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宫妖冶,美人图
3190800000599

第599章 若以江山为聘

固伦倒也不意外。这世上的君王,情急之下,还不都是一个样。

她便秀眉微扬:“恐怕不能一切皆随皇上的心愿。大不了皇上若以君命相加,微臣便以死相抗罢了。”

她不愿的事,从小到大便是爹娘都强迫不得她,现在还轮不到眼前的少年。他是帝王又怎样?

皇帝一片黯然,紧紧闭上眼。

心下也有万语千言,只是还不懂得如何对一个女孩子说出口;更何况自己这个帝王的身份,即便私心之下想要与她说些软语,却也不能说。

良久他才幽幽道:“我都不知道,我该怎么办才好。你小时候给了我金叶子,我后来赠你玉佩。金玉交换,这本该是金玉良缘,本该是一段佳话。可是为什么一切到了我和你这儿,却都行不通了?”

固伦狠狠一震。

此时才懂,他为何非要给她玉佩,不要都不行,还因此闹了那么一场。原来他以为这是上天注定的“金玉良缘”!

更让她头皮发麻的是——他原来还是认出她来了。知道她不是简简单单的李朝贡女尹兰生,而是当年跟在娘身边儿的那个小女孩儿!

一时之间,她心下翻涌过无数的担心去,说不出话来。

他瞧见了,便怆然一笑:“你别怕,我不想追究此事。我记着这件事,其实只是记着那片金叶子罢了。你知道么,当年虽然我已被父皇认回,却还不是太子,我娘也还没有位分。我只是个随时可能死于非命的皇子罢了。”

“彼时朝堂上下,所有人对我的态度都是微妙,既敬却也远离。那时候唯有你,竟然送了一片金叶子给我。彼时我心下虽然别扭,总觉我好歹是个皇子,只有我赐给人家的份儿,怎么还能反过来被人送了一片金叶子?”

“可是回去反复思量,却还是觉得那金叶子都是有温度的。彼时彼刻,在那片宫墙连绵里,或许也唯有你没将我当成皇子,不在乎我的身份究竟是尊是卑,只凭一眼之缘,便送了一片金叶子给我。”

他说着,唇角挂起微笑:“我还记得你说过,你的金子都是给你最喜欢的人。”

他抬起眼来:“所以,你也应该是喜欢我的。”

固伦实则做好了准备,与他的帝王之怒大吵一场的。却没想到他忽然软下来,忽然说起小时候,忽然……用这样的态度与她说话。

她便觉得心里好难过,难过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怎么这世上的坏脾气少年君王,都是这样的脾气么?从小到大,李隆而是这般对她。闹到后来,便叫她心下都硬不起来,还得暗自责怪自己:瞧瞧你啊固伦,你怎么能将一个君王都欺负成要这样低声下气哄你的地步了?

于是又忍不住想起爹爹。她亲眼见过爹爹的威仪,爹爹的阴冷,可是只要回家对着娘,爹就换了另外一个人。有时候甚至——厚脸皮。

还有小爹爹。多少人都说小爹爹是个活鬼,晚上小孩撞见了都吓得哇哇大哭。可是每回若是见了娘,他便话都不知怎么说,衣袖都不知怎么摆。

小时候不懂啊,现在想起来,却想哭。

她使劲抽了抽鼻子,转开头去:“皇上不是赐给我一个愿望么?安公公说皇上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叫我高兴……那我就说句实话:若皇上还记着小时候的那片金叶子,那就好好地度过这几个月去,好好地等月月姐姐回来。然后这一生一世,好好地待月月姐姐。”

她用力地笑:“其实皇上都记错了,我是说了我的金子只送给我最喜欢的人,可是我当时也说了,我除了皇上之外,那金叶子还送给了好几个人呢。皇上有,月月姐姐也有啊。”

此时此刻,她的心也有点乱了,所以说话便也没曾留意,直接说了“月月姐姐”,而不是一直谨慎地称呼的“月月姑娘”。

少年皇帝便眯起了眼睛。

便是这一个称呼,也足够他更加猜到了她的身份去。

倘若她真的是兰伴伴的女儿,那他就更不能让她走了!

正在此时,长安忽然急匆匆走进来,凑到皇帝耳边,低低奏道:“皇上,右尚宫回来了。说是带回了月月姑娘写给皇上的亲笔书信。”

右尚宫正是煮雪。此前陪伴月月一起南下去了。

皇帝便眯起眼睛来,目光掠过固伦。

虽然长安声调不高,可是内库里回声却大,固伦这样的耳聪目明自然都听见了,便直盯着皇帝道:“皇上还不快去?”

煮雪等在乾清宫里,意外竟然等了这么长的时间,皇上竟然还没来。

煮雪心下不由得纳闷儿:凭皇上和月月从小相伴的感情,从前就算月月只是回了灵济宫暂住,若有只言片语或者什么物件儿有她交给皇帝,皇帝也会推开一切第一时间赶来接着。

可是这一回怎么会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

究竟是什么事,或者什么人绊住了皇上不成?

煮雪的心下便忍不住有些不快。

大人和公子走了这么些年,宫里追随着公子和大人的人,也一个一个地离开了。他们或者是被公子和大人安排了后路,安全隐退而去;或者是被派了旁的差事,被少年皇帝有意无意地一个一个地都远远地派出京去了。

可是她却终究还是放弃离开,放弃了息风的等待。

只因为,随着皇帝点点长大,疑心渐重,她不能丢下月月那孩子一个人。

在她心上,她将月月看得比什么都重。她最最担心月月在宫里会受委屈,地位会受到任何人的挑战。

于是刚听闻皇上终于按着祖制,赐封了四位导引女官,她便担心皇帝心意有变,这才略施小计,叫月月写了亲笔书信,连夜登舟北归送给皇上,以提醒皇帝不要忘了月月。

可是没想到,刚回到宫里,皇上便连接信的殷勤之心都没了。

煮雪心下不由得发狠:她必定得查清了皇上这样一来的原委。

倘若是有事耽搁了,那便倒也罢了;而倘若是有人绊住了皇上,那就不管是谁,她都必定都给除了!

还有几个月就是大婚之日,就是月月正式回京、入主中宫之时。在这之前,她绝不准有人会拦了月月的路,阻碍了月月的幸福。

不管是谁。

终于盼得皇帝回来,煮雪急忙收摄心神,上前跪拜。

皇帝面上依旧有些恹恹的,并未见笑容,只出言抚慰,说“右尚宫一路陪同月月南下,辛苦了。有卿家陪在月月身边,朕心甚慰”等语。

煮雪嘴上虽然谢恩,可是心下未免疑心更重。

数月未见,皇帝果然是不同了。

煮雪便急忙呈上月月的亲笔书信。

月月那孩子虽说是跟着她长大的,可是女孩儿大了难免有心眼儿,于是这回的书信内容,月月竟也没叫她看见。

煮雪也只能笑,明白怕是月月在心里说了跟皇上的体己话儿,不想叫她知晓。

想到这信里承载着甜蜜的话儿,说不定皇上看了就能回心转意,于是煮雪便也是满心的殷切。

皇帝看了,果然笑了。

月月,果然是他从未看错过的月月。她给他的信里,虽然表面写的都是对皇帝的遥祝之心,含蓄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可是说得最多最重点的反倒是:“江南安定,皇上自可安心”。

自从靖难之役,朱棣篡取了建文帝的皇位,担心江南士族不服,于是将京师迁到朱棣封国的燕京来,多年来,朱棣的子孙们也一直身在北方,从未放心得下江南人心。

永远担心建文后代尚在,不知何时便会悄然策动江南人心,利用江南的鱼米富庶再掀起江山之争。于是到了弘治皇帝这一代,依旧免不了这个梦魇。

虽然都未曾说破,但是少年皇帝长到这个年纪,心下也早已隐约想到了司夜染、岳兰芽的身份上去。更何况还有小时候他娘吉祥曾经口无遮拦说过的那些话,如今想来每一句都是如雷轰顶。

特别是废后吴氏临死之前,攥着他的手说:“孩子,你的江山得来不易,可是守住这份江山才是更难。你要防备这天下,可更要防备你身边的人。”

这多年暗暗的思量,便越发明白月月的重要。

于是在大婚之前,需要给月月挑一个寄名的人家时,在秦直碧等人私下里推荐上来的名单里,他却偏偏选了远在江南的张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