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凯特·肖邦短篇小说集
3186800000002

第2章 文学的价值犹如鲜血——译序(2)

但是序言之于作品,就相当于说明书之于产品,我还是在这里概述一下。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1-1904),美国女作家,出生于美国圣路易斯。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评论家把凯特·肖邦的写作定义为对女性的关怀、对父权社会的抗争。凯特·肖邦于1870年嫁给了奥斯卡·肖邦,一个棉花商。两人先是住在路易斯安那的新奥尔良,后又搬到一个大农场和讲法语的阿卡迪亚人住在一起。在1882她丈夫去世之后,肖邦与她的六个孩子返回圣路易斯。朋友们鼓励她写作。她在快四十岁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咎》。代表作《觉醒》写于1899年,但是由于小说以对通奸同情的笔调刻画女主人公“性意识”的觉醒,大胆表露她追求婚外情的爱情观,小说一出版便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震惊了全美的书评人和读者。1899年底,她的出版商也拒绝出版她的第三本书——短篇小说集。肖邦感到自己在文学领域受到排斥,因此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作者本人也被迫停止了写作,此后几乎再也没有动笔。本书即是她未出版的短篇小说集。

在这部短片小说里同样有奸情的描写。写作手法独到,充满美感——这是文学小说与色情小说的区别。文学小说写色情是为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色情小说是借故事发展来描写色情。目的不一样,故而价值不一样。

文学的价值在哪里。杰克·伦敦说:读一百本杂志,不如读拜伦的一行诗。这是他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忠告。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Faulkner)曾对采访者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诗人,可能每个小说家最初都想写诗,发现自己力不从心后才尝试诗歌之外要求最高的文学形式:短篇小说。直到这项尝试失败后,他才开始写长篇小说。”

不过也不尽如此,作家余华说“选着书籍,犹如选着人生道路……改变我人生的应该是两个短篇小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伊豆的歌女》和中国作家汪曾祺的《受戒》,读完这两篇小说,我就有了写小说的兴趣,然后就成为了一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