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边界之屋
3186000000020

第20章 自转渐缓

兴许又过了一百万年,我猜测着。十有八九是这样,点亮世界的火海确实正逐渐暗沉。

时光飞逝,许久过后,无垠的火海褪成暗铜色,愈加暗沉转为铜红色,不时透出的深紫色中血色隐现。

虽然光线减弱,我丝毫未觉察到太阳神骏减慢,它依然在炫目的火海笼罩下舒展纵驰。

事到如今,幽暗盘踞了整个世界,令人有些不寒而栗。不过,一切的确已经临近终结,如此便又无可厚非。

毋庸置疑,太阳已近崩溃的边缘。地球仍在绕着太阳旋转,亘古不变。我记得在这时,我蓦然迷茫困惑起来,脑海中开始充斥着现代理论关于世界末日的判断分析,还有古老的圣经对于末日来临的描述,只言片语,七七八八,杂乱无章。

而后,我第一次想起那次奇幻之旅中见到的,太阳连同它的行星在太空中极速飞驰。这太空在哪儿?我突然自问道。思考许久却终究没有答案,最后意识到这疑惑分明徒劳无用,只好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比如,这座房子还能支撑多久?我是否注定以这副鬼魂的模样游荡在地表,直至末日到来。想过这些,思绪又回到原点,太阳在太空中有可能是向着某个方向疾驰的……时间又过去好久。

时光荏苒,我逐渐感到严冬的寒意,想起来,太阳的死亡必将使寒冷加剧。慢慢地,慢慢地,年复一年化为永恒,地球浸没在厚重的幽红之中。天空中深沉的火焰染上更深沉的颜色,极度浓重混沌。

接着,我意识到变化发生了。自头顶上方延伸至南部天际震动的阴暗火海,竟然收缩变薄了,在那其中,我再度见到了太阳南北向抖动的轨迹,眼花缭乱得犹如被拨乱的竖琴琴弦。

火海逐步散去,现在能清晰地看见太阳滑动的节拍。即便如此,它摆动的速度依旧惊人。同时,那道弓形火焰的亮度也逐渐减弱,笼罩在其中的世界隐隐绰绰昏昏暗暗,极为朦胧诡异。

天空中,火焰之河摆动地越来越慢。终于,南北方向的摆动如打着节拍一般沉重迟缓,每秒一拍。过了很久,每次摆动延长至近一分钟;许久之后,肉眼已经无法分辨出它在运动了,火焰之河不再波涛汹涌,而是平缓无波地徜徉在死气沉沉的天空中。

又一段漫长的岁月消失殆尽,火焰亮眼的圆弧轨迹模糊了些许,似乎变得更薄了,间或还显现出黑色的斑纹。眼见着平滑顺畅的摆动停止了,我觉察到世界开始有节奏地变暗。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夜晚再次来临,虽然短暂但却周期性地给疲惫的世界带来些愉悦的插曲。

夜晚慢慢拉长,逐渐与白昼的时间等同,于是白昼夜晚延长至数秒钟,太阳再度露出了脸,宛若一颗无形的铜红色的球,在发光的雾气中或隐或现,与不时显现在轨迹尾端的暗色线条形成对比。如今可以清楚地在半隐的太阳里看见暗色的条带。

光阴流转,日夜分分钟过去。太阳滑动的轨道消失;东升西落——浸染呈红铜色的异大发光星球,其间环绕血红色条带,还有前面提到的暗色条带。这些环带厚度时时变化——红暗两者皆是。有时薄得令人分辨不出它们的存在。接着我意识到太阳的冷却耗尽不会是均匀的,不同区域的温度也有高低变化,这些痕迹自然理所当然。红色代表那些热度骇人的区域,暗色代表相对冷却的区域。

我忽发奇想,觉得太阳应该一环又一环均匀地冷却,轮廓分明;但又想到,也许它们是独立的部分,由于太阳旋转速率太高才造成环状的假象。太阳本身远比我曾经认知的尺寸大了许多;我认为是因为它距离地球更近了。

夜间,月亮[1]也再度出现。遥不可及又极为渺小,散发出的月光惨白柔弱,看起来就如原来世界那颗月亮的鬼影一般,黯淡而娇弱。

昼夜逐渐延长,差不多相当于原来地球的半个小时。太阳像一只巨大的红色铜盘,缠绕着墨色的条带。此时世界静止不变,我发觉花园又重现眼前。然而用“花园”这个词来形容很不恰当;地面上已经没有了花园,只有一片空阔的平原延伸向远方,靠左是几座低矮的山丘。到处覆盖着皑皑白雪,其间露出起伏的圆丘和山脊。

此时此刻我才觉察到雪势多么浩大。有些地方的积雪非常之厚,比如右手边远处延绵起伏的山丘,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这些位置原本就高于地面。奇怪的是,左边低矮的山丘却没有被大雪覆盖;我能看见好几个地方裸露着暗色的土地。死亡一样的沉寂笼罩着万物,苍凉荒芜。末日来临,一切陷入可怕而持久的寂静中。

日夜仍在明显延长。从晨昏到日落,大概两个小时。夜晚到来,我讶异竟然只有零星几颗星星出现,虽然微小,但却在晴朗夜幕的映衬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我看见遥远的北方有一团星云状的朦胧之物,样子像极了银河的一部分。也许是极其遥远的一团星群,或者——我猛地想到——也许是曾见到过的恒星宇宙。如果是这样,大概它此刻已被太阳系远远地抛至身后,化作几颗微小的星星,在深邃的太空中闪烁着昏暗的光芒。

白日与夜晚依然慢慢延长着。每次太阳升起的颜色总比落山时黯淡几分。暗色带也变宽了。

这时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世界蓦然漆黑一片,抹去了太阳、大地,以及天空的所有痕迹。尽管伸手不见五指,我依然清晰地觉察到外面正下着一场鹅毛大雪。不一会儿,遮蔽万物的大幕突然消失,再次朝外望去,奇幻的景象顿时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房子的庭院中满溢着白雪[2],堆积到窗台的高度,舔舐着窗台的边缘。白雪皑皑,一切皆银装素裹,吸收着太阳的光照,又幽暗地反射着末日斜阳那暗淡的铜红色光芒。整个世界一望无际,平坦无垠。

我抬头望着太阳,无比清晰沉寂地瞧着它。往日观察太阳,总觉得隔着些什么,令人无法透过间隔清楚地直视。太阳四周的天空渲染成了黑色,墨黑一片一尘不染,令人惧怕地贴近着大地,如同无尽的深渊,透露出浓浓的敌意。我长久地凝视着天空,重新审视它的模样,心中颤栗而恐惧。它是如此之近。如果我还是个孩子,我可能会畏惧地以为,天穹已不再。

我回身打量房间。外面光线昏暗,只能依稀看到房内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残垣断壁上似乎也粘着一些,地面过膝的厚软尘土已无影无踪。大雪一定是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的,无处吹散只得铺陈在这间宽敞老旧的房间里。况且几千年来一直没有风。但是如我所述,雪飘了进来[3]。

万物静籁。世间充斥着严酷的寒冷,没人曾体会到这种冷。

白天的时候,一种阴沉的光照亮地面,令人无法用语言描述。广袤的平原仿佛铜色的大海。

显然地球自转的速度正在放慢。

末日突然来临。夜晚如此漫长,终于即将泯灭的太阳爬上世界边缘。我已经不堪忍受黑暗,竟如同迎接老友般迎接太阳的到来。太阳升上地平线之上二十度角时,骤然停止,奇怪地倒退一步便停在那不动了——像挂在天空中的一面盾牌。只有太阳的圆边和赤道位置一条纤细的地带仍在散发着光芒。

渐渐地,连这条细细的光带也消失了。此刻,我们伟大而耀眼的太阳成了一块死气沉沉的大圆盘[4],只在周身镶着红铜色的亮边。

注释:

[1]没再提及月亮。从此处得知,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显然拉长了。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月亮会脱离地球引力的枷锁。我非常遗憾此处没有更多阐述。

[2]显然,空气冰冷。

[3]见前文脚注,房间里的雪(■)应该能得以解释。

[4]我很困惑,隐世者在此处和后文都没再提及太阳从至点到至点间的南北向运动(当然是肉眼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