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新编宠物犬健康百科2
3189700000036

第36章 犬的皮肤病及防治措施(1)

凡能引起犬皮肤瘙痒、脱毛、结痂和皮肤异常变化的疾病统称为皮肤病,皮肤病是犬的常见病,不仅能影响犬的外观,更能影响犬的日常训练。一般犬皮肤病不能引起犬死亡,但治疗周期长,容易复发。而且皮肤病具有传染性,不仅犬之间可互相传染,而且可传染给人,因此必须重视。

本章主要介绍湿疹、皮炎、脱毛症、皮肤瘙痒症等犬的皮肤类疾病。

湿疹

犬只出现皮肤湿疹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与犬只的体质有关。有过敏性体质的犬只,在外界条件(某些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作用下就会出现皮肤湿疹。换言之,即皮肤湿疹是皮肤的表皮细胞对致敏物质引起的炎症反应。当犬只患皮肤湿疹,所出现的体表症状为:病损皮肤有热、痛、痒等症状,出现红斑、丘疹、水泡,发生糜烂、痂皮等皮肤损伤。

造成犬只出现皮肤湿疹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某些内服药物、外敷药物、消毒药物使犬只机体过敏,出现皮肤湿疹。

②污垢刺激、犬舍潮湿或犬只自身皮肤不洁等因素刺激机体,使皮肤发生过敏,引起湿疹。

③机械性压迫、蹭擦、抓搔、蚊虫叮咬导致机体过敏。

④当犬只食入易导致过敏的食物、饮料等,机体发生反应,引起皮肤出现湿疹。

⑤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生代谢病、慢性消化道疾病或个体内缺乏维生素,导致皮肤的抵抗力降低,也可引起湿疹的发生。

临床表现 患部出现湿疹。皮肤湿疹是不断发展的,一般可分为丘疹期、水疱期、脓疱期、糜烂期、结痂期和皮屑期,根据各期的外表形状不同,症状有所不同。病初患部呈点状或形成不同的红斑性湿疹。随着病程的发展,脓疱期、糜烂期因有微生物感染,皮肤可能有异常臭味。急性期因搔抓、摩擦造成皮肤损伤,使皮疹加重。典型的急性湿疹呈湿润性的小丘疹,丘疹上有散在的小水疱,有的可见有糜散状态。

当犬只皮肤湿疹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或治疗不彻底,或因某些致病性因素没有及时消除时,就会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逐渐转化成了慢性、顽固性湿疹。患有顽固性、慢性湿疹的犬只,在进行诊治时,常常可见其患处的皮肤增厚(多见于背部或四肢),色素沉着,原本十分柔顺的皮毛变得粗硬、凌乱,毛发逆立,患犬常表现出瘙痒难耐,皮肤、毛发间多见皮屑。因此,在平时对犬只的养护中,应定时为犬只检查身体,及早发现并治疗。

预防

①注意犬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经常打扫,喷洒消毒杀虫剂,杜绝致病因素。定期为犬只洗澡清洁,梳理皮毛。

②如发现犬只患病,需及时治疗,不要因小失大,失去治疗良机。治疗犬皮肤湿疹的原则是:脱敏、制止渗出、防止感染,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治疗 通常可采用肌肉注射药物和皮质激素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①皮质激素疗法。先用温水对犬只患处的皮肤进行清洁,然后用干净的消毒棉拭干患处,再用醋酸肤轻松软膏或醋酸去炎松软膏涂布患部皮肤。此外,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可辅以药物内服治疗,口服地塞米松或醋酸泼尼松片,用法用量为:地塞米松片0.2毫克/千克体重或醋酸泼尼松片1克。

②对症治疗。对于病情症状较重的犬只,还可采用肌肉注射药物的办法。脓疱期间,为防止感染,可肌肉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也可混合肌肉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每天2次。

脓皮病

病因 本病为犬的皮肤化脓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也可分为浅层与深层的脓皮病。

主要病原菌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或非溶血性链球菌、棒状杆菌、假单孢子菌和奇异形杆菌。多数病例中均能见到中间葡萄球菌。代谢紊乱,免疫缺陷,内分泌失调和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均能引起犬脓皮病的发生。

症状 以丘疹、毛囊性脓疮、蜀黍性红斑颈等浅表化脓性皮炎为浅层脓皮病的特征。深部脓皮病常局限在面部、腿部、指趾等部位,也有全身性的。黑贝犬常有皮肤化脓通道。

幼犬以蜂窝织炎为主,以拉布拉多猎犬、金色衔物猎犬、腊肠犬和确架犬多发;局部淋巴结肿大,耳、眼、口腔周围水肿,有脓肿和脱毛。

临床上以表皮脓疱疹、皮肤皲裂、毛囊炎(包括疖和痈)和干性脓皮病四类症状最常见。

诊断 可通过涂布染色、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予以确诊。

治疗 病初期,患部用温热的防腐药液浸浴有益;浅表的或表层皮肤皲裂的可用2.5%的过氧化物苯甲酸基洗涤,抗菌香波对犬皮肤有好处。

根据细菌分离与药敏试验结果,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由于多数葡萄球菌能够产生青霉素酶,所以应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免疫刺激剂对抗病有利。

皮炎

皮炎是皮肤真皮和表皮的炎症。

病因 皮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真菌性、寄生虫性、过敏性等因素。

①机械性。项环擦伤、自体挫伤、搔抓、外伤性皮炎、烫伤、冻伤、放射性损伤等。

②化学性。化学洗浴剂,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

③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发癣菌。

④寄生虫性。如蠕形螨、疥螨、蝉、虱、蚤、血吸虫、钩虫等。

另外食物或药物过敏均可导致皮炎的发生。

症状 皮肤出现片状、条状或不定形状的红肿,渗出时有痂皮覆盖,当皮肤有损伤时有糜烂或溃疡出现,局部有痛痒感。当皮肤被大量炎性渗出物覆盖及发生慢性皮炎时,可见有皮肤皮毛脱落,皮肤增厚,有皲裂。

患真菌性皮炎时,患部脱毛,局部有白色粉末状结痂,痂下及周围有红色突起。患寄生虫性皮炎时,头部、背部、腹部可见有发红的疹状小结,表面有黄色痂皮,并有脱毛现象和剧痒感。

治疗

①除去病因。

②脱敏止痒。口服或肌肉注射皮质激素,如波尼松1毫克/千克体重,地塞米松0.15~0.25毫克/千克体重。

③局部涂抹磺胺类软膏。

④慢性皮炎可用醋酸去炎松软膏或醋酸氟轻松软膏涂抹。

⑤真菌性皮炎可用克霉唑软膏、癣净软膏或达克宁软膏涂擦。

⑥皮肤寄生虫性皮炎,参照蠕形螨的治疗。

⑦对于有细菌感染的皮炎,可全身应用抗生素疗法,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庆大霉素1~2次/日。

预防

①注意犬舍以及犬只所使用的卧具、饮食及其他器具的清洁卫生。定时进行清洗、消毒,杀灭可导致犬只皮肤炎症的病毒、细菌,杜绝其传播。

②注意犬只皮毛的清洁卫生,根据犬只的品种、大小,定期为犬只清洗梳理,清洁皮毛,清除犬只体表毛皮寄生虫,消除可引起犬只发生皮肤炎症的致病因素。

③合理调配犬只的饲料、饮品,供给犬只机体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避免犬只因营养失衡而导致发生皮肤炎症。

④注意犬只的饮食卫生,犬只每日进食的饲料中的脂肪类、高蛋白类一定要加工成熟后再给犬只喂食。尽量避免犬只进食不卫生的变质食品和腐败食品。

荨麻疹

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血管神经障碍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肤真皮上层局限性扁平丘疹,发生快消失也快为特征,本病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

病因 本病的致病原因大体可归纳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①内源性因素。主要为机体具有过敏性素质。常见于犬食入鱼、虾、蟹、牛奶等,使用青霉素、维生素K、血清、疫苗、输血等。此外,胃肠功能紊乱、病灶感染、肝功能障碍等也可引起本病。发情中的母犬也有发生。

②外源性因素。主要是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吸血昆虫的叮咬,冷风、热风、日光、压迫、摩擦等物理性刺激,花粉、草刺儿等植物性刺激。

③本病的发病机理。为机体受抗原或半抗原的作用,真皮血管和毛囊周围的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而发生的病理变化。此外,本病还与乙酰胆碱、激肽、5—羟色胺、纤维蛋白溶酶、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关。

症状 皮肤突然出现瘙痒和界限明显的丘疹。丘疹多在1~2日内消退,也有转为慢性型的,持续数周或数月以后才消退。黏膜充血、水肿。有的出现呼吸急促、频脉、胃肠功能紊乱等全身症状。

治疗 尽快地查明致病原因并予以除去。

①给予抗组织胺药物,盐酸苯海拉明2~4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2次。地塞米松香霜,外涂后揉擦,每日2次。

②剧痒的可局部注射麻醉剂或局部涂布软膏,选用5%~10%鱼石脂、达荷霜外涂后搓揉。

脱毛症

脱毛症又称秃毛症,是局部或全身皮毛的病理性脱落的总称。一般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本病的皮肤病变轻微,以脱毛症状为主,且脱毛具有特征性。

病因

①激素性脱毛见于垂体性侏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睾丸或卵巢功能障碍和支持细胞瘤的脱毛。

②代谢性脱毛见于脂肪酸缺乏的脂溢性皮炎。

③先天性脱毛症。

④中毒性脱毛见于铊中毒等引起的皮炎性脱毛。

⑤瘢痕性脱毛见于X线照射、烧伤或外伤等。

⑥原因不明的脱毛见于神经性脱毛和圆形脱毛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