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倒掉鞋里的沙:小毛病大问题
3199600000017

第17章 生活在此处(3)

再看下面这个故事。

一对农村夫妻四十得子,因而宠爱有加,在蜜罐中长大的儿子养成了一意孤行的脾性,做事毛毛糙糙,就连走路也走不好,时常掉进水田里,很是让望子成龙的父母焦心。

儿子7岁那年,顺理成章上了小学。顽皮的他走路喜欢东张西望,不是弄湿了鞋子,就是弄脏了裤子,哭鼻子成了家常便饭。做母亲的整日跟在他后面洗,也无法让他能穿得干净。

一天,孩子的父亲带一把铁锹去儿子上学必经的田埂上,在上面断断续续地挖了十几道缺口,然后用棍棒搭成一座座小桥,只有小心走上去才能通过。那天放学,儿子走在田埂上,看面前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小桥,很是诧异。是走过去,还是停下来哭泣?四顾无人,哭也没有观众啊。最终他选择了走过去。当背着书包的他晃晃悠悠地通过小桥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第一次没有哭鼻子。

吃饭的时候,儿子跟爸爸讲了今天走过一座座小桥的经历,脸上满是神气。做父亲的坐在一旁,夸他勇敢。以后,他上学的路上再也没惹过麻烦。

妻子对丈夫的举措有些不解,丈夫解释道:“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因而走得平稳。”

教育孩子陷入误区时有发生,常让人哭笑不得。孩子不能溺爱,需要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以便确定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11.互谅互让

一对小夫妻常为吃苹果发生口角。

女的怕苹果皮上沾了农药有毒,一定要把果皮削掉,而男的则认为果皮有营养,把皮削掉太可惜。常吃苹果,也就常吵。后来竟吵到他俩的老师家去断是非。老师对男的说:“你太太不吃苹果皮,你嫌她浪费,那你就把她削的苹果皮拿去吃了,不就没有事了!”

老师还说,由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不同成长过程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强别人来认同自己的习惯,同时,也要体谅宽容别人的习惯。

小两口顿开茅塞。

一户人家经常吵架,看见隔邻的一家非常和美,十分羡慕,便前往请教。

邻家的男主人回答说:“我们家每个人都是坏人,所以不会吵架。”问的人不明所以,悻悻然离去。

一天,邻家有一辆脚踏车被窃,他们的对话无意间让经常吵架的那户人家听到:

“没有关好大门,是我的错。”

“不,我忘了上锁,是我不好。”

“其实我不应该把车子放在院子里。”

那户人恍然大悟。

理解和信任是爱情与婚姻的基石,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宽容。其实有些事无需对和错,只要一点点的宽容就够了。

12.真爱无需说出口

像往常一样,中午午餐,叶络又去了那家小吃店,要了一碗面条。刚吃了几口,这时进来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了,身后背着一把二胡;女的是个盲人,在男的搀扶下,摸索着坐到叶络对面的椅子上。

大概是个卖艺的吧,叶络想。

“大碗豆花米粉,两份。”男的将二胡靠在墙角。

刚坐下来,男的又起身去拿筷子,顺便付了钱,又向店员说了几句什么。

一会儿,米粉上来了,却是一大一小两碗。男的仔细地将豆花米粉弄碎、拌匀,然后将大碗递给女的。

女的吃了两口问;“你呢?”

“我也是豆花米粉,大碗的,足够了。”

叶络有些吃惊——

“这种不是大碗的。”坐在叶络旁边的一个小孩忽然说。他一定以为,这个叔叔弄错了,却付了大碗的钱。

中年男子并没有抬头,继续低头吃着。

“叔叔,你吃的这种不是大碗的。”小男孩以为他没听见,重复道。

中年男子慌忙抬头,冲男孩摆摆手。

“多嘴!”小男孩的母亲厉声呵斥。

“本来就是嘛。”男孩一脸委屈。

正吃米粉的女人停了下来,侧着头仔细辨别声音的方向,她的脸轻轻地抽搐了一下。

吃完米粉,他们搀扶着走出了小吃店。

叶络被这一对盲人夫妇感动了,默默地走在他们后面。

“今天吃得真饱。”男的说。

女的沉默了一会儿——

“你不要骗我了,你吃的是小碗,你一直瞒着我。”女的失声哭了起来。

“我不饿,真的不饿,你……你别这样,路人看了多不好……”男的有些手足无措,扯起衣袖为妻子擦泪。

叶络看着他们,泪水溢满了眼睛。

再看下面这个故事:

他是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话,却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她一直喊他哥哥。

他真像个哥哥,带她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叽叽喳喳讲话。他只能用手势和她交谈,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从哥哥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

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便开始拼命地挣钱,然后源源不断地寄给她。她从没拒绝。终于,她毕业了,参加了工作。然后,她坚定地对他说:“哥哥,我要嫁给你!”

他像只受惊的兔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见她,无论她怎样哀求。她这样说:“你以为我同情你吗?想报答你吗?不是,从12岁我就爱上你了。”可是,她还得不到他的回答。

有一天,她突然住进了医院。他吓坏了,跑去看她。医生说,她喉咙里长了一个瘤,虽然切除了,却破坏了声带,可能再也讲不了话了。病床上,她泪眼婆娑地注视着他。

于是,他们结婚了。很多年以后,没有人听他们讲过一句话。他们用手、用笔、用眼神交谈,分享喜悦和悲伤。他们成了相恋男女羡慕的对象。人们说,那是一对多么幸福的哑夫妻阿!

爱情阻挡不了死神的降临,他撇下她一个人先走了。人们怕她经受不住失去爱侣的打击来安慰她。这时,她收回注视他遗像的呆痴目光,突然开口讲话:“爱人已去,谎言也该揭穿了。”

人们惊讶之余,都感叹不止,这是一份多么执著的、深厚的、像童话一样的爱呀!从此,她不再讲话,不久也离开了人世。恋爱中的男女仍会拿他们当做谈论的话题,他们常说,你听过那对哑夫妻的故事吗?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而这语言是无声的,深刻的爱,出自内心,是没有痕迹可寻的。

13.浪漫是一种心情

傍晚,雨睛散步到天桥边,看见一个小伙子正吃力地背着个姑娘上天桥,额上渗着细密的汗珠。雨睛赶忙过去帮着搀扶,问小伙:“她生病了吧?我帮你叫车送医院。”

来到天桥上,姑娘忽然大笑起来,小伙子忙向雨晴道歉:“对不起,谢谢您,我们在玩游戏。”

“什么?”雨睛尴尬中有些愠怒。

姑娘好半天才停住笑,告诉雨睛说今天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他们特意请假出来逛街。“他没有钱,我不要他买什么礼物,但他有力气,所以要他背我上天桥,才背三个来回,就累了,将来结婚30周年,我让他背30个来回,累死他那把老骨头……”姑娘趴在小伙肩上又笑了起来。

以旁人的眼光看,那姑娘长得俗气,甚至是丑陋,但此刻,她却被宠得像个娇贵的公主。

很多人很多时候以为,浪漫必定和鲜花、烛光、音乐相连,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别致的穷人的浪漫。

即使生活艰难,烦躁,也不要忘了浪漫,没有浪漫,生活就会乏味。浪漫又是真诚的、快乐的,无条件,无伪装,只要用心去体会。

14.情感的关怀

其实,不是要每天给父母送肉,而是选择地抽一点时间想想故乡、想想父母,多给父母金钱永远替代不了情感上的关怀。

很长一段时间在外面漂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在岁月的流逝中似乎渐渐淡了,每天总有那么多人要去面对,总有那么多事要勤恳地去做,除去一天三餐和那些永远忙不完的工作,剩下的时间总是那么有限,全部用来睡眠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去牵挂故乡和乡下的父母?

为了能心安理得地在城里比乡下父母受用无数倍地活着,曾给自己找了个淡忘的理由:什么故乡,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只不过是父辈漂泊的最后一站。父母不也是好好地活着吗?在外面少让他们操心,每月寄点钱回去,让他们自己去多买点菜改善一下生活,这似乎就是许多漂泊者对故乡和亲人全部的付出,从不涉及一点情感的因素。

上个月我寄回家1000块钱,是想让生病在床的母亲每天买点肉熬汤补补身体。前两天晚上房东喊我接电话,拿起话筒一听竟是母亲慈爱的声音——一种我魂牵梦绕的乡音,她慢慢地对我说,那1000块钱他们没有舍得吃肉,本打算存起来,后来村上装电话,就装了一部,只是为了能经常听到我的声音,她说,想我得很。

我其实一直也在心底牵挂她们,但从来没有像母亲想我那么“很”,我对故乡和他们的思念常常因为自己生活中的琐事和烦恼而中断,甚至有时会完全忘记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之外,还有自己的故乡和父母存在,忘了他们在劳累着、在渐渐地变老,老到每天用大部分时间来思念我,而我呢?