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3183300000003

第3章 数学与革命(2)

谷超豪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他不满足于课本知识,还看了不少课外书,如刘熏宇著的《数学园地》,其中介绍了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这本书使他初步了解到数学中无限的三个层次:循环小数、微积分、集合论,启发了他对数学更浓厚的兴趣。

说起谷超豪的数学天赋,有一段趣闻是他在温州中学时期艰苦生活的调味剂——那时,粮食紧张,吃的是大锅饭,而谷超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填饱肚子便成了问题。还好,聪明的数学思维帮了忙。他用和别的同学一样大小的碗,但第一次盛饭时却只盛半碗,在别人都还没吃完时,他的碗已经空了,于是他马上盛第二碗,这碗饭则装得满满的,就这样,他每顿都可以比别的同学多吃半碗饭,吃不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起来也就更加专心了——谷超豪是用运筹学耍了个小聪明。

当时正值抗战初期,温州中学的老校友胡景咸、马华等已经毕业,他们回学校宣传抗日,积极地引导温中的学弟学妹走上革命的道路。谷超豪一边抓紧时间学习,一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年仅14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谷超豪在回忆往昔时写过一组纪念性的诗——《寄母校温州中学》:

(一)

山瞰鹿城春草在,潮访双塔欢欣回。

中山精舍旧学子,欢庆百年水乡来。

(二)

四顾桥边公廨侧,弦歌入云桃李栽。

三千七十不胜数,数苑文坛百花开。

(三)

东海一隅地虽偏,学运次次着先鞭。

志士代代峥嵘出,迎得东瓯解放先。

(四)

温城福地成富地,百业兴盛举世羡。

勿忘水南村头苦,重德兴教功无量。

(五)

中山温州中学前身为中山书院,有名胜中山和春草地,为原初中部校舍,1939年4月被敌机炸毁。春草绿,铁鸟恨无情。

抗敌效微力,报国托童心。

青田其后温州中学迁到了青田水南。险滩急,瓯海骇浪深。

万苦不言苦,只盼江海清。诗中有青田的艰苦生活,有稚气的抗敌意愿,有自己学业上的刻苦努力,更有对母校的无限眷恋。现在的温州中学已经是省级重点中学,数学家的摇篮。这所名校继承了“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的校训,为培养新时代的优秀学子孜孜以求,而谷超豪这一代在硝烟和困境中成长起来的温州中学校友无疑是后辈们最好的榜样。

二、革命之路

1938年,日军轰炸温州,全校师生逃难到青田。在学校礼堂里,谷超豪看到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青少年要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这句话在谷超豪的心里久久萦绕。“什么事算是大事呢?像孙中山先生那样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为国家的兴亡承担责任,自然是‘大事’,用自然科学改造世界,也应该是‘大事’吧。”——谷超豪在中学时期便坚定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为革命事业和科学事业奉献终身”。谷超豪的哥哥谷超英在学校里是宣传抗日的积极分子,回到家也会向谷超豪宣传进步思想,还推荐他阅读《大众哲学》等进步书籍。谷超豪加入了学校的进步组织“九月读书会”,写壁报,贴标语,演街头戏,这位娇生惯养的还不到13岁的小孩投入了抗日的洪流,积极为抗日宣传做着后勤工作。1939年,他参加温中学生抗日宣传队和“五月读书会”,下乡宣传抗日。在做抗日的工作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自己做科学家的理想,有时间便读书,1940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高中,践行着自己的两个理想。温州中学至今还保存着他的成绩单,上面记载着各门课程的分数。1943年2月,春节前夕,谷超豪所在支部的书记和另一名党员被捕,他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当年夏天,他从温州中学毕业,结束了中学生活。1943年9月,他进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成为数学系的一名学生。

1.求是学社与于子三运动

求是学社

1945年底,大二学生谷超豪和同学们分别从温州、上海转到杭州,算是正式结束了龙泉分校的学习生活。由于抗战中后期国民党实行新闻封锁,在龙泉读书的他们消息不灵通,不知道当时国家的形势如何。在温州,大家看到报纸上有一篇关于昆明“十二·一”事件的报道,居然歪曲事实,很是生气,而这时“国统区”的学生们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了。到了上海,进步刊物很多,大家化气愤为动力,投入积极的斗争。他们还了解到,这时候解放区已经壮大,解放军的势力一步步蔓延到各大城市,大家的心情很是愉悦。回到学校,一部分刚入学的同学对于抗战刚刚胜利,国民党政府却一团糟的现状很绝望,但谷超豪这些有过丰富学生运动经验的同学们能够静下心来一边认真学习,一边关心时局,希望两党达成协议,出现和平民主的新局面。大家每天关注国家形势的进展,希望两党和平解决这一僵局。不料,国民党极不配合,年轻人的怒火沸腾了,于是出现了几百名浙大同学联合签名要求学生自治会组织示威游行,反对破坏政协决议的行动,他们的口号就是“反对内战,呼唤和平”。当时,浙大的学生自治会在国民党三青团手中,负责人在开会时不同意游行,学生们听到后直接将他轰下台去,然后自发组织游行,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学生运动的高涨让整个杭州沸腾起来,大家都积极地加入到反内战的运动中去。

这次运动之后,反动派也发动了一次游行——反苏游行,一些不明就里的同学搞不清形势就盲目参加,让以谷超豪为首的同学们很是无奈。虽然进步势力越来越庞大,但面对国民党的反动活动,大家依旧是被动抵制,像反苏游行中的部分学生就没有因为得到正确的指示而误入了国民党的圈套。谷超豪等同学商量,拟成立一个学会,将党的宣传知识讲给同学们听,让大家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能得到正确的领导。于是,谷超豪联系了和他在温州中学一起参加党组织的薛天士同志,然后大家一起找到浙南和“联合高级中学”毕业的一批进步同学,共二十余人,成立了“求是学社”。学社定期开会,就当前的国家政治形势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并推动学生运动,尽量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这个社团的声势很快得到了壮大,赵槐同志送来了整风文献和党的“七大”的一些文件如《论联合政府》、《论解放区战场》等学习材料,在思想上武装了学生们。后来,谷超豪听闻马寅初老先生来到杭州,便邀请他到“求是学社”演讲,得到了马老的慨允。在演讲中,马寅初老先生深刻揭露了官僚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危害,表明了和独裁政权作斗争的决心。这次演讲听众很多,大家都在思想上取得了进步。

“求是学社”不断扩大。1949年,国民党向中共下了最后通牒,要求中共“限期撤军”,妄图进一步扩大内战。“求是学社”和浙大、杭高以及金华的学生一起决定联合行动,搞了一次“六·一三”反内战游行。这次行动由吴世濂担任主席,马寅初和王竞吾都参加了。就这样,反内战运动在杭州掀起了高潮。

于子三运动

1946年暑假,谷超豪回到温州,许多抗战时期到内地去的同学也回来了,并带回内地学生运动的消息,于是成立了“温州大专学校学生暑期联谊会”,由魏忠任主席,谷超豪和曾守中、金家麟、曹维民、梁益华任理事会成员。他们交流进步思想,联合起来为家乡出力做实事。“大联”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英轮赶出瓯江——他们用“大联”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抗议书,然后,以谷超豪为首的几位同学把抗议书交到了国民党市党部。温州的群众被鼓舞了,大家联合起来,终于将英国轮船赶出了瓯江。

随后,“大联”又开办了中学生暑期文化补习班,从初一到高中的课程都有,除了文化课之外,主要介绍当时各地的民主运动,希望争取到更多的民主力量。同时,“大联”还举办时事晚会,在文艺节目中穿插时事宣传——总之,“大联”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宣传正确的国家形势,让进步思想植入越来越多的人心中。

1946年,浙大总校迁回杭州,学生自治会开始改选,因为数学系很小,4个年级只能选出一名代表,谷超豪很荣幸,成为了那唯一的代表。新的学生自治会刚刚成立,就举行了抗议美军暴行(沈崇事件)的大示威,促进了总校、分校的团结。第二个学期,即1947年上半年,谷超豪任浙大学生自治会秘书,并负责联系会刊“求是周报”。随后国内形势越来越严峻,1947年,浙大进步势力的负责人秘密开会,准备开展“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各学生运动组织都希望由学生自治会出面,随后,召开了全校性的大会,由代表会主席于子三出面领导,成立了罢课请愿委员会,于子三任主席,谷超豪任主席秘书,以崔兆芳、曾守中等人为代表,到南京和全国各校代表联合请愿。

1947年5月4日,上海各校学生与市民举行反内战、反饥饿示威大游行,遭国民党政府军警的镇压,当天,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会发表宣言,提出调增教育经费及薪金。13日,学生罢课支持教授会,并要求提高学生伙食费标准。然后,北平、天津、济南等城市的师生相继举行罢课、罢教,要求增加公费、革新校政和调整教师待遇。18日,国民党政府颁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严禁10人以上的请愿、罢课和示威。这次反内战、反饥饿、反暴行的学生运动遍及18个大中城市。

5月20日,南京发生军警殴打学生事件——那天,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地区16所大专院校的6000名学生在南京组成请愿团,举行示威游行,提出挽救教育危机等5项要求。游行队伍在向正在举行“国民参政会”的“国民大会堂”进发时遭到国民党军警的武力镇压,被木棍、铁棍、皮鞭打伤的学生有100多人,重伤19人,还有20多人被捕。

同日,天津南开大学、北洋大学等院校的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在示威中受重伤7人,轻伤46人;北平示威游行学生决议改北京大学红楼广场为“民主”广场。

22日,九三学社联合北京大学教授王铁崖、沈从文、周作人、俞平伯等31人发表宣言,说这几天学潮蔓延全国各地,而政府当局业已决定断然处置的办法,使我们深深忧虑此后的发展将更险恶,而至无法收拾。目前各地青年学生之反内战、反饥饿,以及要求教育改革的运动,纯是由于不满政治现状和在困难环境中感觉苦恼的必然现象。唯有改变现实,才能平息学生的不满,如果进行推诿与压制,则结果必将适得其反。

“五·二〇”事件后,学生组织继续用多种方式抗议反动势力。不久,于子三等人被捕,随后又传来于子三惨遭反动派杀害的消息,全校甚至全国的师生义愤填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于子三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由竺可桢校长亲自主持,苏步青等教授罢课一天表示抗议,校内校外一片震动,抗议队伍举着“冤沉何处”的标语向世人呼喊正义。

随后,学生组织以于子三同志的壮烈牺牲为由,号召全校学生起来反抗。谷超豪在于子三运动中行动积极,勇于向恶势力宣战,半年后由赵槐同志介绍,加入了浙大党组织的另一个系统,一方面主要配合浙大的一些青年运动组织从事学生运动,另一方面也要团结积极分子,发展党的组织,为杭州各城工系统服务。谷超豪和与他同时入党的另两位同志徐恭恕、郑启梁组成了一个3人小组,由谷超豪任组长。组织上委派给谷超豪的任务是配合学生运动,发展积极分子,宣传党的工作;同时考虑到他可能毕业后继续留在浙大工作,便希望他做好青年教师的工作和上层人物的工作,并开辟校外科技人员的工作。

1987年,谷超豪写了一首诗——《追念子三同志》,表达了对于子三的怀念。

壮士一去四十年,音容历历储心田。

广场指浙大旧址明阳馆前的广场,后称子三广场。挥臂情激愤,斗室沉思计周详。

屠伯酷刑何所惧,英雄豪气堪冲天。

一人倒下万人起,玻片谎言自枉然当时的口号是“一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玻片谎言指反动派为掩盖自己的罪行,谎称子三同志用玻璃片自杀。

深夜钟声惊学府,杭市全城祭英烈。

千古奇冤沉何处浙大师生抗议游行和瞻仰遗容,队伍前的横幅上写着“冤沉何处”4个大字。万众热泪落君前。

瞻仰遗容离不忍谷超豪是在目睹遗体入殓后离开监控现场的。,俯思旧情愤难填。

纵有屠刀和棍棒,衣冠冢下泪涟涟1948年1月4日,特务暴徒冲进学校,武装军警封锁了学校,不允许为子三同志出殡,进校暴徒拿带钉头的棍棒打人,当时称为“狼牙棒”。

灯塔照耀黎明前,民主歌声四处扬在党的领导下,群众运动开展广泛,当时大家最爱唱“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独夫悲戚仓皇犬,人民欢庆解放天迎接解放时,大家热情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湖山美丽朝夕处于子三墓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的凤凰山。

迎来盛世多胜事,钱江新潮慰君眠古代人以钱江潮纪念忠臣,而于子三同志系解放前浙大进步组织“新潮社”的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