对1000名妇女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3%的女人承认她们经常花钱购买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并且通常在买回去的一两天就会后悔,因为在心血来潮时购买的东西往往只代表一时的兴趣,根本用不上或者很少使用。心理医生就此指出,“遗憾消费”可以说是一种轻微的心理疾病。在“遗憾消费”中,尽管我们压抑的心情可以得到缓解或者发泄,但是往往也会付出沉重的金钱代价。
买时冲动,买了就后悔?
小彤周末休息的时候,一时心血来潮,拉着老公整理房子,说想把家里那些过时的、老旧的、不用的东西都清理出来,要么丢掉要么卖了,反正闲着也无事。经过商量,夫妻二人决定从地下室入手。半天之后,看着面前整理出来的像小山一样的一堆东西,小彤傻了眼:这些据说是“用不着”、“老旧”的东西中,居然有小彤7个包、20双鞋子,先不说其中有些是价值不菲的名牌货,单就一些还没拆掉商标的“新”品,就让小彤心疼不已。原来,这些东西大多是小彤一时冲动的“杰作”,要么是因为拗不过店员的甜言蜜语,要么是第一眼被吸引、回家之后发现根本没那么喜欢,要么是因为趁着打折、图便宜……这些被打入“冷宫”的鞋子、包包中,有的只用了几次,有的甚至一次都没用过。小彤说:“有些东西刚买回来就发现不喜欢了,扔了又觉得可惜,于是就随手一丢,没想到,竟然被我‘丢’出这么一大堆东西来。”
这样的事情在大多数女人身上都出现过,其实所谓的“被商品广告或商业促销手段冲昏头脑,所以买了一些价格贵、质量不好又不实用的东西”都是为自己的冲动购物找的借口,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自己的消费心理,例如攀比消费、盲目模仿、挥霍消费等。这些东西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只是心血来潮或者一时的冲动使然。
东西,买来就是看重其使用价值。任谁也不会想自己前脚买东西,后脚就后悔。那么,你在买东西的时候,就应该谨慎再谨慎、思考再思考,一定要问清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件东西,是不是买了之后就会后悔。当然,如果你此时的头脑已经很难保持清醒,那么不妨后退一步,先沉淀一下自己对这件东西的热度,等到过几天,如果你对它的兴趣还是如此高昂的话,那时再掏钱购买。
如果你只是看见别人有,自己也想有,买回去之后就会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或者根本不实用;或者只是看见周围的人都很赶时髦,自己也模仿别人的风格,买回来才发现自己根本穿不出别人的效果。像这种爱慕虚荣、只知模仿的购物方式,你不遗憾才怪。所以,聪明的女人会明白,适合别人的不见得适合自己,别人有的自己不一定也要有,坚持做自己就好,不要盲目跟风、盲目模仿。
远离“遗憾消费”才不会有遗憾
有的主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遗憾消费”的行为,原因很多,也因人而异,不能同一而论。它不仅跟人的自身性格、阅历、收入水平等有关,还跟一个人的修养水平有很大联系。如此,就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多管齐下,避免让自己掉入“遗憾消费”的陷阱无法自拔,避免在金钱上的浪费。
首先,避免一次性购买。毫无计划的一次性大批量购买,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遗憾消费。比如刚结婚的小夫妇在装修完房子之后,往往会大批量采购家具、电器等,但由于对市场不了解,抱着要买什么就去买什么、随遇随买的态度去购物,等到买回来之后,才发现有比刚刚买的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东西,或者买回来的东西根本就不适合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对此,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在他的新书《非理性的好处》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独到见解,他说:“要放慢享受,一张新的沙发也许能让你快乐几个月,但要等到沙发带来的喜悦退去之后再买一台新的电视机……”所以,你不妨采取“统筹兼顾”的消费理念,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计划购物,各个击破,切忌“撒网式”购物。
其次,不要冲动购买。冲动购买意味着,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这件东西,只是一时的兴趣;或者是事前根本没有购买计划,只是看别人有,自己也想要而临时产生的购买行为。因此,你最应该在买东西的时候,问明白自己购买这件东西的理由,是不是只是因为“随大流”才想要,别人有,我也要有;是不是纯粹受广告和精美包装的冲击以及商家的促销手段所影响才购买;是不是只是屈从于自己片面追求新奇的心理影响才“想要”而非“需要”。等到你能把这些理由都捋顺了,你就能很自然地避免冲动,也能避免“遗憾消费”给你带来的遗憾。
再次,买东西要有自己的主见。有些女人的决策力很差,表现在购物方面就是要么拿不定主意,要么很容易受别人意见的影响。就拿买衣服来说,她总认为没有一件衣服是十全十美的,有的款式新颖,但花色单调;有的质量很好,但样式太过一般。一时拿捏不准买哪件的结果就是两件都买回去,但买回去之后才发现,花色单调的那件衣服越发地不入眼,样式一般的那件更是难看,于是两件衣服都会被立刻打入“冷宫”。还有人本来自己认为挺好的东西,只是因为给同事或朋友欣赏的时候,别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她就会十分赞同别人的说法,从心里觉得“悔不该买”,转个身就会把东西搁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